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在野外环境中进行,需要参与者掌握一定的地理勘察知识,对身处的环境有所了解,以支持决策,预防风险,享受自然。
户外运动地理勘察是指运用地形图、卫星地图、指南针、GPS等工具勘察地形、地势、地貌、方位、海拔、距离、气候、水文等一切与户外运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特征,以此为据,制订户外运动计划与户外运动策略。
要在野外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需要在出发之前确定路线,并对路线的地理特征、危险性、强度、周边情况有尽可能细致的了解。有备而行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体会户外运动的乐趣。而有些细节信息可能是在出发前通过地图与其他可查询到的资料难以了解的,这又要求我们具备在实际环境中考察野外环境、识别风险的能力。在地图上规划好路线之后,在实际行走过程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需要确定自己所处位置、辨别方位、估计距离的情形。
如果并非沿已经确定的徒步路线行进,或是有多条路线通往同一目标,就需要我们自行对路线做出判断和选择。气候与天气也是影响一条线路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同一条道路的难度可能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在户外运动出发前与途中,对天气情况进行了解与预判也是必要的。
本章介绍地图的一般知识以及基本地理勘察技能在户外运动中的应用,并略谈估计一条路线的难度与合理性,规划一次户外运动路线的常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