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很熟悉购物中心那些上面写着“您现在的位置”的地图,这些地图的作用就是指示方向。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它们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并告诉你如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有些人不需要这些地图。他们有一种天赋,能够自动指引他们找到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些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候拐弯,并选择一条最简单、最便捷的路线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有些人就是拥有这种能力,不只是在购物中心,在学习、事业、婚姻和友情方面都能如此。他们总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游刃有余地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胸有成竹。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也很清楚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跟这些人在一起,我们会感到非常安全。即便是他们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也一定是意外的惊喜。因此,我们常常会把这些人奉为自己的偶像。
相信所有人心目中都有这样的偶像。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自己的妈妈或爸爸——那些在你还是小孩子时就被奉为道德典范的人;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自己的配偶——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更好的另一半”;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偶像可能是第一个撕破我们伪装的大学教授(我就是一个例子,后面会详细谈到这一点)。我们的偶像也可能是那些我们工作中的导师、高中时的体育教练、历史教科书中的英雄人物(比如说林肯或丘吉尔)、宗教领袖(比如说释迦牟尼、穆罕默德或者是耶稣),甚至就连电影明星也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偶像。我就有这样一位朋友,每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会问自己:“要是保罗·纽曼1[1]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做?”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我们奉为偶像的人,你会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是谁。正因为如此,在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很好地把握自己。
这些人不会成为我的客户,他们根本不需要我的帮助。
我在工作当中接触的,通常是那些感觉已经迷失了自己的人。举几个例子:
案例
卡洛斯(Carlos)是旧金山一家成功的糖果公司的CEO。他十分聪明,工作也非常努力,是糖果行业公认的专家级人物。他从一名工厂工人开始做起,先后做过销售和营销,一步步做到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职位。简单地说,他亲身经历了糖果行业的所有环节。跟许多极富创造力的人一样,卡洛斯超级活跃。他脑子里藏不住任何想法,总是喜欢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他喜欢四处巡视自己的公司,看看员工们都在做些什么,并不时跟他们聊几句。卡洛斯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交谈。总的来说,卡洛斯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家伙,只是有时候,他有些过于心直口快了。
大约1个月以前,他的设计团队向他展示了一套最新的巧克力包装方案。卡洛斯很喜欢他们的设计,但他还是忍不住提了一个建议:
“你们觉得把颜色改成淡蓝色怎么样?”他说道,“我觉得蓝色会让人感觉比较高贵和新潮。”
1个月之后,设计者们又拿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卡洛斯对他们的设计成果感到非常满意,但他还是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我想红色可能会好一些。”
设计团队不约而同地翻起了白眼,简直要疯了,因为就在1个月以前,他们的CEO还说自己更喜欢蓝色。当时他们虽然有些不愿意,可还是按照老板的建议作出了修改,可现在这个人突然又改变主意了。他们垂头丧气地离开了会议室,对卡洛斯一肚子不满。
卡洛斯是一位非常自信的CEO,但他也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常常一边想着,一边就不知不觉地说出声来。他并没有意识到,随着自己职位的不断升高,他的影响力也会不断增强。道理非常简单,一名小职员的牢骚可能并不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可一旦CEO有所不满的时候,整个公司都会竖起耳朵。职位越高,你的话就越有分量。
卡洛斯认为自己只是在抛砖引玉,当他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时候,他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下属进行思考,可他的下属却认为他是在直接下命令。
卡洛斯认为自己是在用一种非常民主的方式管理公司,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但他的下属们却认为他是在搞独裁,认为他是说一不二的暴君。
卡洛斯以为自己是在跟下属们分享多年的经验,可员工却认为他是在干涉下属的工作,结果只会让他们更理不清头绪。
卡洛斯根本不知道下属们是如何看待他的。
他身上所表现出的,是我在本书中所谈到的第2号恶习:太喜欢在别人的点子上“加分”了。
案例2
莎伦(Sharon)是一家大型杂志社的编辑。她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浑身散发着一种迷人的人格魅力。虽然她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跟文字和图片打交道上,但是她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很有一套。莎伦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她可以说服任何一个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她可以让那些总是拖拖拉拉的作者,在截稿日期到来之前最后一分钟交稿,也可以让自己的下属为了一些细节问题不惜在办公室鏖战到深夜。杂志的出版商常常邀请她去给广告商打推销电话,因为她完全可以凭借个人魅力,为杂志拉来大批的广告客户。
莎伦尤其为自己发掘和培养年轻编辑人才的能力感到自豪。在这方面,一个最好的例证就是她精心打造的那支活力十足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对莎伦极其忠诚,以至于和她竞争的杂志的编辑们惊恐地称其为“莎伦军团”。他们都在一起共事多年,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这支编辑队伍对莎伦的忠诚从来没有动摇过,甚至有人感觉这种忠诚实在有些过头了。对于那些听命于莎伦,却又没能进入亲信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今天的编辑会议上,当大家都在为下一期的选题出谋划策时,莎伦突然提出了一个选题,并表示该选题说不定可以成为下期的封面文章。话音刚落,莎伦的一名亲信便立即大声支持,认为这个创意简直“太棒了”。于是莎伦立刻把选题分配给了这位亲信,然后会议继续进行。就这样,莎伦逐个给所有的亲信都分配到了美差——作为回报,亲信们又对莎伦大肆逢迎了一番,并对她所说的一切点头称是。
如果你碰巧是莎伦的亲信,你可能会觉得编辑会议上的“浓浓爱意”简直太棒了。可如果你并不是莎伦最喜欢的员工之一,或者说你碰巧不同意她的某个观点,你会明显地感到整个办公室充斥着一片露骨的谄媚。几个月之后,你就很可能会开始考虑向其他杂志社发出求职信了。
但莎伦对此毫无觉察,她总是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充满了信心。她相信自己是在建立一支上下一心的团队,大家彼此保持高度的默契,工作时配合得天衣无缝。莎伦觉得自己是在激励下属进步,她甚至希望他们最后能比自己做得更好。而亲信团之外的人则觉得,她只是在鼓励那些毫无原则的逢迎者向其讨好。
莎伦身上体现的是我在本书中谈到的第14号恶习:偏袒下属。
案例3
马丁(Martin)是纽约一家大公司的投资经理,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富人阶层管理资金。在马丁所服务的客户中,最低的起始账户金额也高达500万美元。马丁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起来总是能够驾轻就熟。作为回报,他也得到了高达七位数的年薪。当然,跟他的大多数客户相比,他的收入并不算高,但马丁并不会嫉妒他们。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对他来说,投资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他还喜欢为那些高端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他的客户当中,有些是大公司的CEO,有些是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有些是娱乐明星,还有些则是继承了大笔遗产的富家子弟。无论对方背景如何,马丁都能跟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喜欢跟他们在电话里聊上半天,或者干脆一起共进午餐或晚餐——对他来说,与客户之间的交流跟取得高出市场4个百分点的业绩同样重要。马丁不需要任何助手,他在公司独来独往,总是单枪匹马地完成工作。对他来说,他唯一需要负责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客户,所以他的全部工作重点,就是保证客户的利益,让他们每年对自己的投资组合所带来的收益感到满意。
今天是马丁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他受邀为美国最受尊重的商业巨头之一负责一部分投资业务。那些拥有巨额资产的人或机构都喜欢这样。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资产打包分成几块,交给不同的投资经理来打理,从而把自己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如果这次会面成功,马丁就很有可能成为这位商业巨头的投资智囊团成员。毫无疑问,这个消息将会给他带来不计其数的客户。就在今天,马丁将前往该巨头位于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会见对方。马丁十分清楚,这将是他唯一的机会,他必须在客户心目中留个好印象。时间只有1个小时,他必须把握好机会。一旦取得成功,他所得到的回报将会是成百上千万美元。
这已经不是马丁第一次接受这样的考验了。面对客户,他总是有着老手们特有的镇定与自信,而且迄今为止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足以让他感到自豪了。所以当发现自己对即将到来的会面,并没有感到特别兴奋的时候,他感觉这似乎有些不太正常。
一进办公室,那位巨头就开门见山地问道:“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于是马丁就像是打开了闸门一样,大谈自己的光辉业绩。他向这位巨头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以及他是如何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还提到了自己一些比较有名的客户。他谈到了为这位巨头所设计的投资构想,其中包括不同类型的短线或长线投资。
就在马丁口若悬河的时候,预先安排的1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只见这位巨头站起身来,感谢马丁能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会见。马丁对此大感意外,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对方的目标、对方对于风险的态度,以及他需要什么样的投资经理。可即便如此,当事后回想起这次会面的时候,他还是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因为他坚信,自己一定在对方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第二天,马丁收到了那位巨头的一张亲笔便条,他再次向马丁表示感谢,同时告诉马丁,他准备选择另外一名投资经理。就这样,马丁莫名其妙地失去了一个大客户。
马丁以为自己的骄人业绩一定能赢得这位巨头的青睐,可巨头却在想:“这家伙真是一个狂妄自大的笨蛋。他什么时候才会关心一下我的想法呢?我绝对不会让这样一个家伙来打理我的资金。”
马丁身上体现的是我在本书中谈到的第20号恶习:过于强调自我。
我了解这些人,他们正是我的客户。
我并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儿,或者是想达到什么目标,也不是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自我成就感。事实上,他们大都是一些非常成功的人(而且有时候,他们的自尊甚至会有些过头)。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对那些重要人物——比如说他们的上司、同事、下属和客户——产生怎样的影响。不仅在工作上,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他们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可其他人却只会把他们的这种想法看成是狂妄自大。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抛砖引玉”,可其他人却感觉他们是在多管闲事。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大胆放权,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在推卸责任。
他们以为自己“少说为妙”,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毫无反应”。
他们以为自己是在让别人学会独立思考,可其他人却觉得他们是在不闻不问。
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就会蚕食掉他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付出的所有努力,并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危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许多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内部行为导航系统”出了问题,因此对自己在同事当中的位置感到迷失。
塞维·蔡斯[2]曾经因出演哈罗德·雷米斯[3]的大作《疯狂高尔夫》[4]而一举成名,可随后不久,这位巨星的事业就开始走下坡路。对于这种情况,哈罗德·雷米斯解释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吗?就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前的处境,对自己的前途保持清醒认识的一种能力。塞维之所以走下坡路,就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感受’能力,他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他总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在所有人面前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我是塞维·蔡斯,而你们不是。’”
在为成功人士进行指导的时候,我发现,在我所面对的人当中,有相当多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这种“本体感受”能力。他们总是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每当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总是会在内心深处夸大自己的成就。就好像塞维·蔡斯一样,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总是充满强烈的优越感:“我是成功人士,而你们不是。”所以他们自然也就有理由这样想:“既然这样做也能够给我带来成功,为什么还要改变呢?”
如果上帝能够赐给我魔力,我就会打个响指,让这些人立刻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这种想法了。我希望自己能把他们变成《土拨鼠之日》(Groundhog Day,雷米斯的另一部电影,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中的人物,让他们不断重复某一天的生活——可能是重复他们感觉最糟糕的一天,直到他们最终彻底修正自己的做法。我希望自己能够有勇气用力抓住他们的肩膀,摇醒他们,让他们看清现实到底是怎样的。我希望我能把他们的缺点变成可能会夺去他们生命的顽症——因为只有在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他们才可能会被迫作出改变。
但我不可能,也不会这样做。我只能告诉这些人,他们的同事是怎样看他们的,我把这种看法称为“反馈”。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人们: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在这本书里,我会让你看到,你可以怎样用这种武器来帮助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
要想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说,要想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你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代价。我们在本书当中所要讨论的,也并不是什么生死攸关的问题(当然,长时间忽视这些问题也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严重的影响)。它们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不需要用长期的治疗或大量的药物来治愈。事实上,它们只是一些行为习惯——一些我们每天在工作中都会不自觉地重复很多次的坏习惯。要想克服这些习惯,你只需要:
(1)找出问题;
(2)明白这些问题对你周围的人所产生的影响;
(3)意识到其实你只需要在行为上作出一些细微的改变,就可以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就好像是在表演喜剧一样。有些喜剧演员总是会不小心说错一句关键的台词,而破坏了整场演出的效果。导演的工作就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并相应调整演员的表演,从而使演出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观众不笑,整场演出就毫无意义;同样,如果演员不能成功地调整自己,导演就不得不另请高明。
你可以把我想象成那位导演。
一位记者曾经告诉我,做记者这么多年,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哪怕把一个逗号放错了位置,整个句子都会变得面目全非。”作为一名记者,你可能具有极高的天赋,你可以像一支CSI[5]团队那样展开调查,可以让你的采访对象一见面就把你当成老朋友;你可以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疾恶如仇,一心想着惩恶扬善;你还可以在截稿日期之前写出美妙的文章,手法娴熟地使用各种精妙的修辞技巧,让你的读者们对你崇拜得五体投地。但是,一旦你把一个逗号放错了位置,你的所有努力顷刻之间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你不妨把我想象成一名严格的语法专家。我能帮你找出所有的语法错误,帮你大大提高自己的语法水平。
圣地亚哥有一家我最喜欢的餐厅,那里的大厨告诉我,他最拿手的那道菜里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菜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一种关键的作料(当然,跟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一样,这位大厨也拒绝透露这种作料的具体名称)。如果没放这种作料,盘子端回厨房的时候就会有一半剩菜;而一旦加上这种作料,客人就会把盘子吃个底朝天。
那么,不妨把我想象成一位挑剔的食客,一旦发现你的菜里没放那种作料,我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菜退还给你。
演员会说错台词,记者会放错逗号,厨师会忘掉一种关键的作料。这就是我们在本书当中所要讨论的问题:大部分人在工作时总是会有一些小失误(但又没有意识到这种失误的严重性),他们很可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失误而功亏一篑。而且更糟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
(1)自己的确有些小失误;
(2)他们完全可以消除这些失误。
本书就是你最好的导航系统——一张能够帮助你不走弯路,直奔巅峰的路线图。
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你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你必须明白一点:那些帮助你取得眼前成就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旅行已经开始,让我们启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