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韦事件(1 / 1)

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 754 字 14天前

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已经三年,这时期,太平军一方面举行了西征、北伐,把革命继续向前推进;另一方面立法建制,安定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政权,革命形势是大好的。但是,农民阶级的许多弱点在革命胜利时期也愈来愈显露出来了,如保守、狭隘、自私等观念反映到政治作风上,就发展为闹宗派、闹个人权威等不良倾向。同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有不少地主、商人等剥削阶级分子被卷到革命队伍中来,这些人有的是暗藏的反革命奸细;有的是政治野心家,投机分子,他们带来的剥削阶级意识严重地侵蚀着革命队伍,有的则伺机从中破坏革命,夺取革命果实。太平天国领导者没有能力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反而在革命大好时机,爆发了领导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派别斗争,这个斗争最后导致领导集团的公开分裂,这就是发生1856年9月的“杨韦事件”。

这时期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除了天王洪秀全外,还有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等。他们在革命初起时,能团结一致,保持艰苦朴素、朝气蓬勃的革命作风。但到天京后,就逐渐起了变化。天王洪秀全在革命发动时期,表现了伟大的毅力和创造精神,但后来就逐渐沉醉于豪华的宫廷生活,很少过问政事,军政大权都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手中。杨秀清出身于极贫苦的雇工家庭,从小就成了孤儿,随伯父在紫荆山区种山烧炭过日子,为人刚强有胆识,常常领导人们反抗贪官污吏的勒索,成为烧炭工人的领袖,后来参加了拜上帝会,共谋革命。杨秀清有着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他对于太平天国革命曾经有过很大的贡献。自从他被封为东王后,他就成为实际领导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最高指挥。太平天国之所以能有那样巨大的发展,杨秀清的领导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但是,农民、小手工业者的狭隘性和宗派倾向,使得即使像杨秀清这样的英雄人物也难于摆脱这种阶级的局限性。定都天京后,他逐渐骄傲自满起来,看不起洪秀全,甚至假借天父下凡附在他身上的名义要杖责洪秀全,对其他各王也加以排挤,随意斥责,对部下严刑苛罚,引起天王和许多将领的不满。这些情形都被北王韦昌辉看在眼里。韦昌辉出身于地主富商家庭,他在家乡的时候,因受到当地大地主官吏的压制排挤,无法立足,才参加了太平天国革命。这时,他表面上对杨秀清表示特别恭顺,却早已拉拢了一批不满杨秀清的诸王和高级将领,密谋伺机杀死杨秀清,篡夺革命政权。

1856年夏天,正当革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的时候,杨秀清决定逼迫洪秀全让位,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表面上答应了,却立即秘密派人召回在江西督师的韦昌辉、在武昌督师的石达开和在丹阳督师的秦日纲,准备对付杨秀清。韦昌辉一接到命令,认为时机已到,立即率心腹部队三千人赶回天京。1856年9月2日深夜,韦昌辉到达天京,立即包围了东王府,杀死了杨秀清及其全家。此后又借搜捕“东党”为名,乘机扩大事变,继续捕杀了两万多名优秀的革命干部。天京城内人心惶惶,造成了一种恐怖局面。10月间,正在武昌督师的石达开听到消息,连忙赶回天京,责备韦昌辉不该滥杀无辜。可是韦昌辉竟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缒城逃出天京,结果石达开在京的全家老小都被杀害了。韦昌辉这种极端阴险狠毒的残暴行为,引起了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11月间,石达开在安庆起兵,要求洪秀全顺从民意杀死韦昌辉。洪秀全被迫把韦昌辉杀死了,同时杀死了秦日纲、胡以晃等二百多人。韦昌辉在天京将近三个月的恐怖统治这才算结束了。

经过这场大屠杀,太平天国的许多优秀革命干部牺牲了,太平军的实力大受损伤,太平天国革命形势从此逆转,开始由胜利发展走向停滞和衰落了。

(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