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学习,将自己融入日常的工作环境,融入社会中。
对新来员工,因为没有记录,晋升较慢,为此十分歉意。如果您是一个开放系统,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善于与人合作,借助别人提供的基础,可能进步就会很快。如果封闭自己,怕工分不好算,就需要较长时间,也许到那时,你的工作成果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摘自:任正非《致新员工书》
任正非曾经在华为内部讲话上说过一个故事:如果一个人倒着长,从80岁开始长,1岁死掉的话,我想这个世界不知有多少伟人。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读书,我们却不认真读书。等我们长大了,又告诉我们的孩子要认真读书,他们不认真读书,他们还要批判我们。他们长大了,又管教他们的孩子要认真读书……如此重复的人生认识论,因而人就没有很大的长进。如果从80岁倒着长,人们将非常珍惜光阴,珍惜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当然从80岁倒着长这是不可能的,但学习方法上是有可能的。我们现今有如此庞大的知识网络和科技情报网络,充分利用它们也就跟倒着长一样,只不过要有谦虚认真学习他人的精神才行。
进入新领域如何发展?任正非认为,只有开放学习,向能者学习。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学起,所以当下什么管用、什么先进、什么紧要就先学什么。经过一番考虑,任正非最后将开放学习的重点锁定为谷歌,学习的内容定为:构建云计算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环保;促进各个行业应用向云计算转移;开放合作,构建共赢生态链。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实践是你水平提高的基础,它充分地检验了你的不足,只有暴露出来,你才会有进步。实践再实践,尤其对青年学生十分重要。唯有实践后善于用理论去归纳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有一句名言,没有记录的公司,迟早要垮掉的,多么尖锐。一个不善于总结的公司会有什么前途,个人不也是如此吗?
实践改造了人,也造就了一代华为人。你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工人做起,已经在公司深入人心。进入公司一周以后,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在内地取得的地位均消失,一切凭实际才干定位,已为公司绝大多数人接受。希望你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不挠地前进,不惜碰得头破血流。不经磨难,何以成才。
——摘自:任正非《致新员工书》
我们提倡自觉的学习,特别是在实践中学习。只要自觉地归纳与总结,就会很快地提升自己的才干。任何一个人在新事物面前都是无知的,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摘自:任正非在员工教育会上的讲话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任正非表现出一种无条件支持的态度。最好的学习资源库不是某个学校,也不是某个培训场所,而是日常的生活,是实践经验。任正非认为:蜂拥一般抢占中国市场的西方竞争者,不仅有竞争者的身份,更是老师与榜样。它们让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了国际竞争,知道了什么才是世界先进。它们的营销方法、职业修养、商业道德,都给了我们启发。我们是在竞争中学会了竞争的规则,在竞争中学会了如何赢得竞争。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任正非提出这样一句话,就是担心在华为这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中,员工因为过分安逸而丧失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带来可预见的发展危机。
关于新事物的学习方法,任正非提出了“每日三省吾身”的观点,用自我批判的方式克服“幼稚病”。任正非认为:幼稚病并不可怕,公司从基层到高层,我们都有幼稚病,特别是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认识新事物、认识新问题总是反反正正,不可能一步就认识到本质。因此我们都应该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认识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重向别人学习,看看身边的老员工是如何做的,学明白了再去创新,一点一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华为是这个理论的坚决执行者。任正非曾说过,华为不是以学历、资历定待遇和报酬的,而是以能力和贡献来定待遇和报酬。而能力和贡献又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华为希望每个人都要有实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