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法:克制冲动——克制冲动是自制力培养的根基(1 / 1)

【话题】

我的孩子自尊心强,有时候又比较自卑,做事情绪化,喜欢表现自己。他学习成绩中等,智力发展还好,但自我要求不严,做事情随意性大,经常和父母、老师顶撞,具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听不得老师和我们的批评。在家里,他喜欢和我们吵架;在学校不敢和老师顶嘴吧,就用仇恨的眼睛直盯着老师,令老师见了也害怕。

有一次,外婆说他拿了她100元钱,为此与外婆吵起来,并且还骂了外婆很难听的。我们回家后知道了就批评他,结果他在家里好几天都一句话不说,当然也就更不好好地做作业了。

请问专家,我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点评】

本案例中这位孩子实际上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而他的这种自制力不够是情绪化造成的。所以,要想方设法通过自制力训练来帮助他克制冲动,缓解与父母、老师之间的紧张程度,帮助他健康成长。

分析他这种情绪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做事情容易冲动,没有经过大脑思考,所以说话比较“冲”,容易发生矛盾;二是这孩子可能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对成人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客观上表现出一种敌对倾向;三是他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克制冲动和自制力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有自制力的孩子善于克制情感、情绪冲动,不会轻易让消极行为发生,会表现出应有的忍耐度;另一方面,会克制冲动的孩子,自制力也会比较强。

不用说,每个人的情感、情绪都是随时随地会产生的,只不过强度不同而已。这种强度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从外因看,诱发因素对孩子来说的意义大小;二是从内因看,这个孩子本身的自制力强弱。所以容易看到,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程度大不一样,原因就在于此。

回想本书前面“延迟满足法”中所介绍的那个软糖实验,为什么不同孩子的自制力水平会有高有低呢?研究者沃尔特·米切尔就发现,虽然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与每个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这个家庭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那么孩子就很难养成克制冲动的习惯。

从这一点看,在自制力训练过程中要想克制冲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孩子的这种延迟满足能力。在这里,延迟满足就表现为自制力。

需要指出的是,延迟满足并不是一味压制孩子的欲望,不是为了让他将来吃“空心汤团”、“空欢喜”一场,而是要让他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愿望并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更不是想要得到就必须马上得到,必须付出自身努力,才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沃尔特·米切尔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是影响孩子自制力水平高低的因素之一。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自制力水平一般较高;而智力水平较高的孩子,也会因为更善于使用某些技巧来分散对眼前奖赏的注意力,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自制力来。

参与这项研究的爱尔兰神经学家,则通过对这些孩子的大脑跟踪扫描得出结论认为,在人的大脑中,与自制力相关的活动大多集中在前额叶右侧,如果对这个部位施以无害的磁性刺激加以抑制,就会降低他们的自制力水平。连续观察发现,这些孩子成长到10多岁时这方面的水平最差,或许,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年龄在10多岁的孩子更倾向于寻求刺激的原因了。

除了这种神经机制变动外,自制力的强弱还与人的生理变化有关。具体地说就是,那些自制力强的人在抵制各种**时,他们的心率会暂时加快然后紧接着出现暂时的减慢,而实际上,这种微妙变化就是某些心理活动造成的。这就是说,有些人确实有可能心理变化值“天生”偏大,从而表现出比别人更强的自制力来。

从性别角度看,自制力的表现和性别也有关系。一般来说,男孩子克制冲动的能力要比女孩差,这在4岁孩子的身上就可以得到证明。

究其原因在于,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不同,所以导致男孩往往会更具有冲击性、女孩更顺从。这本身实际上也就等同于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自制力训练。所要注意的是,女孩这种克制冲动的能力会随着生理周期变化而发生改变,男孩的这种改变就比较小。具体地说,这是因为不同性别的性激素对大脑施加的影响不同造成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一是通过克制冲动法来训练孩子的自制力,对于10多岁的孩子来说特别有必要。事实上,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是发生在这个阶段,并且是由于他们的自制力不够造成的。二是家庭地位高低与孩子的自制力强弱有关,家庭经济、政治条件好的孩子自制力更强一些。三是不同孩子的自制力天生会有高低,表现为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异中包含着生理变化因素。四是男孩和女孩在克制冲动方面的表现会有性别差异。

具体到本案例中这个孩子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他克制冲动、从来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来:

一是父母在家里要创造一个民主、信任的环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在此基础上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排除青春期烦恼,消除对立情绪。

二是要与老师配合,坚持疏导教育,尽量减少直接批评、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尤其是希望老师不要当众批评他,避免激化矛盾。

三是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当他在拥有成就感的同时因势利导帮助他树立一种责任感,然后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促使他迎头赶上。

四是经常与孩子探讨一些伟人、科学家成长的故事,推荐他阅读这方面的书籍,让他开阔视野、激励自己,把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