26 将领的职业道德(1 / 1)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①,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注释

① 计险阨远近:阨通“厄”,险要。算计地形的险易和路途的远近。

译文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订取胜计划,这是上将之道。懂得这些道理去指导作战的,就会获胜;不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就会失败。

从战争规律来看,有必胜把握的,主君说不战,也可以战。从战争规律来看必败的,主君说必战,也可以不战。所以将帅进不求(战胜的)名声,退不逃避(抗命的)处罚,一切只为保护民众而有利于主君,这是国家之宝哇!

历史故事

以身安天下的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中期的名将,他曾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一生戎马,直到八十四岁才告别沙场。可以说,唐朝因为有他而获得了二十多年的和平,郭子仪自己也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不仅屡建奇功,也忠君爱国,一向以大局为重。关于郭子仪,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醉打金枝”。据说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唐代宗将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小夫妻俩吵架时,公主就说:“我爹是皇上,你还敢对我无礼?”郭暧马上反驳道:“皇上算什么!那是我爹不想做,我爹要想做,轮得到你爹吗?”说完还打了公主一巴掌。公主哪里受过这种委屈,立刻回去向唐代宗哭诉。郭子仪听说这荒唐事,吓了一大跳,连忙绑上儿子进宫谢罪。唐代宗却说,孩子吵架时乱说话而已,不用放在心上,可见对郭子仪深信不疑。

另一个关于郭子仪的典故是“满床笏”。郭子仪的儿子和女婿大多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儿子女婿们都来贺寿。因为是从朝堂直接来的,大家都带着笏板(古代臣子面君时拿在手里的工具),结果大家的笏板多得放了满满一床。通过这个典故,也可看出郭子仪在唐朝的威望之高。

郭子仪

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是通过“武举”(武艺选拔考试)进入军队任职的。安史之乱中,他多次参加重大战役,几次自叛军手中收复洛阳和长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被称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

华杉详解

地形很关键,所谓天时不如地利。但地形也只是辅助条件,因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这不是说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说有“道”之人,才能审地利、料敌情、决战得胜。这样的人,就是国家之宝。

为什么这样的人是宝呢?因为他进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主君的利益不见得是国家的利益——比如那些昏君。所以,如果一个人既能保护国家、人民、将士的生命安全,又能满足主君的利益,那他实在是个高超、正直、善良、忠诚、骄傲的人。

说他高超,是因为他知胜知败,知进知退。

说他正直,是因为他一身正气,且不是在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贯正直,一贯有原则。所以无论他做什么决定,上上下下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他才有资格独断专行。

说他善良,是因为他真正爱人民、爱国家、爱部下、爱主君。那种真挚的爱,没有一点儿虚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说他忠诚,是因为他真正忠诚于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于某人的指示。因为主君的判断不一定对,按他的指示做,可能反而达不到他的利益。

说他骄傲,是因为所谓战胜之名,对他来说毫无价值,他根本不需要通过打胜仗来证明自己。当别人拿这些去衡量他的时候,他会觉得非常可笑。

那么,谁是这样的国宝呢?大家可能会举出许多名将的例子,比如岳飞,但岳飞可能不算。因为他的进退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宋高宗赵构的利益。也许有人会说,赵构主张和金国议和,懦弱无能,即使不满足他的利益也没关系。但如前文所说,岳飞不配合赵构的命令,结果自己被诬陷而死。命都没了,还能再为国家做贡献吗?而且赵构实际上是南宋的中兴之主,他让南宋偏安一隅,休养生息,不能说对国家一点儿贡献也没有。

可见,“唯人是保”比较容易,既“唯人是保”又“利合于主”,就很不容易了。历朝历代的名将中,也就只出了一个郭子仪。

郭子仪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但是他坦坦****,从来不对皇帝设防。有奸臣猜忌他,说他要谋反,要皇帝召他来。不来,就是要谋反;来,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仪一刻都不耽误,马上就去,还不带任何护卫。他说,他这脑袋本来就是皇帝的,皇帝要取,拿去便是。

所以在民间,郭子仪的故事特别多,因为他代表了一个臣子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全齐了。郭子仪这般的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在与人相处时,能花点儿心思,既满足别人的利益又满足我们自己的利益,大家互利互助,共同成长,将对我们的集体生活非常有帮助。

名家注解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张预注:“进退违命,非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国家之宝也。”

何氏注:“进岂求名也?见利于国家、士民,则进也;退岂避罪也?见其蹙国残民之害,虽君命使进,而不进,罪及其身不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