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拼搏奋斗的道路上,免不了与困难的碰撞。当困难迎面走来时,有些人选择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努力冲破阻碍;有些人凭借自己的智慧走出困境。切记:不可在看清事情全貌之前,自以为是地解决。因为那些自以为是的聪明,对于事情本身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战之前,世界上各国的战斗机都是活塞式战斗机。为了提高空中的军事力量,各国的目标是研发出更快速度的战斗机。德国在这场竞争中处于领先状态,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便是德国研发出来的。经过改进,定型为“Me-262”。当时,盟军各国都没有掌握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技术,因此,当时的“Me-262”是最强的机动性战斗机。
到了二战后期,当“Me-262”作为战斗机开始出现在战场上,它比当时盟军任何一种飞机都有巨大的优势。然而就在这时,纳粹的高官把“Me-262”看成“救命稻草”,自以为是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会儿指挥将“Me-262”改装成夜间战斗机,一会儿要求先生产一批侦察机,想要大幅度提升德军的空中力量。但是他们的无理要求严重影响了“Me-262”战斗机的生产。等他们最终达成一致时,盟军为防止纳粹利用喷气式战斗机取得制空权,连续对喷气式战斗机的燃料场进行大规模空袭,造成“Me-262”燃料短缺,许多刚出场的飞机就变成了废铁。
爱默生说:“聪明人并不是无论何时都聪明。”为何?一个人被别人夸赞聪明,证明其头脑一流,思维灵活。当他能全面地看问题,善于从杂乱无章的表象,发现最本质与核心的东西,那便可称之为智慧。当他被一叶障目,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扬扬自得,往往得不偿失,如此自以为是的聪明,只会给别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生活中总是有许多人太过于聪明,但是聪明并不是成功的必然要素。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想要获得成功,自以为是与投机取巧无疑是最下乘的做法,真正的聪明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只有当思维灵活与踏实肯干、坚持、忍耐等结合起来的时候,聪明才能像酵素一样,促成成功,才会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
如果每次遇上困难,我们都投机取巧,那么磨难虽然不必承受了,但是也永远到不了风景最美的终点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磨难,就不能攀登到成功的顶峰。小聪明其实是一种逃避,虽然能获得片刻的安逸,但却是因小失大。
几十年前,韩国的一所中学里,一位英语老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他要求每个学生,要将他们当天所学的课文从头到尾抄十遍。这是一份十分枯燥乏味的作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迫于老师的威严,还都非常积极地去完成。可是后来大家发现,老师只交代大家完成,却从来都不对作业进行检查,渐渐地,按要求抄写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人每天只是写几遍敷衍了事,有的甚至一遍都不写了。
转眼就到期末了,老师突然决定对大家整个学期作业的完成情况做全面检查,结果发现,从头到尾都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完成了那份作业的人只有一位。那就是潘基文,现任的联合国秘书长。
常常用“见机行事”或者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些词来形容一个人有多聪明,但是,这样真的就能算是聪明吗?遇到困难就立马退缩,的确,这般“趋利避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算得上是“识时务”,但是要称之为聪明,却是未必。自以为是的聪明,与我们理解的“智慧”一词无关。
网上有一个名为《深坑》的动画短片广为流传。动画的开篇,路上有一个深坑,大胡子男人不停地用石头填补坑洞。之后他看到大力士推着巨石在深坑中架起一座桥梁,轻松过去。大胡子深受启发,准备学习这种方式,却发现一个大长腿的人轻松迈过深坑。这时大胡子男人觉得既然能够迈过去,为什么还要费力推石头。于是他抛开巨石,纵身越过对岸,却发现自己力气不够,摔下深坑。
因此,有些“聪明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还会有更好的方法,从而不愿意做最简单的尝试。甚至他们看到其他人获得成功的方法,就想着跟风尝试,却没有考虑实际的情况。自以为是的聪明人总是想得多,说得多,却不知只要自己坚持追求,不抛弃、不放弃,获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男主角阿甘,他的智商只有75,不但不聪明,而且还有点愚钝,但是他不放弃。他没有什么优点,他只会跑,可一旦跑起来,他就不会停止,于是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棒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了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能把简单的事情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才是一个他人眼中靠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