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五:每天烫个脚,活到九十九(1 / 1)

每年冬天晚上睡觉前,我妈都不忘在我耳边单曲循环:

记得泡脚,记得泡脚,记得泡脚啊!

因为在老妈眼里,天冷泡脚暖身,脚臭泡脚还能杀菌!然而泡脚真有这么好吗?

啊!暖和!

有一说一,泡脚确实有一些好处:清洁脚部、让脚变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但它对身体整体并没多大影响,更没有网上传的包治百病那么夸张!

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很多人泡脚的方法都错了!这样泡脚反而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错误一:水温太高

有些老爷非常享受泡完脚身体流汗的感觉。所以就算被烫得龇牙咧嘴,每次泡脚的水温也是宁高不低。甚至有人觉得,不把脚烫红就不能算泡脚!

你这不是在玩水这是在玩火啊!要知道我们的皮肤其实很脆弱(脸皮太厚的除外),就算不到100℃的热水也能让皮肤烫伤!

更可怕的是,哪怕是49℃这种看上去不咋热的水,泡到9分钟以上,也可能导致皮肤表皮坏死!

烫出水疱!

严重甚至还会烫出水疱!这种局部组织坏死,处理不当还可能发生溃烂。

这种情况有个学名,叫作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

小科普: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

错误二:泡得太久

很多老爷很喜欢一边泡脚,一边玩手机。不经意间抬眼一看,泡了半个多小时!

哎呀!

如果你经常这样做,那可得注意了!倒不是说会被老妈骂沉迷手机,而是——

另外刚吃完饭就泡脚的话,胃部的血液会流向下半身。容易因为胃部缺血影响食物的消化,日久天长还有可能得胃病。

难道我的胃病是这么来的?

错误三:不适合泡脚却非要泡

啥?泡脚还有适合不适合这一说?

有的!不适合泡脚的人,泡了反而可能出事!

在大家印象里的泡脚:

但事实上有些人压根不适合泡脚!

1. 儿童

正常情况下小孩子的脚会长成带足弓的形状。但如果经常泡脚受热,足底韧带就会变松弛,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这会增加变成扁平足的风险。

2. 脚气患者

首先辟个谣:热水泡脚治不了脚气!反而可能让脚气更严重。

因为引发脚气的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想杀死它须在120℃下加热好几分钟,泡脚水那点儿温度根本不够!

想杀死我没那么容易!

另外,泡了脚没擦干,你的脚就会变得潮湿,成为真菌的天然培养皿!脚气反而更严重。

嗨起来!

老爷们也别想着泡脚时加什么生姜、大蒜、醋等奇奇怪怪的东西。

3. 静脉曲张患者

静脉曲张主要是血管里的静脉瓣出了问题,导致血液淤积在腿部血管,没法顺利回流到心脏里面。

啥情况?路咋这么堵?

上面我也说了:泡脚会导致更多血液流向下半身,造成大量血液淤积在血管里。

这可能会促使血液沉淀,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

一旦血管被血栓堵住,身体组织就有可能因为缺氧而坏死!

4. 糖尿病患者

一些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神经病变,脚部神经可能已经“失灵”。不管怎么加热水,都觉得泡脚水不太热。

怎么不热啊?再加点热水。

因此,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严重烫伤。如果烫伤导致脚部溃烂、感染,甚至会有截肢的危险。

泡脚也太危险了!

看到这儿估计有的老爷已经蒙了,甚至不知道以后到底还要不要泡脚了。

去他的泡脚水!

其实只要身体允许,同时按下面的方法来泡,就没啥问题。

泡脚虽爽,但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啊。

附录:

这里给老爷们科普一下,脚气跟脚臭不是一码事。脚气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的,而脚臭则是细菌引起的。细菌会将脚部皮肤的蛋白分解成各种短链脂肪酸,这种物质浓度过高时,臭味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其实很容易“低温烫伤”!

冬天我们用的暖宝宝能产生50~60℃的温度,贴着身体感觉很舒服,不知不觉就贴了很久。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皮肤接触60℃以上物体,持续5分钟,就有可能被低温烫伤。

同理,超长时间打电话,或者充电过程中使用手机,也可能被低温烫伤。

被烫伤后怎么处理?

先看烫伤的程度!

① 一度烫伤

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疱,疼痛明显。

应立即脱去衣袜,用冷水冲洗或用冰块冰敷,进行“冷却治疗”。30分钟左右,疼痛不明显后,用烫伤膏涂烫伤部位,过3~5天就会自愈。

② 二度烫伤

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建议去医院治疗,一般医生会用消毒针刺破水疱边缘,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治疗以抗感染、止痛、促进上皮组织愈合为主。

③ 三度烫伤

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呈灰或红褐色,立马用干净布包住创面,赶紧前往医院。千万不要在创面上随意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会影响病情观察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