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有怎样的“本领”?不同品种的慈姑口感相同吗?
发淮安
〔明〕杨士奇
岸蓼(liǎo)疏红水荇青,
茨菰(cí gu)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
背立船头自采菱。
听我讲诗词
岸边淡红的蓼草,水中青青的荇草,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水上漂来采菱船,采菱女梳环形发髻,身穿短袖衣衫,背对着诗人坐在船头,辛勤地独自采菱。全诗就像是一幅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淡雅清新。
菜里有历史
对慈姑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中,书中将它称为“乌芋”。当时的制作方法也很特别——“三月三日采根,曝干”。这种做法怎么看都像加工药材,而不是对待一种食物。而当时被称为乌芋的还有荸荠,可能因为这两种植物的球茎上都长着小尾巴。不过,慈姑的叶如三角,荸荠的叶似禾草,也不难分辨。
博物小课堂
让污水变好水
作种水田沼泽植物,慈姑的生长环境与水稻基本上是一致换句话说,所有的水稻田都是慈姑安家的乐土。慈姑抢夺水稻营养的事情自然也不少,所以慈姑就成了让人挠头的杂草。当然,慈姑并不是只会给人类找麻烦。慈姑可以高效吸收湿地水中的氮、磷、钾等元素,相当于为我们净化了水体。如果说湿地是“地球之肾”,那慈姑也是这颗肾脏里面重要的“细胞”呢!
“吃”重金属的家伙
慈姑还很喜欢“吃”各种重金属,尤其是铅和镉(gé)。它对铅和镉的吸收效率极高,能够有效清除水体和淤泥中的重金属元素,帮助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但是,这个习惯也带来了一个小麻烦,那就是慈姑本身的重金属含量容易超标。所以,吃慈姑要小心。除了慈姑,挺水植物芦苇、香蒲,浮叶植物睡莲,沉水植物伊乐藻都有很好的水体净化能力。
阻碍蛋白质吸收的“敌人”
慈姑中的蛋白酶抑制剂会影响动物体内的蛋白酶活动,阻碍动物对蛋白质的分解和吸收,轻则导致消化不良,重则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认识到慈姑厉害的动物就不会对它有非分之想了。
苏州黄
想要好吃,选对品种
不同品种的慈姑的淀粉组成不一样,所以它们的口感也有差别。淀粉含量高的慈姑才有面糊糊的口感,而支链淀粉含量高的慈姑才有软糯的口感(糯米比较黏也是因为支链淀粉含量高)。通常来说,紫色外皮的品种(如紫金星和紫圆)的支链淀粉含量都要高于黄色外皮的品种。如果你喜欢软糯的口感,选择紫皮的慈姑准不会错。
妙趣小厨房
慈姑的吃法
油炸慈姑,把慈姑切成薄片,下油锅炸熟,再撒上椒盐,就成了不错的零食。
慈姑炒肉片,把春天新鲜的慈姑切成片,同肉片一起炒熟,吃起来就是满满的春日江南味道。
慈姑长着黄白色或青白色的球茎,顶端有肥大的顶芽。慈姑的球茎内富含淀粉,但是口感不如土豆软糯,还略带一点儿苦味。
必须做熟了才能吃的食物
还有很多豆类,如豇豆、大豆和绿豆,也含有蛋白酶抑制剂。要想对付这些“武器”并不难,这些物质通常都不耐高温,只要进行长时间的高温烹调,就可以有效降低中毒的风险。所以,要想安全享用美食,一定要把食材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