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怒①而挠②之,卑而骄之。
注释
① 怒:文中的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敌人自怒;一种是我激敌人怒。
② 挠:弯曲而不能发挥力量。
译文
敌人易怒,就屈挠它;敌人卑怯,就使它骄傲。
历史故事
汜水之战
楚汉之争时,项羽在成皋与刘邦对峙,僵持不下,刘邦就转而骚扰项羽的后方。
项羽被迫率军去保护补给线。临行前,他委任曹咎守成皋,并仔细叮嘱他不要与汉军交战。项羽走后,刘邦就在成皋城边专门筑了一个高台,每日在台上羞辱楚军。曹咎终于沉不住气了,率军出战。楚军渡过汜水,刚渡到一半时,汉军就来了个标准水战战术:半渡而击。楚军大败,成皋失陷,战局平衡就此打破,曹咎也愧见项羽,在河边自刎而死。
曹咎
楚汉时期项羽手下将领。在项梁、项羽叔侄还没有起义时,曹咎因帮忙写信,为项氏的项梁抵罪,而受到项氏的信任,被项羽重用。
华杉详解
“怒而挠之”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法,对刚烈易怒的敌将特别好用。
曹咎已经被项羽强调了很多次不要出战,但他还是忍不住,就为了解一时之恨,逞一时快意,本来要干的最重要的事也不顾了。结果恨没解,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
其实曹咎的错误,我们很多人也会犯,一旦气愤达到了一定程度,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发泄,毕竟撒气很痛快,忍气很难受。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见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与曹咎相比,刘邦的皇后吕雉就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本谋意识”。刘邦死后,匈奴冒顿又开始打汉朝的主意,他特意写了一封言辞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大意就是,我老婆死了,你老公没了,不如咱俩成亲如何?
群臣激愤,樊哙说:“我愿意带着十万精兵,横扫匈奴。”吕雉身为太后,收到这样的信当然也很生气,但她沉住气,没忘掉自己的根本目的和基本策略是维护汉初的稳定。于是她给冒顿回信说:“感谢单于还惦记着我们哪。不过我们这儿有什么可以招待单于您呢?想来只有雄关万山、兵马甲士可供一观吧。单于一定想来游玩,诗书雅颂都没啥意思,只有将士们陪您‘游猎’。我年老气衰,发齿脱落,但是要打猎,还是乐意跟大家一起娱乐娱乐!”冒顿看到吕后大局在握,只好作罢,赔礼修好。
其实不只是愤怒,生活中的很多干扰都会令我们离本谋和初心越来越远。这种时候,我们就该谨记我们最根本的目标,要拒绝冲动,拒绝**,排除干扰,坚持本谋,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