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到了一条史料,差点儿瞬间“破防”。
北宋末年,朝廷曾以巨额财富向金兵“买和平”,国库一下子就空了。于是,宋钦宗下了一道圣旨,但凡此前得到宋徽宗赏赐金带之人,务必如数上缴朝廷,不许隐瞒。很快,就有官员上奏,说李师师的金带必须追缴回来。
李师师作为前任皇帝宋徽宗的“红粉”,得到他不少赏赐。然而,当王朝面临末路的时候,朝廷并不打算放过她——尽管她只是一个边缘人,但也必须为国家的末路埋单。
北宋覆灭后,李师师流落南方,年老色衰,有时会被同样南渡的官员请去家里唱歌。其实,他们也不是真的想听她唱歌,只是想从她的落魄中照见自己的影子而已。
就这样,一代名妓成为了时代变局的一面镜子,有人看见了胡闹,有人看见了悲剧,有人看见了家国,有人看见了自己……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喜欢读历史,本质是源于“未知”,可能是这一整段历史我都不熟悉,也可能是某一些细节我并不了解。但一个理想的历史讲述者,不会只满足于通过自己的讲述去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而是希望从更高的维度上去激发读者的共情。
就像在李师师的个案里,我们就看到了三种共情:首先,她必须被动地与朝廷的困境共情;其次,南渡官员主动与她的困境共情;最后,我们作为历史的阅读者,对李师师的遭遇产生了共情。
如今流行说“破防”,实质就是共情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现在摆在您面前的这本书,集中讲述古代名人的生活日常,正是基于好奇与共情的双重考虑。书中讲到了古代的皇帝、皇储、名医、作家、学霸、贵族、诗人等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生,也讲到了古代的替身、名妓、海盗、赘婿、穷人等边缘群体,还讲到了古代的旅游、休假、留学、看病、饮食、贸易、相亲、选秀、炒作、创富等具有“当代性”的话题。
如果这些题材,足够引起您的好奇,那么,希望您读完掩卷,能够对书中人和书中事产生一些共情。他们的骄傲与失落、无奈与挣扎、精明与失算、坚持与放弃,何尝不是我们正在经历或看见的?
读一段历史,如经历一种人生。读一百段历史,如经历一百种人生。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而读史可以无限延长生命的长度,拓宽生命的宽度。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