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愿景到行动的路上,信念和价值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共同的信念和价值是“胶水”,可以将组织或团体强力地结合在一起。对于未来的信念,对于可能性和自身能力的信念,对于目前选择的路径的信念,都是能够“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的关键因素。
信念和价值是看不见的篱笆,围绕在我们的四周。人们的信念和价值决定他们会如何解释所经历的事件和收到的信息,决定他们会赋予这些事件和信息什么意义,进而决定人们会采取或拒绝哪些特定的战略和行动。
就像给句子“加标点”一样,信念和价值会赋予认知意义。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标注不同的标点,从而看到不同的意思。
花上两分钟时间想想下面这些词语:
That that is is that that is not is not is not that it it is(那 那 是 是那 那 是 不 是 不 是 不 那 它 它 是)
一眼看上去,这句话好像是胡言乱语,毫无意义。但是,如果你像下面这样给它加上标点,你的感受就会立刻发生变化。
That that is,is.That that is not,is not.Is not that it? It is!(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难道不是这样么?就是这样!)
突然间,这句话就有了意义。标点符号和词语本身属于不同的层次,它们将词语组织起来,“框在框框里”,从而改变了我们对词语的看法。
这句话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加标点。请将上述断句方式和下面的例子对比:
That!That is.Is that? That is not,is not,is not!That it? It is.
那个!那个是。是那个么?不是,不是,不是!是那个么?是的。
That? That is!
Is that that?
Is not!
Is!
Not!
Is!
Not that!
It? It is.
那个么?那个是!
那个是那个么?
不是!
是!
不是!
是!
不是那个!
这个么?这个是。
我们的感官感受就像第一串词语,是相对中性的,甚至没有任何真正的含义。我们的信念和价值决定我们会将问号、句号和感叹号放在什么地方。人们不会因为内容争吵情绪低落,但是他们会因为把感叹号和问号放在什么地方打架,因为正是这些符号给予了内容不同的含义。
因为梦想家、实干家和批评家的信念、价值和期望值不同,所以他们往往会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一模一样的数据,或者说会在不同的地方“加标点”。例如,下面这个信息:“上个季度的利润下降了。”
批评家:上个季度的利润下降了。太可怕了!我们完蛋了(感叹号)!
实干家:上个季度的利润下降了。我们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逗号),我们的生产要怎么才能更加“精益化”呢(问号)?
梦想家:上个季度的利润下降了。这只是路上的颠簸(分号);现在我们已经度过了这段最困难的时期。事情开始好转了。
信念和价值源于深层次的内在预设程序,比如人们对身份、规范和文化的无意识假设,或者更深层的、对人类和世界本质的预设。对于这些预设,人们会坚定不移地相信,不是因为有证据证明它们是对的,而是因为相信它们所以它们就是正确的—例如,所有的NLP专家都相信“在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或者“所有体系天生是具有功能性的。”这些基本的核心假设是自证的。它们决定了人们会如何给感官信息“加标点”,会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从而能够证实核心假设)。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的核心假设是“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那么他就会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拓宽或者缩短时间框架,转变逻辑层次或观点,直到找到可以证实这一核心假设的感知框架。
显性的信念和价值是人们在对环境、角色、规范等做深层次假定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后者通常是隐性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信念通常是人们最不容易意识到的—就好像鱼在水中游而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在组织中,信念通常不会得到公开的表达,却时常以语言模式、非语言行为和后设信息的前提假设的形式存在。
人们之间之所以会出现问题,通常都是由于人们以为所有人对于那些未阐明的信息有着共同的理解。比如,一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合作,基于这样的信念,他发出了某种特定的信息,但是接受者可能会误解他发出的信息,赋予信息别的意义—并非信息发送者的本意,因为接收者认为他们之间正处于敌对或竞争的态势。
所以说,信念和价值受更深层次的前提假设的影响,是后者在显性层面的展示。
信念和价值的影响无所不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正面的或负面的,都会对实现愿景的进程产生推动或者阻碍的效果。
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组织中,信念、价值和整个组织的身份定位及环境认知是一致的。通过组织的共同信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该组织内更深层的前提假设。
在一个功能失调的组织中,错位的信念会成为一种“思维病毒”,像电脑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毁灭的力量。一旦信念成为组织前进的障碍,领导者就必须采用特殊的技巧,加以介入,规避它可能给组织造成的负面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