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充满了焦虑和竞争,有人就此提出了“人生就是一场竞争”的理念。如果非要用“竞争”这个词来形容人生的话,我想这场竞争的根本,比拼的应该是每个人的人格发展水平。
“人格”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它无法像金钱和成绩一样可以直接量化,但却时刻对我们的人生施加影响。在今年夏天火热全网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刘琳饰演的单亲妈妈周春红,就是一个人格不够成熟的妈妈。她的人格当中有着强大的控制欲,这一点,从她强迫儿子朱朝阳喝奶的片段就可见一斑。周春红晚上都给儿子热牛奶,儿子觉得牛奶很烫,想过一会儿再喝。周春红将牛奶拿过来尝了一口说:“很烫吗?这温度不是刚刚好吗?”哪怕儿子根本喝不下,她也强迫儿子必须一饮而尽,因为这杯牛奶里倾注了她全部的爱,儿子不可以拒绝她。同时,周春红的自我中心也很严重,她隐藏自己的恋情,自认为这样做是为了儿子好,但是这种自我牺牲的本质却不是真的为了孩子,而是为了满足她自己内心的某种需要,所以,这种并非心甘情愿的自我牺牲,包含着很多压抑的成分。这种压抑,使她在恋情失败之后,直接将自己的愤怒指向了儿子,这也是剧中朱朝阳“黑化”的一个转折点。
事实上,在这部剧中,不管朱朝阳的妈妈,还是朱朝阳的爸爸,都是人格不够成熟的父母,他们一个控制欲强、以自我为中心,一个对孩子缺少信任和关怀,两人共同塑造了朱朝阳的人格悲剧——一个隐藏在学霸面具下的人格扭曲的恶魔。
从这个角度说,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培养和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的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又对于孩子基因的表达和呈现有着极大的影响,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强调“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根本原因。但事实上,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认知存在着误区。比如,有的人曾经在“原生家庭”中受到过伤害,于是“原生家庭”成了他们自我解脱、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有的人一提到“原生家庭”就很愤怒,认为这是向父母推卸责任的表现,他们试图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掩饰自己不能面对客观真相的无能和恐惧;还有一些人,甚至包括一些咨询师,完全否定“原生家庭”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用“我们是活在当下和未来,而非过去”来否认“人生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客观事实。
我认为,谈“原生家庭”的意义,一是在于帮助我们深刻的认知自我,实现自我的和解。人在本质上,是需要“解释”的动物,很多事情一旦被解释、被呈现,就变得可以改变。同时,深刻的自我认知会带来持续不断的自我发展。从这个层面说,那些将自己的问题全部归咎到“原生家庭”的人,其实是对自我的认知还比较浅薄,也没有发展出向前发展的动力。
除此之外,了解“原生家庭”的意义,还在于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门育儿学,家长通过了解“原生家庭”的概念,认知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尽量使用恰当和科学的育儿方式养育孩子。
孩子的发展有窗口期,一旦错过,或者在此期间受到伤害,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虽然孩子在以后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疗愈、自我发展,但实际上,这毕竟是在走弯路、浪费时间。
大部分家长的初心,都是希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只不过,对于何为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概念了解得并不透彻。良好的物质条件、从小严格的要求、教育孩子努力、为孩子安排“最好”的道路……家长一直都在做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对孩子有利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这些家长认为正确的事,是不是真的符合孩子发展的规律?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初心与结果相匹配的结局呢?
我们可以把孩子比喻成一粒种子,试想:如果把这粒种子放在不透气的花盆里,用缺少营养的沙土培植,浇过多或者过少的水,缺少阳光和通风。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种子,无论刚开始有多么饱满的生机与活力,最终也只能长成一株孱弱的植物。
有些父母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所做的事,其实就等同于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贫瘠的土壤或使用了不合适的浇水、施肥方式。并且,只有当种子长成孱弱的小苗时,他们才恍然大悟,但又无法接受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会急于向外界求助,并且在求助时的思维也常常同出一辙:“我的孩子出了问题了,你看怎么让他改变一下?”
但我们都知道,想让孱弱的小苗重新变得茁壮,真正需要的是换盆、换土,用正确和科学的方式对待它,仅此而已。
这本书里所有的案例,都来自生活,他们如此普通,就像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样琐碎而不被重视,但这些微小的事件,一旦加诸上“时间”这个恒长的变量参数之后,便会对孩子的人格塑造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家庭教育的意义就隐藏在一餐一饭、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当中。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都在无形的塑造着孩子的人格。
我希望能通过对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事进行精细拆解,帮助家长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对教育理念的认知,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在此,我也想回答一个很多家长共同的困惑:在看了很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和书籍后,自己的孩子还是教不好。这是为什么?
我的答案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知行合一。
很多时候家长之所以知道教育的道理,却仍然教不好孩子,并不在于改变的困难,而在于家长对于道理的理解,并没有自认为的那么深刻,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了偏差。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领悟的道理,其实并不算真正知道,仅仅是“知道”“听说”了那个道理而已。
比如,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都会提倡给孩子自由。可是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惑:我给他自由,现在不给他立规矩,惯着他,那实际上是害了他。
这些家长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他们对自由的认知并不正确导致的。比如,自由的本质,实际上是尊重孩子的自我边界,允许孩子在自己的国度里进行自我管理,所以,自由带来的不是放任,而是孩子在自由中逐渐认识到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滋生出自律的品质。
从这个角度说,自由并不轻松,反而是略带沉重的,也是孤独的——因为无法依赖。但只有这种自由,才能带来人格的发展。
回到现实生活,很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自律,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他们总是以控制和包办的方式侵犯孩子的心理边界,以他律代替自律,从而使孩子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导致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家长会那么恐惧孩子自由,不愿或者不敢放手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呢?这背后,其实是这些家长在潜意识里的一个假设:“我不管孩子,他肯定会变坏。”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般是他们自身安全感的缺失导致的,这些家长从内心深处,对孩子或者人性“信任无能”。所以,只有牢牢的控制孩子,自己才有充实的掌控感,才能满足内心对安全感的底层需要。
除此之外,很多家长都在认知上抱着“非黑即白”的模式,在这样的认知模式下,一说到自由,想到的就是绝对的放任不管。这当然也是不恰当的认知方式。
以上这些,都是对自由的错误理解。在这篇“序”的最后,我想把我的心理导师李少成教授写的一段话送给大家:“所谓父母,只不过类似排球手,你所能做的,仅仅是接一下、垫一下、推一下,除此之外,均属犯规。”
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家长的疑惑,帮助家长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真正理解,才有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