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官之难在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需要有勇气,特别是有关性命之事。换句话说,谏官要想赢定人生胜局,必须要有胆略。魏征被李世民起用之后,对于初唐的形势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政见,他要求李世民偃修武文,以诚信治理天下。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让百生休养生息,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
魏征与王两人,都是已经被杀的皇太子李建成的死党,现在又都被李世民继续起用。其中原因在于这两人都是富有才能,并愿意为李世民效力尽忠。特别是魏征,家居中原,隋末又参加过瓦岗军,在山东地区是个颇有影响的人物。还有一个李责力(即徐世责力,入唐后受赐李姓),虽然不是秦王府的旧人,但都是很会带兵打仗的将才,而且在山东地区的势力和影响还超过魏征。重用这样的人物,李世民的考虑,自然主要是从稳定局势治平天下出发的。这样做可以调动文武大臣的忠君之心,听到不同方面的意见,而不致于被当年的秦王府亲信们所蒙蔽。
“玄武门之变”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先太子李建成的一些死党逃到河北地区,联络当地的豪杰,伺机反叛。李世民对这些人采取了镇压政策。魏征向李世民建议道:“对他们不能一概加以问罪处置,应以安抚为上策。陛下不向他们显示大公无私之心,祸患便不能根除。”太宗觉得魏征言之有理,就对他说:“朕派你到河北去安抚他们。”并立即下令:凡是前太子和齐王府的旧人,一律赦免,不再追究。
魏征受命为安抚特使,前往河北。临行前,太宗授于他遇事酌情处理的权力。散布在河北地区的李建成党羽,大多数人是魏征所熟悉的,所以太宗派他去,是最恰当的现身说法人选。当魏征行至磁州(今河北磁县)时,正好遇见两辆囚车,押着李建成的侍卫李卫安和李元吉的护军李思行往长安去。魏征同他的副使商量说:“我们动身时,皇上已下达诏令,对这些人一律赦免不再追究。又要将这两人押到长安去治罪,那还会有谁相信皇上的诏令呢?”我们奉命来安抚人心,他们也是不会相信的。古时大夫奉命出使,凡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就可以自行作主处理。我们出发时,皇上也给予相机行事的权力,我们就应该不负皇命,完成任务。”副使听后,也同意魏征的处理,将李卫安和李思行释放,然后写成奏文上报太宗。当魏征完成安抚山东的使命,回到长安后,太宗非常满意,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日益亲密起来。
太宗即位之初,国家经过隋末动乱和平定割据的战争,元气大损,民生凋敝。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十余年的战火浩劫之后,十分的荒凉残破。隋朝全盛时全国户籍簿上有将近九百万户,而唐初只剩下二百万户多点,还不及隋朝的四分之一。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国家尽快振兴起来,这是太宗君臣面前的头等国政事务。要想百姓富裕,国家兴盛,必须大力发展农耕,同时朝廷也必须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政策。为此,唐太宗日夜忧心,经常召集大臣一起讨论前代的治乱兴衰历史,他感叹道:“如今正当大乱之后,天下恐怕一时难得治理好啊!”
魏征上言分析道:“百姓历经战乱,愁苦不堪,这样就容易教化。这就如同饥饿的人要准备食物,口渴的人要寻找水源,来得更快。”
太宗听后仍然摇头,“古人早就说过,善人治理国家,也需要百年功夫,才能克服残暴,免除杀戮。”
魏征接着说:“那并不是指圣明之人而言。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一样,很快就会有回声,一年之内必能见到效果。如果三年才见成绩,那已经是太晚了。”
宰相封德彝听了魏征的话,很不以为然,对太宗说:“魏征所言,不过书痴说梦,只会扰乱国家,陛下切莫轻信。自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刻薄奸诈之徒,越来越多。秦时用严刑峻法,汉代又行王霸之道,都想治理好天下,但却都没有成功。”
魏征反驳封德彝说:“五帝和三王不必交换百姓来施行教化,照五帝的方法就能实现五帝的政治,照三王的方法就能实现三王的政治,要害在于怎么办。黄帝讨伐蚩尤,经过七十次战争,平定了乱事。九黎作乱,颛顼就讨伐他们,得胜之后天下也就平定了。夏桀胡作非为,商汤将他赶走。商纣残暴无道,周武王起兵讨伐他,商汤和武王都亲眼看到了太平。如果说自三代之后,人心一天比一天奸诈,再不会回复到敦厚朴实,那么到今天岂不都变成鬼了,还如何谈得上治理国家呢?”
魏征转向太宗继续说道:“臣以为,隋朝只所以短命而亡,是由于扰民太甚。我朝新立,虽不如隋时富裕,但天下安定,人心思治,这是陛下很少扰民的结果。总结隋亡的教训,就是静之则安,动之则乱。如果百姓想休养生息,而朝廷却要征发徭役,百姓生活困顿而要他们负担很重的赋税,国家的衰亡就会因此而起。当今之政,应当偃武修文,减轻百姓的赋役负担,减省刑罚,让他们致力于农耕生产。这是达到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请陛下慎重考虑!”
唐太宗听完魏征一席话,连连点头,坚定了信心。他毫不迟疑地决定采纳魏征的建议,偃武修文,以诚信治理天下。太宗求治心切,有时单独召见魏征,在他的寝宫里商议政事。魏征感激太宗对他的特别恩遇,总是将心中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由于魏征的建议切实中肯,深合太宗的心意,不久就被提升为尚书右丞(尚书省的官员),仍兼原任谏议大夫,参与尚书省的政务,并监察朝政得失。
魏征日渐受到太宗的信任和器重,招来一些朝臣的嫉妒,太宗左右的亲信大臣中有人诬告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太宗派温彦博去查办,结果不是那么回事。温彦博向太宗汇报说:“魏征作为臣子,不能检点自己的行为,远避嫌疑,所以才受到这种没有根据的毁谤。这是应该受到责备的。”太宗便让温彦博去警告魏征要引以为戒。
次日,魏征上朝对太宗奏言道:“臣听说君臣一心,叫作一体。君臣上下以诚相待,才能使国家达到治理。哪里有丢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费心思下功夫的!如果朝廷上下都走这样的路,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
太宗听了一惊,说道:“朕明白了。”
魏征叩头又说:“臣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而不要让臣做忠臣。”
太宗有些不解,问道:“忠臣和良臣有不同之处吗?”
魏征回答:“古代尧和舜的臣子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桀的臣子关龙逢、殷纣的臣子比干,就是忠臣。良臣本身享有美名,君主获得光辉的声誉,子孙相传,国运无穷。忠臣本身遭难被杀,君主落得个昏庸残暴的恶名,国亡家灭,只不过取得个空名罢了。这就是良臣和忠臣的区别。”
太宗听了连声称好。“对!对!朕再问你,君主走什么途径才能明智,犯什么过失就会昏暗?”
魏征畅言作答:“君主所以明智,在于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君主所以昏暗,是由于只听信一方面的话。古代尧、舜当政,开放四方言路,使自己能看到各方面的事情,听到各方面的言论,当时虽然有共工和鲧这样的奸人,也没有受他们的蒙蔽;虽然有些人言行不符,也没有被他们迷惑。秦二世深居宫中,专信赵高,结果秦的统治迅速崩溃,天下人纷纷起来造反,但还不知道。南朝梁武帝相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他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相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一点也不清楚。所以说,君主能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奸邪之徒就无法蒙蔽,下情才能上达。”
太宗感慨道:“君主理政,事务繁多,如果一人独断,不听取臣下的意见,是不可能处理好的。君主若有过失,大臣就应该及时进谏。”为了表彰魏征的忠耿公直,太宗下令赐绢五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