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自己是典范,别人才能服从你(1 / 1)

做人要讲操守,最聪明的做法是自己要能起到典范作用,别人才能服从你。要做到这一点,每位大胜者都必须要有扎实的本领和足够的韧劲,才能聚沙成塔,才能做好自己的事。青春年少的范仲淹为达成设立的目标,历练挫折,依然坚持不懈地苦心学习,不仅成了周围人的榜样,也练就了一身操纵胜局的本领。

实践出真知,一次亲身的经历所得到的经验胜于一个个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范仲淹一生心怀天下,不论讲学还是办事都亲历亲为,勤劳恭谨、一丝不苟,从而取得了人生胜局。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范仲淹被任命为谯郡(今安徽亳县)从事,不久又升任秘书省校书郎。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监泰州(今江苏泰州市)西溪镇税,后历任大理寺丞、监楚州(今江苏淮安)粮料院。在这期间,范仲淹虽官位卑微,却处处以天下为己任,办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范仲淹监泰州西溪镇盐税仓时,泰州一带海堰年久失修,每年海浪袭击,使农田大面积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看到这种悲惨情形,范仲淹思绪翻滚,便向发运副使张纶上书,请求修海堰,保民田。张纶将范仲淹所言之事,上奏朝廷,并言泰州兴化县每次遭受的袭击最重。于是,朝廷任命范仲淹兼任兴化县县令,主持修筑海堰工程。

范仲淹接到任命书,立即组织民夫开始修筑海堰。不巧的是,动工的第一天便遇上天下大雨,使汹涌的海浪冲上堤岸,一百多民夫被海浪卷走,丧身大海。遇上这样不吉利的事情,范仲淹一面安慰死难者的家属,一面重新招集民夫。当时,迷信的老百姓说:“龙王发怒,堰不可修!”一时间人心惶惶,但范仲淹镇静自若,力排众议,耐心劝说。朝廷闻知此事,也派使者来到兴化,准备罢修海堰之事。淮南转运使胡令仪非常支持范仲淹,上奏朝廷说:“海堰之事不可废!堰成,则民安,利国利民。”在胡令仪的一再坚持之下,朝廷召回了使者,允许继续修筑海堰。

范仲淹是一个先天之忧而忧的人,这种人的胸襟博大,能够抛开个人利益,去完成惊天动地的大事。特别是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过程,这种人手段强硬、意志坚强、品性出众,总是把各种不利的因素除掉,把四处干扰的人铲除掉,直到有了结果才甘心。一个人只要有了韧劲,没有忍不过去的事。

通过一年的努力,长达数百里的海堰竣工了,从此泰州百姓再也没有遭受海浪的袭击,过上了平安的日子。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纷纷改姓范,传为佳话。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因病去世,范仲淹因母丧去官,寓居应天府。当时,枢密副使晏殊因忤旨被贬为应天府知府,晏殊早就听说过范仲淹的大名,见其守母丧无事,便请其执掌府学,教授生徒,范仲淹接受了晏殊的请求。

自唐末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多废,大宋王朝的仁人志士为教化民风,每到一处往往兴办学校,晏殊、范仲淹无不如此。范仲淹来到学校之后,与生徒同甘共苦,甚至常常居住在学校中,顾不得回家。对于督学之事,范仲淹勤劳恭谨,一丝不苟,非常有法度。

除了严格要求生徒之外,范仲淹也非常爱护他们。每次为生徒出题目,让其写诗作赋,范仲淹必事先依题目亲自写诗或作赋,以试其难易,避免出现生徒作不出或者太易而达不到目的这种情形,充分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个教育家应有的风范。

就在范仲淹去官督学期间,他仍然不忘忧国忧民,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洋洋洒洒地写了万余言上奏朝廷,大略云:“孝者,天下之根本也,其孝不逮,岂可忠乎?所以臣冒哀上书言国家大事,不以丧母之痛而敢忘天下之忧。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去冗臣,遴选举,敦教育,养将材,保直臣,斥佞臣,使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杜奸雄滋生。”

范仲淹的慷慨陈辞,被宰相王曾看到,感到非常惊奇,认为范仲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待范仲淹守丧期满后,适逢朝中馆阁缺人,晏殊没有推荐范仲淹而推荐了另外一个人。王曾知道后,厉声对晏殊说:“公明知范仲淹之才而不推荐,怎么能这样呢?我已将公所荐之人勾掉了,请荐范仲淹!”

晏殊见王曾这么着急且爱才心切,心中生愧,听从王曾的建议,推荐范仲淹就职,不久朝廷便任命范仲淹为秘书阁校理。在任秘书阁校理期间,范仲淹常常手执经卷,与诸位学者进行辩论,回答他们的质问,从不困倦,所讲经义,甚为精当,人皆叹服。正如晏殊在推荐范仲淹时所说:“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讲习艺文,足不出户,独守贫素,儒者之典范也。”

范仲淹还常常以自己的俸禄接济四方游士,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竟然使几个儿子不得不共用一套礼服,轮换穿着出外。至于议论天下大事,更是言辞激切,奋不顾身,时人以为忠,甚至有人说:“大宋士大夫论事尚风节,乃范仲淹倡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