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及时发现任何层次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设想一下下面的各项陈述。不同的陈述表明了在任何一个层次,干扰会怎样出现,从而阻挠任务的完成。
1.身份:“我不是项目经理。”
2.信念/价值:“管理一个新的项目既困难又耗费时间。”
3.能力:“我不知道如何高效管理一个项目。”
4.行为:“我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做什么。”
5.环境:“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项目。”
一个人的领导力不足,他的问题可能会出在任何层次。从一家国际石油化工公司所做的“什么因素会降低领导水平”的研究(Pile,1988)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层次的因素。领导水平低的人通常用下面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
1.身份:“我以一个普通‘员工’的身份怎么去管人,我没法做好‘领导’的事情。”“这不就是螳臂挡车吗!”
2.信念/价值:“什么事我都做了,还给那些人发工资干吗!”“又没有给我发管人的工资。”
3.能力:“我不知道如何达到老板的要求,同时又能满足下属们得到支持的需要。”
4.环境:“当前所发生的一切马上与我无关了。这份工作我已经做了四年,正在考虑换岗—没办法看见这件事情的完结真是太遗憾了,但会有继任者的。”
领导力就是影响和改变这些不协调的情况的能力。在一个组织中,如果有任何一个层次没有与其他层次贯通,都会阻碍组织目标、愿景或者使命的达成。
比如说,某个员工或许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做出过某种创新(特定的行为),却因为没有心智模式或地图(能力)而导致他们不知道在另一种环境下如何进行创新。还有一种可能,即使人们“能够”创新,但他们或许不“重视”创新,不将其视为重要或必要的,因而鲜有尝试。除此之外,即使是能够创新并且相信创新重要的人也并不总是认为自己就该是那个“创新者”(角色或身份)。
和个体一样,对于组织而言,在实现愿景的道路上,各个层次的贯通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