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多的越来越多、少的越来越少,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等等“越来越”现象。
马太效应的故事起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说,一位国王在远行之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10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等他回来时大家再来见他。
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他用这10锭银子做本钱,又赚了10锭银子回来。国王很高兴,于是奖给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他用国王交给他的10锭银子做本钱赚了5锭银子。于是国王又奖励给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国王交给他10锭银子后,他也想做生意,可是总怕做生意亏了不好交待;放在外面又怕弄丢了,所以一直包在手巾里好好保管着。结果国王命令他把银子全部交给第一个仆人,并且对大家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学家罗伯特·莫顿最早用马太效应来概括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后来,这个术语慢慢被经济及金融领域所借用,用来形容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那么,马太效应在资金投资领域又如何来应用呢?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是要尽快让财富增值,然后保持一定的财富增值速度,利用马太效应让自己变得富者越富。
例如,2007年10月10日发布的胡润版年度中国富豪榜表明,当年的中国100位富豪中有74位拥有上市公司,尤其是排在前几位的富豪几乎都拥有上市公司,最低门槛也有8亿元人民币。由此他断言,今后能够批量生产富豪的领域必将是股市。正因“ST金泰”连拉42个涨停板,才使得黄俊钦一跃占据胡润富豪榜排名第25位。现在,这种资本市场对于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体现出来。
当然,马太效应不仅仅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同样体现在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上,从而造成强者恒强的新的财富分配格局。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张茵2007年财富增长了285%,也正是资本市场低廉而高效的融资成本推动了玖龙纸业快速发展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人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或者碰运气,获得了一笔巨额财富。如果把这笔财富用于投资,本来是可以以较快速度增值的;可是他却像上述第三个仆人一样,因为害怕损失而只是存在银行里获取那一点点微薄的利息。虽然从绝对值看,这笔财富的利息也是在不断增值的,可是与物价上涨速度相比却永远也跑不过前者。也就是说,它的名义利率是正值,实际利率却是负值。若干年后,马太效应会让这两者立见分晓。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10年前如果你有100万元人民币,可以在我国大中城市买到10套三居室住宅,可是如果你一直把它存在银行里拿利息,10年后的今天,连本带利2套这样的三居室也买不到。
我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撇开通常的理解,还可以把它解释为:如果你有再多的财富,一直存在银行里也会“富不过三代”的。
不要说那些政治动**、饱经战争创伤的国家了,就以政治经济稳定、没有巨大社会动**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英国来说,美国在过去的60年里通货膨胀率累计高达10倍,英国的这个数字是40倍。换句话说,如果你生活在美国,60年前你的老祖宗留给你100万美元,放到现在购买力也只相当于那时的10万美元;如果你生活在英国就更惨了,这100万美元现在的购买力只相当于那时的2.5万美元!
这还算好,因为这表明这60年间的三代人中都像上述第三个仆人一样,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进银行;万一这三代人中有一个是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那就很可能是一分不剩甚至负债累累了。
以巴菲特为例。60年前的他个人财富大约为1万美元,如果按照上述比例进行推算,他把这笔钱一直存在银行里,现在的价值最多只有10多万美元。正是因为他把它投入资本运作,才使他的个人财富在2008年末增长到359亿美元,蝉联全球首富宝座。
个人投资是这样,企业经营也是如此。根据马太效应法则,如果企业要想在某个领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就要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因为行业龙头企业更容易使得自己通过品牌、规模、成本、垄断地位、产品和服务差异性等优势,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功,更容易取得高回报率,更便于为股东带来更大的权益资本收益率,这就是沃伦·巴菲特经常说的“经济护城河”。
相反,如果企业总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连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投资回报率也达不到,那么在经济繁荣时期还可以混口饭吃,一旦遇到经济不景气时就会入不敷出,难逃巨额亏损甚至破产的结局。
推而广之,如果投资者个人没有自己的企业也没有经营企业,而你懂得把资金投入这类具有经济护城河的龙头企业,照样能从中分一杯羹,利用马太效应法则让你的财富得到尽快增值。即使遇到经济萧条,也会有惊无险。因为经济萧条是宏观环境造成的。当经济萧条时,那些处于竞争弱势的企业早就困难重重,而对于龙头企业来讲,虽然也会降低盈利水平,却依然是有利可图的。
更不用说,这些企业在经济景气时已经积累起了相当发展后劲,有助于渡过难关。当困难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慢慢失去市场份额时,龙头企业正可以以较低代价扩展市场份额、储备材料和原材料。一旦经济重新景气,厚积薄发的它们会比过去更优秀,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种展现。
重新回到股市投资中来。许多家庭有了闲钱不知道怎么用,又不知道将来什么时候需要用钱,所以最通常的做法是存在银行里。一般是先存一个定期,如果需要提前用钱时再临时把它转为活期存款,结果几乎是拿不到什么利息,至多是聊胜于无。
根据马太效应,要让这部分闲钱尽快提高投资效益,比较理想的方法是购买货币型基金,它的最大特点是“活期便利、定期收益。”
例如,就“活期便利”而言,投资者如果要赎回货币基金,款项到账时间可以按照“T+2”规则来计算。具体是,赎回申请成功后,款项会在“T+1”日从基金托管账户中划出来,然后在“T+2”日从销售机构划到投资者账户里去。与其他基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账相比,这已经是非常快捷,从而具有活期存款的流动性了。
货币性基金的投资期限长短,完全取决于资金对流动性的要求,但是时间又不能太短。具体地说是,如果你随时随地需要用资金、可是资金闲置期限又不确定,这时候就最适合购买货币型基金了。
对于每月需要安排资金用于固定用途如按月归还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的投资者来说,还可以申请开通每月自动赎回业务。
以华安现金富利基金为例,如果你在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办理了购房贷款或购车贷款,同时又购买了华安现金富利基金,就可以通过华安电子直销平台选择定期定额赎回功能,用于每月固定日期归还贷款。这样,投资者不用经常惦记着归还贷款、又不必让大笔资金躺在银行活期账户上,利用马太效应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资金闲置期限只有一两天,这时候就不适合申购货币型基金了,因为它的申购、赎回、确认、到账过程至少也需要4天。如果资金闲置时间在2个月以上,这时候虽然也可以购买货币型基金,可是由于这种资金流动性不强,所以这时候购买银行其他短期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更高。
【金融学点睛】
马太效应是残酷的生存法则。现实世界里永远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要尽快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利用马太效应而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