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祥有8馆1区,分别为门窗匾展区、寻根堂、石雕馆、佛道造像馆、精品馆、家具馆、家训馆、红藏馆、唐卡馆。也许,从第一个展区开始,你便知道它的与众不同:它展示的主要是巴蜀地区的收藏物。它要让人们记住巴蜀人生活与文化的“胎记”及“指纹”。

大圆祥不但忠实地保存了巴蜀人的“古指纹”,并复演着他们一代又一代生活的现场——

这里有上万扇千姿百态、各个朝代的古门。推开一扇门就是那年花开月正圆的一个巴蜀人家。他们的家族有怎样的兴衰?人物有怎样的悲欢?子孙如今在哪里落脚谋生?一扇门的话真多啊。

那几千扇窗,框定过多少红装女儿姣好的面容,如子夜的朗月,悬挂在高墙,路过的人能见着她,她却见不着窗下的人。

上百张雕龙绘凤、花团锦簇的古床,可谓睡尽了巴蜀的风花雪月,承受了波诡云谲的爱恨情仇。那些曾经青春的肉体与喘息,都成为此刻此处乡野里远近的蛙鸣,夜鸟疾飞的黑影子,在失眠者、熟睡者辗转反侧与呓语间大声叫嚷或偷偷潜行……

那成百上千的云顶、古木梁、撑拱、门相、匾额、吞口、桌椅、梳妆台、衣橱斗柜、衣帽架、轿、屏风、大石缸、石凳……这些形而下物质的必需,以及释迦牟尼、弥勒、观音、财神赵公明、妈祖像……这些形而上精神的必需,都在还原一个曾经巴蜀人的世界。我们的祖先们啊,竟是活得如此活色生香,生机盎然,异趣横生。只说一个货篮担担吧,便有繁复精美的图案,层层巧设的机关。一个走街串巷的蓝领都把自己的劳动工具制作得这般美艳性感,怪不得能勾引深宅大院里的千金小姐私奔。由此便可想象古人们真是些在时间上富得流油的富翁,要不怎么可能把生活的各个细节都拾掇得花红柳绿,奢侈得美不胜收。

更别说他们在精神领域上的用心。虔诚与敬畏让他们把头低下去,一刀一凿地去雕刻他们内心的光,头顶上的神……

释迦牟尼佛——牧女献糜像,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当初修道时,饥渴难熬、生命垂危而得两牧女以乳糜供养的佛经故事。它让我想起有人问20世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什么?她的回答是:“一段愈合的股骨。”

她说,在远古,如果有人断了股骨,就无法生存,会被四处游**的野兽吃掉。因此,一段被发现的最早的愈合股骨,表明有人将受伤的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花了很长时间跟他待在一起,照顾他,让他慢慢康复。所以,在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

这座牧女献糜像哪里只是在讲述佛经的故事?而是在吟唱人与人的相亲相爱!慈悲与仁爱便如造像顶端长着金翅的大鹏鸟,或两侧的飞天、白象,盘旋在我们多灾多难的单薄生命之上,时刻准备着拯救我们于水火之间。

海神妈祖像,庞大,甚至是雄壮的。山一般的巍峨妈祖本是福建沿海一带信奉的神灵,为什么会在川渝地区发现其倩影呢?因为这里曾发生过7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遥远的海的子民背井离乡而来,在山的庇佑下他们一边塑起他们的妈祖像,不忘来途,一边与巴蜀土著耳鬓厮磨,生儿育女,终成一体。

绛红色的自在观音像,先在色彩上就先声夺人。她正大仙容,媚而不妖,身姿优雅,丰腴饱满,又是一尊德艺双馨的东方维纳斯,深蕴唐代雕塑的艺术精髓。尤其是“这尊观音造像一改直立或端坐的成规,形态无拘无束,曲右腿于左腿之下”,相当调皮,凸现“自在”2字的真谛。像这样漂亮动人,造型别致,雕艺神奇,携带着人文气息的观音像实在罕见,为艺术极品中的极品。

那座由525尊彩绘木雕观音组成的“千手观音”坛城,宛若把恢宏的金字塔挂在了百年“天福”碗厂斑驳的老墙上,把中国人对观音特殊的敬爱挂在了崇高的地方。

大圆祥收藏的川渝彩绘木雕造像为全国最多,也是中国川工木雕技艺“简洁有力,粗犷沉静”的集中呈现。他们从千尊神佛中挑选出数百尊明清彩绘木雕观音造像,汇聚成了一座“千手观音”坛城。

记住,这是一座城。一座信仰的城!巴蜀木雕艺术的城!

这525尊观音像,除了中间一些较大的是以前寺庙中所有的,周围小的全是寻常百姓家里供奉的,也就是说它是千家万户的虔诚之心。当这些“心”在时光中流转,甚至凋零之时,刘健把它们从一些快拆迁的祖屋,快倒塌的敝舍间双手捧出,一尊一尊地请了回来——

525尊中神像却放射出526道光。那么多的一道光是请神者刘健和我们每一位敬重者所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