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上帝会”是由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洪秀全所创立的一个革命农民组织。这个组织,在宣传革命思想、动员和团结农民革命群众以及后来促进农民革命战争的发展方面,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和贫富的日益悬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的矛盾就已相当尖锐。鸦片战争后,一方面,封建统治者为了支出大量战费和赔款,大大加重了对于劳动人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利用特权,无情地吸吮着中国人民的膏血。劳动人民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他们为了生存,就只有起来斗争,而鸦片战争中清朝所暴露出来的武装力量的腐败情形,又加强了劳动人民起来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所以,鸦片战争后,全国各地的反封建斗争渐趋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在1843年到1850年间,规模较大的群众起义和**事件,就有七十多起,几乎遍及内地各省。特别是广东、广西、湖南一带,由于受到鸦片战争的直接影响,社会动**特别剧烈,所以阶级斗争也最为尖锐。但是,遍布这些地区的农民斗争,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战,所以往往是“随起随灭,随灭随起”。斗争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农民的革命组织,“拜上帝会”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
“拜上帝会”的创始人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人。1814年1月11日出生于一个中农的家庭,父兄都以耕田谋生。秀全七岁入私塾读书,聪颖异常,五六年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自读中国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耕田。随后他受聘为本村塾师。洪秀全自幼生长在农村,又直接参加过农业劳动,因而对农民的痛苦和要求有较多的了解。他从十六岁起,屡次赴广州应试,都没有考中,很受刺激;在鸦片战争中,他亲眼看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广州人民英勇抗英的伟大力量。这一切,促使他逐渐产生了反清革命的思想。
1843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去广州应试,又没有考取。回家以后,他偶然翻看了一本前几年去广州应试时得到的书——《劝世良言》,在这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上,得到了启示,他觉得可以利用其中所说的一些宗教形式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开展革命活动。于是,他自称是天父耶和华之子,基督之弟,下凡拯救世人,创立了“拜上帝会”。
最早参加“拜上帝会”的是冯云山,他是洪秀全的同乡,是“拜上帝会”的得力的组织者和宣传者。最初,他们两人在家附近各村镇间活动,吸收会众。道光二十四年(1844)洪秀全和冯云山远出到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传教。不久,洪秀全回花县,冯云山继续在广西桂平县(今桂平市)的紫荆山区进行艰苦的宣传组织活动。回到花县的洪秀全,在1845年至1847年间,著述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作品,进一步阐述了“拜上帝会”的教义。在这些作品中洪秀全利用了基督教的一神教思想,宣布只有真神“皇上帝”是天下最高的主宰,而地主阶级在精神上统治农民的一切神仙菩萨、妖魔鬼怪,都只是“阎罗妖”的化身。洪秀全号召人民独拜真神皇上帝,击灭阎罗妖。实际上这是用宗教的语言号召农民进行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洪秀全在作品中,还巧妙地把原始基督教义和中国农民朴素的平等、平均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朴素的平等主张。他宣布人们在上帝面前是一律平等的,号召人们去改变极不平等的现实世界,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而斗争。洪秀全在宗教外衣下所提出的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在百余年前,对长期受着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压迫的中国农民来说,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因此“拜上帝会”很快便成为组织农民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当1847年洪秀全到达紫荆山区时,“拜上帝会”已拥有会员三千余人。“拜上帝会”的群众在洪秀全、冯云山等领导下,同当地的地主武装团练展开了斗争。1851年1月11日,终于爆发了金田起义,开始了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马汝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