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①,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②。
注释
① 先为不可胜:先使自己不可被战胜。
② 不可为:不能指望敌人为我所胜。
译文
孙子说:以前会打仗的人,先要造成不会被敌方战胜的条件,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犯错暴露了弱点)。因此,会打仗的人能让自己不被战胜,但不一定能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而强求。
历史故事
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是指《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一系列北伐行动。
诸葛亮为了完成《隆中对》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方针,在后主刘禅在位期间,发动了多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丢了街亭,赵云又出兵不利等原因,蜀汉军只得退回汉中。第二次北伐,因为魏军及时来援,也没有成功。第三次出征,是为了防守魏军攻打汉中的行动,后因连日大雨,道路不通,魏军最后撤退。后一次北伐时,因为魏将司马懿看出蜀汉军粮草不多,不能久战。所以他闭门不出,扎营拒守,让诸葛亮无可奈何,只好撤军。最后一次,诸葛亮在渭水分兵屯田,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可惜这时他已身患重病,最后病死在了五丈原。将领姜维等人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撤退。
历史上,诸葛亮只出过两次祁山。然而,因为蜀汉国力弱于魏国,“兴复汉室”的口号也不再吸引人,再加上具体作战时的重大失利,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诸葛亮曾长期在隆中隐居,直到刘备“三顾茅庐”邀请,才加入刘备的集团。他帮助刘备制定了蜀汉发展的方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华杉详解
孙子的这段话可以归纳为一句: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再观察别人,敌人如果无懈可击,我们是没办法取胜的。
于是“胜可知,而不可为”——可以判断我们能胜,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那不可强求之后,怎么办呢?
首先是不办。很多失败,就是败在不知道“事情可以不办”,即网络上流行的那句“不作死就不会死”。办不到的事,就不要强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非要办,就会输光了老本。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一点,认为这是不作为,必须有所作为,自己才心安。出兵北伐就是诸葛亮在不停地作为,可这种作为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反而把自己累死了。他应该等,等待时机。一是争取自己活得长,二是把国内治理得富足强大,把后辈教育好,传承下去。但他像很多人一样,认为不能等,不能等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懿活得最长,结果三国归晋。
所以第二个策略,就是等待。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可惜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等待什么?一是等“形胜”,积累自己;二是等“势胜”,等对方失误。对方一失误,胜机就出现了;对方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或者战胜的代价太大,还不如再等一等。
所以这又延伸出了第三个策略:能不能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这点,后文会讲到。
可以说,这段话还在贯彻孙子的先胜后战思想:没有胜算,就不要打,要耐心等待,抓紧锻炼自己。“等待”不等于我们什么事都不做,“等待”是要在平时就积累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只有充分地积累,等时机到来时,才能及时把握。所以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名家注解
形
曹操注:“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
张预注:“两军攻守之形也,隐于中,则敌不可得而知,见于外,则敌乘隙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