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庭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爸爸比较严厉、控制欲强,妈妈性格温和,甚至懦弱。这种组合构建的家庭环境,也是一种常见的对孩子产生伤害的家庭模式。
几天前,葛女士跟丈夫大吵了一架,并从家里搬了出来。对于这次吵架的原因,葛女士表示是因为她无法忍受丈夫教育女儿的方式:女儿只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但她在生活中只要犯了一点点错误,爸爸就会暴跳如雷,甚至近乎疯狂地向女儿咆哮。
葛女士的丈夫并不是没有了解过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他自己有着较明显的偏执、苛责、高评判的人格特征,导致他过分追求完美,也不允许任何人犯错,包括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只要他给女儿讲过的题,就不允许女儿再做错,否则他就会暴跳如雷。
在家里,葛女士和丈夫分别辅导女儿的语文和数学,但是因为丈夫经常霸占女儿全部的课余时间用于辅导数学,以至于葛女士几乎没时间为女儿辅导语文。不过女儿的考试成绩却很让人意外:语文成绩全班第一,而数学却考得一塌糊涂。
葛女士告诉我,女儿其实非常优秀,在丈夫的要求下,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女儿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新概念英语,还依然能保持优秀的成绩。女儿的学习成绩经常考全班第一,却极度的不自信,当老师宣布她考了第一名时,她不相信这样的成绩会降临在自己这个“失败者”身上,但是如果别人说她的不好之处,她反而表现得非常认同。
有一次因为女儿做错了一道题,葛女士的丈夫训斥女儿一直到半夜11点,女儿已经困得睁不开眼了,还被爸爸要求再继续做练习。葛女士为此和丈夫进行争论,导致丈夫火冒三丈,让她滚远点,并把房门锁上,不允许葛女士进去“干扰”他管教女儿,然而,女儿的表现却超乎寻常的柔顺,她对葛女士说:“妈妈你出去吧,爸爸说做多少就做多少,说做到几点就做到几点。”
女儿学习成绩优异,却经常郁郁寡欢。当女儿的数学没有考好时,会极度自责,骂自己为什么要犯错。据葛女士说,女儿平时在爸爸面前表现得极其温顺,但在妈妈面前却常常做很多“疯狂”的事。
葛女士面对丈夫对孩子的训斥,无可奈何,只好用其他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心情不好就出去吃饭、看电影、找人聊天,或者离家出走。这次葛女士离家出走时,问女儿是否愿意和她一起,女儿再三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在葛女士的记忆里,女儿只反抗过爸爸一次。有一次,爸爸在教训女儿时,女儿忽然情绪崩溃,喊道:“我永远也做不到你的满意,不管怎么做你都不满意,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你满意!”虽然当时葛女士的丈夫面对女儿的反应也有些震惊,但是没过几天他对女儿的管教方式就又恢复了原状。
在这个家庭里,葛女士的丈夫有明显的人格问题。他的偏执、苛求完美、固执、控制都很典型。这种人格问题在没有得到修复之前,他就会用现在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严重的心理创伤。暴君式的父亲,会带给孩子极大的压抑和痛苦,使孩子的心灵扭曲,不能健康地成长。
葛女士的女儿也已经反映出这种伤害性教育的后果。她虽然成绩优秀,但是在人格上已经显现出问题:自卑、压抑,并且内化了爸爸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这是非常可怕的信号,几乎可以预见:内化了父母严苛标准的孩子,将来会像父母一样,用锋利的“小刀”雕刻自己,成为一个心灵上伤痕累累的人。
而葛女士呢?同样问题重重。她虽然倾诉了很多,但是葛女士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放在对丈夫的抱怨上,放在丈夫对葛女士的自信心的打击上,对于丈夫对孩子的伤害,她却显得认识不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伤害性体验较少,所以,她无法共情孩子,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我和葛女士的交谈中,我提到尹建莉老师讲过的一个女孩尿床的故事。故事中的女孩,因为五岁时一次偶然的尿床,遭到了父母的羞辱和暴力,从此留下了阴影。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尿床和来自父母的羞辱始终伴随左右,最终她的心理遭到了不可逆转的重创。女孩长大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而她的父母却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怎样伤害了孩子。
葛女士听完这个故事,回答道:“这个女孩的反应是不是有点太激烈了?就因为她父母说了她一句,就会有那么大的伤害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葛女士其实对她丈夫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的严重性并不理解的原因。所以,虽然有时候葛女士也会为了丈夫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他争论,但是她却永远不会像母狮子一样冲在孩子前面保护孩子。她的“弱”,自然也被孩子清晰地感知。所以这次葛女士离家出走时,女儿不愿意和她一起走。因为女儿并不相信这样“弱”的妈妈能够保护好自己。
葛女士在面对丈夫对孩子的训斥时,为了转移注意力,便出去吃饭、看电影、找人聊天,或者离家出走。虽然形式不同,但内核是一样,都是葛女士对困难的无力逃避。所以,作为一个对女儿产生共情的母亲,她必然会表现出对女儿的“漠视”。这对于女儿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二次伤害。
试想,一个暴君式的爸爸加一个软弱逃跑的妈妈,会带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呢?孩子的安全感从哪儿获取?孩子的自信心又该如何树立呢?
所以,我很严肃地跟葛女士说:“我不是在吓唬你,也不是在危言耸听,你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害了孩子。到时候你们会追悔莫及。”然而,葛女士却依然强调:“那能怎么办呢?我除了逃跑,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的丈夫实在太疯狂,控制欲太强了,我根本管不了他。”
一个人的改变,往往伴随着他的认知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如果认知层面不进行彻底的修正,就很难在行动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葛女士和葛女士的丈夫也是如此,如果他们的认知层面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就不会改变对女儿的教育方式。
从本质上说,葛女士和她的丈夫并无本质区别。葛女士的丈夫不能面对的是自己的“错”,永远不肯认错,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葛女士则不能面对痛苦。对于眼前的困难和痛苦,葛女士想的不是怎么解决困难、缓解痛苦,而是选择逃跑和隔离。
严厉和苛责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影响是终生的,这不是在贩卖焦虑、制造恐怖。现实中,有很多类似葛女士这样的人,对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伤害认知度不够,也有很多类似葛女士丈夫这样的人,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严苛,所以才“制造”出很多有问题的孩子。
父母和孩子互为镜像,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不管是人格成长方面的还是教育水平方面的,所以,一个成长型的父母是能够并且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如果父母通过反思,能够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自我投射的部分,就会转而寻找更恰当的抚养方式来抚养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回避人格的成长,就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伤害。
孩子的成长机会只有一次,伤害一旦形成,恶果一旦酿造,就难以逆转了。而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卖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