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①,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注释
① 敌虽利我:敌军以利益来引诱我。
译文
可以前进,不易返回的地域,叫“挂”。在“挂形”地域,敌军如无防备,就要突然出击战胜他;敌军如果有防备,出击不能取胜,也难以返回,于我不利。我出击不利,敌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支”。在“支形”地域,敌人虽然利诱我,也不要出击,可以领部队(假装)撤退,诱使敌人出击,出了一半,我方再攻击他,这样就有利。
历史故事
歧沟关之战
歧沟关之战是宋朝对辽朝的一次大总攻,目的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
当时,宋太宗赵光义见辽朝国君年幼,萧太后专权,便认为是宋军进攻的好时机。他不顾大臣的劝阻,分路北伐。
宋军的东路由曹彬统帅,他因孤军冒进而粮草用尽,不得不撤回雄州取粮。宋太宗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恼火,将曹彬狠狠责骂了一顿,让他按兵不动,等西路攻占要地之后,两军会军后再前进。曹彬的部下认为自己手握重兵,却不被允许上战场建立功绩,还被西路军比了下去,不禁议论纷纷,爆发出很多矛盾。曹彬无法制止,只得带着军队继续前进。
然而这个时候,萧太后与辽军已经暂时稳定了西面的局势,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曹彬了。在曹彬向涿州进军的途中,辽军一路袭扰,且战且退。宋军被骚扰得困乏无力,粮草又不继,十分狼狈。曹彬开始感到事情不妙,就命军队掩护老百姓撤退,结果被辽军一路追击,在歧沟关被追上。辽军一面包围宋军,一面又以轻骑攻击宋军侧翼,截断粮道。当天夜里,曹彬仅带着数名军士弃军而逃。余下的军队因而溃散,混乱之中,许多士兵甚至是在自相踩踏中丧命。
曹彬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在后周朝开始任职,严于治军,获得了赵匡胤的器重。在灭后蜀、灭南唐和征讨北汉的过程中,曹彬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在跟随宋太宗攻打辽国时,兵败而逃,遭到贬降。
华杉详解
所谓“挂形”,就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形——有去无回,就挂了。杜牧注:“挂者,牵挂也。”但这个“牵挂”不是惦记,是有东西把我牵扯住了,挂起来了。
遇到挂形,要看敌人有没有防备。如果敌人没防备,我们突袭得手,取得了胜利,那挂形对我们的影响就无所谓。可如果敌人有防备,我方攻不下来,敌人就会断了我们退路,我们恐怕就要挂了。
那陷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替《孙子兵法》注解的陈皞说,如果不得已被人断了退路,则须有持久之计,抢夺敌人粮食,等待时机再攻击他。
但陈皞这是安慰人,更是害人!陷到挂形里,前面攻不下来,后面被断了退路,哪里还能抢到粮食打持久战?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三种选择:一是有援军来救,万事大吉;二是拼死一战,或许有生机——不过大部分结局是全部战死;三就是认输投降。其实兵法有个大问题,就是不教大家怎么投降,该认输的时候认输,这也是一种战术。
所以挂形不能去,一旦被断了退路,那就是绝人之路。就算陈皞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也只会助长大家的侥幸心理。那么到底有没有在挂形里胜利的呢?历史里确实有,但是一千次里只有一次活的,那概率太低了,就不值得大家学习。
所谓“支形”,则是敌我双方处在隘路的两端,谁先出动,就对谁不利。
比如两军隔河对峙,谁要进攻,都得渡河,这就给对方半渡而击的机会,所以谁都不想先进攻。像前文的晋楚交战,晋军和楚军都想引诱对方过河,两军就越退越远,结果干脆各自退回国内去了。
这种虽然不是处在隘路两端,也是一种支形——谁先出击,就对谁不利,所以都想引对方先出击,又相互都不上当,干脆就打不起来了。
有人会觉得这算什么兵法呢,都没打胜仗!
其实兵法最重要的不是打,而是不打。我们为什么会失败呢,为什么会损兵折将呢?就是因为我们打了。曹彬本来可以不勉强去打涿州,结果他打了,然后败了。如果不打,就还有机会再打;打败了,可就什么机会也没有了。
这里,孙子还是在讲先胜后战、赢了再打的道理。所以学会等待,学会不打,才是真英雄。从头打到尾的,只有电影里才会看到,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懂得——时机不对的时候,不要瞎折腾,否则既浪费时间,又耽误事情。
名家注解
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杜牧注:“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交错,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邀我归路,难以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