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1988年,我心中涌起一种愿望,希望能够以现代心理学,尤其是NLP的原则为基础对领导力进行广泛的研究。研究包括对全欧洲和美国的顶尖领导者进行采访和互动。

当时,变革之风吹遍了全世界。西欧正在为199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统一欧洲的愿望做准备。东欧则在经历着重大的意识形态变革和经济变革。这些戏剧化的变革预示着新的世界模型正在形成,现在,这个模型仍然在影响着全世界。这些变革除了要求人们要掌握有关人、团体和文化的新概念,还要掌握一系列新的技巧,以便于人们能和更大系统中的群体进行沟通与互动。本书既是这些变革的产物,也是应对这些变革的工具。

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在米兰第一次见到了吉诺·博尼松,当时他正在做战略规划和组织变革方面的咨询。我们彼此启发,既找到了大量的共通之处,也相互学会了很多互补的技巧。逐渐地,我们彼此成了对方的导师、学生、同事,最终,我们决定共同研究如何将NLP技巧运用于领导力培养中。《未来的技能》一书就是我们合作的成果。

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了和位于托里诺的菲亚特公司合作。事实证明,当时定下的合作是极为成功的,这次合作也对我在其他方面的领导力研究帮助良多。菲亚特方面,负责此项合作的是ISVOR国际培训中心的乔瓦尼·泰斯塔和奇安弗兰科·甘俾格利安;他们所拥有的才华、奉献精神以及远见卓识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本书的姊妹篇《建立高效领导力技巧》记录了这次合作的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

1989年的5月,我的一位朋友,大卫·加斯特,一位已故的NLP培训师,引荐我认识了瑞典制药公司法玛西亚法国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吉尔·帕如。吉尔成为了我后续研究的中心人物之一。他的智慧和语言—本书会在多处引用到—经常一语中的,说到领导力的关键之处。事实上,正是他将领导力定义为“创造一个员工想要归属其中的组织”,这一定义在我看来,完全抓住了领导力的核心和精髓。

1989年的6月,我开始和卢卡斯影业的史蒂夫·阿诺德合作,该公司和苹果公司合资建立了一个公司,以开发一项互动多媒体设计技术。我和史蒂夫合作向新公司的领导层传授有关领导力、沟通和系统性思维的技巧。“沟通矩阵”就是我们合作时诞生的成果,这一模型可以将领导者的技巧和直觉系统化。

和本书主题有关的另一个关键性事件就是“领导力提升之道”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我和已故的搭档托德·爱普斯坦共同组织召开的。会议期间,大部分的研讨都是关于“在组织变革中,如何提升和运用领导力”的。除了研讨,会议还安排了在组织管理中使用过NLP技巧的人演讲,也邀请了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来座谈。

虽然本书主旨是关于组织领导力的,但是书中所介绍的技巧还可以运用于其他情境。无论你正在从事领导工作,还是仅仅对领导工作感兴趣,无论你是在做管理、咨询、培训、老师,还是想管教好子女,这些技巧都能很好地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