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就现在所知,仅见于《全唐诗》一书中的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流传到后世的诗篇近五万首。在这样大量的诗人群中,还出现了像李白、杜甫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生长于绵州彰明县青莲乡(在今四川省绵阳市北二十多里)。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常以诸葛亮等人自比。他曾因别人的推荐受到唐玄宗的征召,但唐玄宗召请他,只不过是希望他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诗人,并没有使他得到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他鄙视那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因此经常遭到谗言和诽谤的打击。李白在这样的境况下,在长安生活了三年,就愤然离去了。他的一生有不少时光是在漫游、漂泊中度过的,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李白的诗,自然、豪放、雄峻、壮美,具有真挚的感情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写了许多描写祖国山河壮丽的诗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名诗。大意讲:太阳照着香炉峰,升起了一层紫色的云雾。远远看见一道瀑布挂下来,从几千尺的两山之间飞流直下,就像天上的银河把全部的水倾注下来一般。这是多么丰富的想象力!把庐山瀑布比作从天上落下的银河,既说明了瀑布的磅礴气势,也形容了瀑布的美丽姿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这些诗,是李白对黄河千古绝唱的赞歌。诗中只用了少量的字词,就使这条波涛汹涌、曾经孕育过祖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河流,呈现在人们眼前,令人读后深深感到祖国的伟大、可爱。
李白还有许多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同情的光辉诗篇。他是亲身遭逢过“安史之乱”的人,国家的残破使他忧心如焚,他想起了晋朝祖逖“渡江击楫”的史事,慷慨激昂地唱出了这样的诗句: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他对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祸害,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当然,他有些诗有时也流露出一些消极、落后的情绪,不过这绝不是主导方面),对唐代和后代的诗歌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唐代的著名文人贺知章,惊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因此,后世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他在二十岁到二十九岁的十年里,曾两次到江浙、山东一带进行长期的漫游。这是他平生最快意的一个时期。这期间,他所写的诗留传下来的不多。描写泰山景色的《望岳》,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744年,他在洛阳见到了李白。从此,这两位诗人结下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
746年,杜甫怀着一颗追求功名的心,来到了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他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十年,经常处在饥寒穷困的威胁中。长安的一切,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人民群众的深重苦难,使诗人不得不对现实有所认识。诗人的思想感情逐渐靠近了人民,诗人的笔触开始从个人的忧愤感伤中伸向了广阔的现实世界。
755年冬天,他从长安出发到奉先县(今陕西蒲城县)去探望家属。路上经过骊山,他不禁万分感慨。这时,唐玄宗和杨贵妃正在骊山的华清宫过冬,尽情地歌舞欢乐,可是长安街头和其他地方此刻不知有多少人受冻受饿,同样是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他刚走进家门,便听见一片哭声,原来他未满周岁的幼儿刚刚饿死。邻居都为之呜咽,做父亲的哪能不悲哀?他根据这次回家探亲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写了一首题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诗。在诗里,诗人写出了这样的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有钱人家酒肉堆得发臭,而穷人无衣无食,冻饿死去,这正是封建社会里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写照。诗人的这两句诗,揭示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诗人不只是想到个人的不幸,他还想到那些穷苦无归、失业的老百姓,对他们怀着深厚的同情,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在这同一首诗里,他写道:
穷年忧黎元(百姓),叹息肠内热。
“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个人的经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饱尝了逃亡的滋味,受尽了穷困的折磨,并且在战乱中,还曾被一支军队俘虏过。后来,他虽然先后又做了两年的小官,但不久即离开了官场,再次开始了漂泊流离的生活。759年,是他一生中最艰困的一年,也是他的创作空前丰收的一年。他的代表杰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与“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在这一年完成的。通过“三吏”“三别”这六首诗,他描绘了凶狠的官吏抓丁服役,逼得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惨痛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贪残暴虐,代表人民呼喊出了长期积压在心头的深沉哀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危难深刻忧虑的心情,他劝那些防关的武将不要在敌人面前临阵脱逃,还劝那些新婚的青年暂时抛弃个人幸福,为了国家的安危赶快穿上军装,“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这些诗,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兴盛走向衰落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把唐代诗歌在思想上的成就发展到了顶点。
760年,杜甫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四川成都,在朋友和亲戚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筑起了一座草堂,暂时得到了一个栖身的处所。在这里,他和许多农民做了朋友,和他们建立真实的感情。大约是第二年秋天,有一次刮大风,把他草堂顶上的茅草都给卷去了,风定后接着又下起雨来,床头屋漏没有一块干处,杜甫一夜不能眠,他由自己的灾难想到了天下流离失所的人们,写下了一首动人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首诗里,诗人唱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怎么能得到千万间宽广的大厦,使天下的寒士在刮风下雨的日子,能住得安稳如山,个个欢欢喜喜!唉,我眼前什么时候能出现这样高耸的大厦,即使我个人的草堂独破,我个人受冻而死,也很甘心!这就是杜甫的愿望。这愿望,表明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从760年到765年,这五年的时间里,杜甫在成都草堂实际只住了三年多,中间一度由于成都发生兵乱,他在外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流亡生活。765年夏天,他离开了心爱的成都草堂。此后数年,他辗转流离到各地。最后,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饥饿、疾病、衰老的折磨下,在流离途中——湘江水上的一条小船里,停止了呼吸。
杜甫的诗,自然、朴实、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给后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历代的人们,包括许多杰出的诗人在内,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人们都尊称他为“诗圣”,对他表示永远的纪念。
(易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