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是怎么脱壳的?蝉为什么总是叫个不停?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yú huáng)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xiù),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听我讲诗词
诗人乘坐一条船,驶向若耶溪的上游,船行速度和缓。抬头望天,白云悠然;低头看水,也是一派悠悠。远处的山峰里有层层云霞,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若耶溪。蝉鸣阵阵,显得林间越发寂静;鸟鸣声声,衬得山中更见幽深。这样的美景让诗人有了归隐之心,竟因仕途半生而伤感起来。
蝉是夏日的好玩伴。
虫儿有历史
秋日到来,蝉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8月,最多9月,常见的蝉大多死去,还剩下苟延残喘的寒蝉。宋朝词人柳永的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正是这一时节的写照。古人未必知道寒蝉属和其他蝉的区别,大概只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到了萧瑟的秋季,便开始借寒蝉表达悲戚、伤感和孤独的情感。不过,寒蝉也很配合,好像知道别的蝉都热闹完了,自己没赶上大部队,还在孤独地鸣唱。当然,寒蝉本身叫得很开心,因为它们要寻觅“佳偶”,完成终身大事,其实是一件喜事。
寒蝉不敢出声吗?
除了凄凉的意象,古人还用寒蝉表达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的意思。如成语“噤若寒蝉”,出自《后汉书·杜密传》,书中记载:“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这里的“寒蝉”应该不是指寒蝉属的蝉,而是指天冷时候的蝉。事实上,天一冷,蝉大多死掉了,自然无法出声。
寒蝉属的蝉可不是不敢出声。以蒙古寒蝉为例,与常见的又黑又大的黑蚱蝉不同,蒙古寒蝉外形秀气一些,颜色也更好看,身上有白色和淡青色的纹路。它们在夏末的枝头叫得可欢了,叫声听起来像“伏天……伏天……”,因而在北京,蒙古寒蝉也被叫作“伏天”。
博物小课堂
金蝉是怎么脱壳的?
蝉也叫“知了”,是半翅目蝉总科的昆虫。它们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若虫在地下蛰伏若干年的时间,在最后一次蜕皮前才爬出地面。蜕皮时,若虫的外骨骼逐渐开裂,经过2小时左右,成虫从原来的外壳中钻出来,逐渐伸展翅膀完成羽化。这个过程中留下的若虫的外骨骼就是“蝉蜕”。成语“金蝉脱壳”就是用蝉羽化的过程来形容靠计谋脱身。
长寿的蝉
虽然蝉的成虫寿命短,但是蝉的若虫寿命长,有种叫“十七年蝉”的昆虫更是占据长寿昆虫的榜首。这种蝉不仅寿命长,还非常“懂数学”。它要么不出土,要么就一大群在17年后一起出土羽化,那场面可谓十分壮观。为什么会这样呢?数学好的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了,17是个质数(除了1和自己以外不能被别的数字整除)。另外还有“十三年蝉”,13也是质数。据科学家推测,这样的生命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羽化后遇到天敌及天敌后代的概率,增加蝉的存活率。
蝉为什么叫个不停?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炎炎夏日的午后,正想睡个午觉,结果被蝉鸣吵得睡不着?为什么蝉喜欢在炎热的天气大声鸣叫呢?蝉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对温度的要求较高。蝉通常在6月末、7月初的时候羽化为成虫,成虫的寿命较短,通常活不过一个夏天,所以雄蝉就要抓紧时间鸣叫,吸引雌蝉的注意,从而完成繁殖大业。
自然放大镜
蝉是怎么发声的?
和蟋蟀类似,雌蝉不发声,而雄蝉可以靠发声器发出“蝉鸣”。雄蝉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摩擦,而是依靠腹部可收缩的“鼓室”。雄蝉腹部的第一、二节有鸣器,腹部两侧有两个大而圆的音鼓,就像大鼓的鼓膜。当腹部的鸣肌收缩时,带动鼓膜振动,就发出了声音。雄蝉的鸣肌每秒能收缩约1万次,再加上音鼓下还有气囊共鸣器,就使得蝉鸣分外响亮。如果一群雄蝉一起鸣叫,更是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