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回声(1 / 1)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选择了辍学。大多数人不上学之后都会去混太保妹,青春的悸动浮躁在这些人的骨血里。三毛是一个安静的人,性格中的孤僻注定她无法融入太保妹的世界中。真正休学后,三毛就更不喜欢出门了,她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读书上,在这片孤独的文字海洋中,三毛正用心体会着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

街角的租书店已经无法满足三毛的需求了,每次上街时她都会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零用钱用来买书。可攒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她读书的速度,无奈之下三毛就把以前读过的作品拿起来重新读过。此时她惊讶地发现,那些以前熟读过的故事现在重新捡起后竟然又有了不同的领悟。最开始时,三毛的私人藏书只有零星几本。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三毛屋子中的书也越来越多。当这些颜色各异的书本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时,这道靓丽的风景成了三毛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在三毛休学的这段时期,姐姐考上了女子高中。巧合的是,姐姐也表示无法忍受数学课程,在和父母多次谈心后,姐姐说出了希望能够去学音乐的梦想。最终,姐姐放弃了进入省中学的机会,而是进入了台北师范学音乐,主修钢琴,辅修小提琴。因为要到台北去上学,所以姐姐就需要住校,原来的两人房间现在变成了三毛一人的单间。失去了读书好伙伴的三毛刚开始还会觉得孤单,但自从发现房间过于空旷后,她就上街去买了一个竹子做的书架。为了这个书架,三毛花光了所有的压岁钱。她把自己珍藏的几十本书全都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细细摩挲这些书本的书脊,就像是在细数人生中最珍贵的收藏。

一年后,三毛买的小书架已经满了。有一天她外出回家后惊讶地发现卧室内竟然多出了一个书柜。这是一个狭长的柜子,一共有五层,上下各有两个玻璃门可以关上,以防止灰尘落满书籍。三毛兴奋不已,她把刚买的一些年轻作家的书全都放到新书架上。三毛不知道,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有一个如她一样爱书的人会把她的作品整齐地放在干净的书柜中。在漫长的文学长河中,她不会是第一个对文字产生热爱的人,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三毛的新书架,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这里不仅有新近上市的年轻作家的畅销书,更有梁实秋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同时还有各种世界名著的原版书。和一些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不同的是,三毛酷爱读一些具有哲理思考性的作品。三毛喜欢读哲学,她认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可以历经时间的洗涤而永远都不会被淘汰的作品。但这些大部头的哲学作品都很贵,三毛只能花比较少的钱去买翻印的版本。虽然无法品尝到阅读原版的乐趣,三毛对伟大作品的饥渴还是因此而得到了些微缓解。

为了买到自己喜爱的版本,三毛在以后的人生中常常会为了某一本书而远赴中国香港、日本去。每当带着自己心仪已久的书回到家中时,三毛的心中就会装满沉甸甸的富足感。

在正式休学后,父母亲对三毛的教育整整持续了七年,三毛也因此得到了难得七年的自在时光。虽然可以在家阅读,但当父母都去上班而留下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三毛的日子中还是充满了孤独感。为了解闷,三毛经常会自言自语,有时候还会对着家具和墙壁说话。空空屋子中传来她微弱的回音,这让三毛觉得很有趣。三毛说她非常喜欢一则希腊神话,故事中讲道:有一位叫Echo的山林女神因为貌美而遭到了天后赫拉的妒忌,遂被贬下凡。有一天Echo在树林中遇到了一个名叫纳雪瑟斯的美男子,Echo对他一见钟情。这件事被赫拉知道后,她对Echo施下了残忍的魔咒,使Echo永远都只能重复他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三个字。Echo虽然很悲伤,但她却一直跟在纳雪瑟斯的身后,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纳雪瑟斯发现了Echo的意图,他拒绝了Echo的示爱,对她说:“别这样,我宁死都不愿让你占有我。”可怜的Echo只能重复说了句“占有我”,这让纳雪瑟斯认为Echo是一个轻薄的姑娘,因此更坚决了不和Echo相爱的念头。

当宙斯知道这一切后,他因纳雪瑟斯的无情而恼怒,因此在纳雪瑟斯正在水面上欣赏自己的美貌时,用魔法把他变成了一株水仙。可Echo依旧深爱着他,并且守着这株水仙不愿离去。后来,人们便把Echo当成是水仙女神。

三毛被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她把Echo作为自己的英文名字,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Echo,“回音”,三毛期待的并不是一段凄美的爱情,而是她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渴望。她渴望能听到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告诉自己人生之路应该怎么走。可是没有人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于是她只能在文学的森林中一直寻觅着,不知不觉忘记了来时的路。

三毛还记得芥川龙之介写过一个故事叫《河童》,说的是一个叫卡帕的人生在蛙人国,在那里每个孩子都有决定自己是否要出生的自由。蛙人国中的一切都是和现实相反的,他们信奉生活之神,凡是在现实中得不到认可的艺术家们,如,尼采、梵·高、瓦格纳等都是他们那儿的神,人们在这些神的带领下开始了诗意生活。三毛也一度希望自己生活在蛙人国中,她热爱文学和艺术,却并不喜欢现实的生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她热爱一切书籍,却从来不喜欢那些找自己来借书的人。

三毛喜欢读书,自然也会买很多书,所以就有很多年龄相仿的孩子来找她借书看。但这些书都被三毛视作珍宝,她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可对方借完书还没有走出门时她就已经后悔了。如果是个爱书的人,三毛还可以忍受与自己书本的暂时别离。如果来借书的是个不爱书的人,当收到还回来的书时,看到被**地不成样子的书本,三毛的心总会难受好一阵子。更何况,还有好一些人借走了书就再也没有还回来。

三毛的堂哥有一个学音乐的同学曾经来借过书,对方刚刚出门,三毛就从后面追了上来。本想把借出去的书再要回来,可三毛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得勉强叮嘱了对方一句“看完了记得赶紧还回来”。说完,三毛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这位同学本是个非常守信的人,怎奈那一年他们家住的地方发大水,整个家都被淹了,三毛借出去的书也不知道被水冲到了哪里。尽管他曾托人来向三毛道歉,但三毛仍然难掩心中的气愤。自此以后,不管是谁来借书,三毛都像是个吝啬鬼一样从来不外借一本。唯独有一个叫王恒的人,是个例外。

王恒是个学音乐的学生,但他对文学有着与三毛一样的爱好。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书中的内容,三毛从来没有和谁有过如此深切的畅谈。能有人和自己分享,这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她和王恒的友谊也因此而生根发芽,并且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当时二人经常互相借书,王恒每次来还书的时间都非常准,甚至还会多带来一两本自己的书借给三毛看。正是这一份难得的友谊,如同一缕阳光,在三毛枯寂的内心中开出了花。

父亲虽然也支持三毛看书,但他也害怕三毛会因此变成一个只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人。有一天,他问三毛:“你就这么一直埋头苦读,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去做什么?还不如去学个一技之长。”三毛摇了摇头。她没有想过通过读书去换取功名利禄,那是对书籍的亵渎。真正在书海中找得到阅读的乐趣,才是书籍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三毛已经厌倦了去做规划,对她来说,能活得自在,比一切所得都更重要。这样的生活理念,三毛用了一生的故事去验证。或许仍旧有太多人不理解她,但她却因此而成为众人羡慕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