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型父母的三个关键词(1 / 1)

心理学家林文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那一定是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了,养的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轻松的……我一手带大了4个孩子,并且在养育4个孩子的同时,写了7本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做了很多期电视节目,还有大大小小一堆活动,但是我的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很轻松,没出过什么问题。”

很多家长看到这段话时,都不禁产生怀疑:为什么林文采养育了4个孩子,同时还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我养孩子的时候这么累、这么崩溃、这么焦虑,孩子身上有太多问题需要我去关心、去解决,养育孩子怎么可能那么轻松?

于是,这些家长到处“寻医问药”,迫切地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他们在育儿论坛里大倒苦水,急切地搜集能够解决孩子问题的具体方法,一扭头看到孩子不听话的样子就愁得不行……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才是真正的解药。

焦虑型父母的关键词一:自恋。

焦虑型父母面对孩子时很容易不耐烦,表现出一种焦躁的状态,比如,看了一篇关于育儿的文章,便急切地想要得到能解决一切育儿问题的方法;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如果治疗两次后发现孩子没有明显变化,就开始焦虑是不是白花了看病的钱;明明已经知道了对孩子要有耐心的重要性,却在坚持了两天后就开始质疑这样做的效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希望有人或者有什么方式能够高效、迅速地帮助他们解决所有问题,消除他们的焦虑,甚至将产生问题的源头掐断。他们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想法,主要是源于内心中的深层自恋。

自恋,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自恋型的人,一般都会比较严重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潜意识里希望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一旦事物没有按照他们的希望发展时,他们就会很容易产生焦躁、恼怒的情绪。

因为自恋,所以这些家长的潜意识里,会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应该的”。比如,孩子“应该”学习成绩良好,孩子“应该”不喜欢玩游戏,当我看完一篇育儿文章后就“应该”知道能立即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找到心理医生的时候,他就“应该”马上解决我的所有问题……所谓“应该”,本质上就是“一切按照我规划的轨道行进”。

当一个家长总处于这种自恋的心理状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性的体验。举个例子: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发现孩子连最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便觉得孩子太笨了,很快就会对孩子耗尽耐心,进而表现出暴躁、厌恶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会有委屈、恐惧、羞愧等一系列心理反应。当孩子把注意力用于应付这些负面情绪时,怎么可能有更多的注意力用于写作业呢?于是,孩子的作业越写越不好,家长对这种现象越发愤怒……就这样进入了恶性循环。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应当以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常会因为自己的自恋,将孩子视为“小号的成人”,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们不会尊重孩子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不会关注孩子在哪个年龄段有什么样的生理发育水平、心理特征等等,而是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孩子,对孩子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必要的同理心。

一个孩子,如果从家庭中汲取的心理营养很匮乏,他就很难有健康的成长,自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所以,焦虑型的父母需要认真地察觉自己的焦虑有多少是源于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衍生出来的。家长只有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期待,什么是孩子的成长,才有足够的耐心尊重孩子的节奏。

焦虑型父母的关键词二:忧惧。

如果说父母是植物的根,那么孩子就是这条根上长出来的花。父母的焦虑背后,是深层次的忧惧。他们对孩子的焦虑,很多都是来自自身忧惧的投射。

人忧惧时,就必然会生出控制心,因为“掌控感”是化解忧惧的最有效的方法——当一切按照我的意愿发展,我对事物的发展拥有十足的掌控感时,我就不会再忧惧了。

所以,出于这样的潜意识,内心忧惧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对孩子有很多控制的成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我的孩子跟我是一体的,所以,对我来说最好的东西如果不强塞给孩子,就不能减轻自己的很多担心和恐惧。

家长的忧惧、焦虑多了,就会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控制,比如包办替代、强制管理、无原则溺爱、过高期待……在这样的家庭教养环境,又怎么让孩子发展出独立的人格呢?

对家长来说,只有深刻察觉自己对孩子的焦虑和担心背后,有多少是自己的恐惧,才能在行为上有根本的改变。抚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彻底地解决。

焦虑型父母的关键词三:完美。

就像焦虑和控制不分家一样,焦虑和追求完美也常常紧密相连。焦虑型的父母,很多是来自对完美的追求,这里面所说的“完美”,主要内涵是“不接受现实(真实)”。

白岩松在高校巡回演讲里曾经谈到,他人生的重要成长来自于接纳了不完美,当从内而外地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时,他感觉人生幸福多了。

“接纳不完美”这句话说出来非常简单,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可以说,任何心理层面的问题,几乎都与无法彻底地接纳真实世界密切相关。

其实这句话可以反过来倒推,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缺点那么焦虑,特别想“改变”孩子的各种“坏”习惯,这恰恰是因为这些“坏”习惯是他们不能接纳的。

当把所有的事情都用简单的“好坏”来进行评价和定义时,就意味着远离了真实。因为任何阴影的背后都必然有光,所以,任何所谓的“缺点”“不足”的背后也必然有焦虑型父母看不到的“光”。

比如很多家长谈游戏色变。对于孩子玩游戏的行为,只想要明令禁止。但事实上,适当地用游戏来缓解学习压力,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而且有些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需要在游戏世界里逃避现实的痛苦。所以,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在某种程度上,手机是孩子逃避痛苦的最后防线。

然而,焦虑型的家长只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怎么禁止孩子玩手机、玩游戏”上,用强硬的手段与孩子对抗,而不会看到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要,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沉溺游戏的问题。

现在的孩子已经生活在学业的高度压力之下了,家长除了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给孩子心理上的滋养和支撑,做好帮助孩子抵御外界压力的一堵墙。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减少自己的焦虑,减少自己的焦虑带给孩子的压力和控制呢?想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务就是需要父母有深刻的自我察觉能力。

察觉即疗愈。当一个人有了觉知,就意味着他开悟了。改变焦虑状态,也源于深度察觉。

很多人其实知道自己有严重的焦虑情绪,但是却没办法有效地自我缓解。所以他们特别希望自己能通过看完一篇相关的文章就寻找到一个能解决他所有问题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状态。可是,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妄念。

理论是普遍的,但应用却是各有不同,我们自身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应用理论时的具体操作。在生活中怎么缓解自己的焦虑,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如果非说有答案,那么它首先来源于自身的察觉和思考。

察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觉知,觉知到自己的问题,觉知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有什么表现形式,明白这些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二层意思是观察,观察自己,观察对方(孩子)。所谓的深度察觉,就是带着觉知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思考怎样改变。

所以,察觉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并且还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习惯、认知、人格更不是一天形成的,从初级的察觉,到深刻的改变,中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所以,我们只有承认现实,从心理真正承认改变不是一天完成的,才能放下自己的焦躁,改变之路才能真正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