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力有不足时要耐心等待(1 / 1)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①。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②;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③。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①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不足,兵力不足。有余,兵力有余。

② 藏于九地之下:九,泛指多数。指深深地隐藏自己。

③ 动于九天之上:指高明地发挥自己的威力。

译文

使敌人无法战胜我,这是防守的事;使我可以战胜敌方,这是进攻的事。采取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采取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深深隐蔽自己的兵力于各种地形之下;善于进攻的人,能高度发挥自己的力量于各种天候之中。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取得全面胜利。

历史故事

王翦灭楚

秦王嬴政为统一全国,先是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然而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然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斩杀了秦军七个都尉。这一仗是秦灭六国期间少有的败仗之一。嬴政听到这个消息后雷霆大怒,他赶紧又请王翦出山,而王翦的条件就是要六十万的兵马。

嬴政答应了加兵的要求,王翦就率领六十万大军来到楚国。他驻扎下来,营门一关,也不出战,大军休养生息,甚至还开运动会搞体育比赛。因为秦军数量众多,楚军不敢轻易进攻。双方就这么耗了一年,楚军终于熬不住了,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调动,难免就会露出破绽,王翦趁机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王翦

战国时期秦国的名将和杰出的军事家。王翦是秦始皇嬴政手下的大将,连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华杉详解

孙子的思想一贯谨慎。“守则不足”,知道自己力有不足,就守。那要力量多大才攻呢?一定要“有余”才攻。也就是说,光力量够了还不行,一定要留有余地,要有压倒性的优势才攻。这样,才能“自保而全胜也”。王翦灭楚的例子,就是六十万大军开到别人家门口,但看楚国严阵以待,他就等着、守着。守了一年,等楚军一动,露出破绽,就马上出击,一举得胜。

这还是孙子的全胜思想。全胜的“全”,不光是要保全自己,也是要保全城池物资,甚至还要保全敌人。

自己保全,就是不要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保全对方,就是别让他败退的时候把桥梁、道路、城池等基础设施都破坏了,把粮仓物资也烧了。要把这些东西保全下来,为我所用。最好也不要杀害俘虏,而是把他们的军队保全,让他们没有战斗意志,主动投降,加入我军,我们的队伍就壮大了。

从学习上来讲,我们每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都是攻;深入研究一门课程,就是守。任何一个人,只要专注一个领域,加上长期的积累,必然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甚至在将来,可能就是世界顶尖了。

所以,守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千万别以为“守”是保守,是不进取。守,本身就是胜的积累,而且是加速积累!当我们深深地藏于九地之下时,要耐得住寂寞。积累到没人比我们研究得更深,没人知道我们有多深的实力,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了。而“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就是我们跟别人不在一个平台,不在一个层面。所以我不需要跟别人争,我只要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然后厚积薄发、横空出世,我自然不可战胜。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善战者,能为不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