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人认为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所以长期流传着“仓颉造字”的说法,这种传说是不可靠的。文字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长期社会实践才能产生,单凭一个人的才能智慧是创造不了的。仓颉这个人,可能只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个代表人物。
文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曾经用图画来帮助记事,后来,这种图画越画越简单,就逐渐地脱离了具体事物的描绘,变成一种抽象的符号——象形文字了。象形文字就是最原始的文字。
我国最古老的汉字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和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钟鼎文”(又叫作“金文”),其中有很多字就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笔画复杂,不便于书写,在两千七百多年前周宣王的时候,太史籀(zhòu)对甲骨文和钟鼎文进行了一次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定了“大篆”。这种字体后来通行于秦国。保存到现在的“石鼓文”(刻在十面像鼓一样的石头上的文字),就是秦国所使用的“大篆”。
春秋战国时候,诸侯割据,政权分裂,汉字的写法很不一致。秦灭六国以后,为便于政令的推行,在李斯的主持下,简化了秦国的大篆,废除了各国的异体字,汉字得到统一,人们把这种统一后的汉字叫作“小篆”。秦始皇曾用这种字体在很多地方刻石碑宣扬自己的“威德”,像“泰山刻石”和“琅琊(láng yá)台刻石”,就是秦朝的遗物。
汉字经过周秦的两次改革,有了比较固定的写法,奠定了今天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的笔势是圆转的,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所以秦朝时候一般人写字多使用平直的画笔,这样一来,又形成了一种新字体,程邈适应人们的需要,把这种字体加以整理,就成为“隶书”。隶书到汉朝时候,经过文人的加工,增添了笔画的波捺,就显得工整又美观了。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7),有人用这种字体把《尚书》《诗经》等书刻在四十多块石碑上,供人们抄写校对,成为有名的“熹平石经”。
为了提高写字的速度,在汉朝又出现了“草书”和“行书”。草书的笔画是连在一起的,往往随着每个字的体势一笔写成,一般人难以辨认。行书的笔画比较灵活自然,结构清晰,容易认识,应用很广。东汉时,张芝以草书闻名;东晋时,王羲之的行书达到了我国书法艺术的高峰,他们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
今天我们普遍使用的楷书,也是在汉代产生的。楷书的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有“正书”“真书”之称。唐、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规定为抄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字体,并且大加提倡,因之书法名家辈出,如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宋朝的苏轼、米芾和元朝的赵孟頫(fǔ)等人,在楷书艺术上都有很多创造。
印刷术发明以后,刻印书籍也多使用楷书。经过长期演变到明末清初逐渐出现了一种横轻竖重的方块字,可算是楷书的变体。由于它是从宋代刻书字体发展来的,所以人们称它为“宋体字”。
我国推行的简化汉字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