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出其不意(1 / 1)

原文

出其所不趋①,趋其所不意②。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注释

① 不趋:趋,急救。来不及救援。

② 趋其所不意:向对方想不到的地方急进。

译文

要进攻敌人来不及救援的地方,要急攻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疲困,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设防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不注意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牢固,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会进攻的地方。

历史故事

魏灭蜀之战

刘备、诸葛亮、司马懿先后过世后,蜀汉仍是后主刘禅在位,魏国则由司马昭掌握实权。司马昭看出蜀汉百姓疲惫,财力将尽,就想派大军伐蜀。这次魏军的主帅是钟会,其下还包括邓艾、诸葛绪等将领。

蜀汉多是地势险峻之地。蜀汉的军队在姜维的带领下,占据天险剑阁,致使钟会的大军久攻不下。另一边,邓艾却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时,率军向南,从一条叫阴平的小路偷渡过剑阁,又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在高山深谷中行军,邓艾多次陷入困境,尤其当部队走到马阁山时,完全没有路了,邓艾便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

最后,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一路杀到成都,迫使刘禅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邓艾

三国时期魏国的将领、军事家。邓艾出身贫寒,默默无闻二十年后才当上一个小官。后来他受司马懿赏识,得到重用。邓艾既擅长军事,也擅长内政。他多年负责曹魏的西边战线,防备蜀汉,最终也是由他率先攻入成都,使蜀汉灭亡。

华杉详解

我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在《孙子兵法》看来,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除了钟会、邓艾灭蜀汉的战役外,还有一场灭蜀之战,也体现了对这一点的运用。

南北朝时期,坐拥四川的武陵王萧纪和梁元帝争夺政权。北魏看到机会,将领尉迟迥说:“蜀与中国隔绝百余年矣,恃其山川险阻,不虞我师之至。宜以精甲铁骑星夜奔袭之。平路则倍道兼行,险途则缓兵渐进。出其不意,冲其腹心,必向风不守。”其后,尉迟迥从散关进军,围成都五个月,果然平定了巴蜀。李白曾有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越是在这种险地,就越需要有出其不意的智慧。

人们常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可能,因为敌人也会打出这样的标语。那么,怎样才能攻无不克、攻而必取呢?只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没防备,没防守。还是拿足球赛来说,如果前面有后卫堵着,再好的足球名将也不容易射门命中,一定是来回倒腾,令对方出现空当了,然后一击命中。而作为防守方,怎样才能保证守得住呢?那就是敌人不进攻的地方,我也要严密防守。敌人攻东,我若不守西,那他声东击西时就糟糕了。

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时,就有这样的例子。周亚夫守昌邑,叛军奔城东南角来,他却下令重兵严防西北。过了没多久,叛军精锐果然是主打西北。周亚夫有了防备,叛军攻不进去,只得撤退,周亚夫趁机出城追击,大破之。

名家注解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曹操注:“使敌不得相往而救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