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间,转角就嗅到艺术的芬芳(1 / 1)

当艺术成为配套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精神世界从此将更加丰富。

在渝中区高档住宅小区——万科锦绣滨江,重庆锦瑟画廊开设在裙楼最显眼的位置。这是一家民营画廊,创立于1998年,先后策划举办数十次海内外艺术展览及活动,代理经营近百位艺术家的作品,每年定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型艺术博览会,是领军重庆的艺术经纪和具有海内外声誉的专业画廊。

主理人张琪是一位美术专业的科班生。1997年,她从川美工艺系毕业,与早她5年毕业于川美服装专业的姐姐,像当时大多数艺术青年一样,跑到荣昌区的安富镇(中国四大名陶荣昌土陶的出产地)去创作了一批艺术土陶,总共有150多件。这批土陶烧制出来之后,怎么把它们销售出去,于是她想到了开一个画廊。

张琪和姐姐的第一个店“锦瑟艺廊”,开在当时重庆的第一个装饰城里——七星岗中天装饰城。除了卖自己的土陶外,还卖一些川美的同学临摹的世界名画,也就是业界所说的“菜画”。

虽然卖的是“菜画”,但由于出自专业人士之手,也比那些粗制滥造的“菜画”高端许多,加之原创的土陶很受欢迎,锦瑟艺廊在圈子里的名气日渐扩大,生意稳步发展。

之后,她们开始有意识经营艺术家的原创作品,并定期推出一些主题展览。店名也比较有底气地把艺廊改成了画廊,并开始举办一些原创作品的主题展览,如“视网99艺术作品展”“人民的艺术——吴冠中作品展”“青年名家雕塑作品展”等。

200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之年,也是锦瑟画廊的转型之年。此后,画廊不但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艺廊到画廊的彻底转型,不再经营“菜画”和装饰品,而是按照真正的画廊模式经营,不但强调活动的艺术与学术含量,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签约艺术家。同时,还有计划收藏一些艺术家的作品。

“我这辈子估计不会再干其他行业了,也没想过要退休。第一是因为喜欢,第二是因为卖画这事不挑年龄,就算是八九十岁了,只要眼睛还能看画,嘴巴还能说话,就可以继续干下去。最重要的是,我想把艺术献给生活,为社区增添一点人文气息。”她说。

在重庆标志性景点两江交汇的江之南岸,坐落着又一个文化地标——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它的总建筑面积达22000平方米,拥有专业展厅8个,并配套着同声传译学术报告厅、贵宾厅、高清多功能放映厅、MOCA艺术商店、“长江记忆”咖啡厅、艺术品典藏库等。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其规模不仅在重庆首屈一指,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堪称“巨无霸”。

这里不仅是重庆市民及游客争相打卡之地,一场展览的观众人数时常超过10万人次,还是全球当代艺术家、策展人竞相办展之地,先后举办“放大——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新绘画展”“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米兰:世博城市的近百个瞬间——罗贝尔托·葛菲摄影展”“异质共生——2016国际当代艺术展”“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流光意彩 意大利艺术、视觉、创造当代艺术展”“元素之链Alon Kedem个展”“光之书写泽夫?科罕摄影展”等展览。

尤其是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首届就吸引全球五大洲30余个国家的200余位艺术家参展;第二届更是汇聚全球226名艺术家的上千件作品参展,涵盖人文历史、西方大师肖像及世界各地自然奇观等丰富内容,吸引如潮般的观者走进美术馆。

“我想努力呈现的是当代艺术多元、实验、前卫、先锋的创意色彩。”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馆长邹玲女士称。该美术馆的主要宗旨就是把国际国内前沿的当代艺术及创作者引入重庆,为重庆市民提供参观学习当今世界艺术潮流和成果的机会,同时为国内外优秀艺术家搭建起一流的国际平台,推进重庆与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促进长江上游当代艺术的繁荣发展,进而把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特色的公共美术馆。

不仅如此,在重庆,重庆美术馆、原·美术馆、重庆时代美术馆、星汇当代美术馆、金山意库·轻艺术空间、龙美术馆(重庆馆)等大量美术场馆犹如珍珠一样,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融展示展览、艺术收藏、艺术教育、文化交流等于一体,提升着城市的品质和公众的艺术涵养。

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重庆长江大桥的《春夏秋冬》、歌乐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曾家岩的《周恩来》、南山公园的《大金鹰》、大田湾体育馆的《贺龙与运动员》、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重庆女孩》《吃火锅》、杨家坪步行街的《塑料袋》……一件件雕塑作品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文化符号和城市记忆。

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也已从纪念性、抒情象征的主题转向了城市景观,关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一种更灵活、更丰富的方式进入街道、社区和广场,走进人们的生活,提升着城市的“颜值”和“气质”。

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更在加紧建设中,其立足“美术半岛”的发展定位,突出生态、历史、人文、艺术特色,以艺术赋能长江之滨,弘扬艺术文化,营造艺术家和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除了城市,艺术介入乡村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武隆懒坝,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的心跳博物馆、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的月球博物馆、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的苔藓馆、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的竹音剧院、丹麦艺术家托马斯·丹博的《爱的小径》;在酉阳叠石花谷,焦兴涛的《沟通之介》、傅中望的《斗笠》、刘佳的《对话》;在荣昌安富,徐洋和贺紫瑶的《契约剧场》、王国亮的《生命——陶的旅程》、刘天佟的《咕噜噜赶海》……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被置于绿水青山间、村庄农舍旁,将艺术融入乡村、融入农民的生活,探索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无论从天上去俯瞰夜山城,它的万千灯火组合成一座座花园,繁花似锦;还是借一段烟云去细品火车在高架桥上神秘而行,如飞龙般地腾云驾雾,谁都会惊叹:重庆本身就是雄大壮美的艺术作品,处处都是艺术作品的精华。这样被艺术浸润了每一寸泥土的大地,只会让你相看两不厌!怎可能厌?东边日出西边雨,轻舟已过万重山!

(韩毅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