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táo zi)(1 / 1)

桃子为什么长了一身毛?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听我讲文言

这句话摘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被《史记》作者司马迁用来评价将军李广。意思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于是在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现在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水果有历史

在距今8000~9000年的湖南临澧胡家屋场和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出土过桃核。可见,我们的祖先从那时起就跟桃树打交道了。

桃核中含有氰化物,虽没有苦杏仁的含量高,但也不要误食了。

以前的桃子只看不吃

虽然在良渚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尝试驯化桃子,但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人对桃子的品赏可能只是停留在好看的桃花上。《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绘的就是桃花生机勃勃的样子。主要原因可能是原始的桃子味道并不好。在桃子的不同变种中,毛桃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变种,之后演化出了硬肉桃,再出现了蜜桃和水蜜桃。至于桃子的老祖宗毛桃,基本可以参照如今庭院中的观赏植物碧桃所结出的果实——只有薄薄果肉的桃子,看来是下不了口的。

喜欢桃子的中国人

中国人对桃子的喜爱自不必说,单是描写桃子和桃花的诗句就数不胜数。桃有很多含义。“桃”字的本义就是兆春之木,桃花是春日里开的花儿。桃子在中国文化里还是长寿的象征,给爷爷奶奶过生日都需要准备寿桃。

博物小课堂

越老的桃树结的果子越好吃吗?

人们有时会觉得桃树的生长时间越长,结出的桃子就越好吃。实际上,桃树的寿命通常只有20~30年。10年以上的桃树的产量就会逐步下降,因而桃园里的桃树需要不时更换。所以,桃树并不是一种可以长时间、持续性地结出果实的果树,也不会表现出长寿的特征。

桃子为什么长了一身毛?

桃子最能惹麻烦的部位就是表皮的毛了。桃毛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照射,避免幼嫩的果实被灼伤;二是可以避免雨水的积存,保持果实的干爽。给动物找麻烦,真不在桃子受指责的范围之内。不过,有些人由于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太敏感,一接触桃毛就会皮肤瘙痒、起风团,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强烈的呼吸道过敏而导致休克。

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俗语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在这三种果实中,桃子确实是最“安分守己”的。杏的问题在于种仁中的氰化物含量较高,特别是苦杏仁。李子让人害怕的地方在于吃李子有可能会引起过敏。李子中的蛋白质会引发种种症状,比如嘴唇刺痛、喉头水肿、呕吐等。

妙趣小厨房

古老的桃子酵素

在《齐民要术》中,贾思勰(xié)记载了一种靠发酵来处理桃子的方法:把采集到的桃子中品相不好的收在一个坛子里,等到发酵变酸后,再把桃皮、桃核这些碎渣滤掉,“味香美”的发酵饮料就基本成形了。不承想,如今从日本传来的桃子酵素,居然在千年前的华夏大地上就流行过,只是没有流传下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