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羡慕万元户 长大后成亿万富翁(1 / 1)

小时候羡慕万元户家的孩子放焰火,一放就是一个多小时。长大后念念不忘要改变过去的苦日子,于是成了亿万富翁。

1989年,张岭(化名)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管理与情报系,同时进入一家化工类国有企业,做了一年的计算机技术人员。1990年,张岭跳槽进了一家家族式民营企业。

短短的3年间,当其他同学还沉浸在对现有工作是否满意的空谈议论时,张岭却已经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站稳IT行业的过渡,为他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这家民营企业,张岭官至销售部经理。虽然这时他具备这个岗位的能力和兴趣,可是总觉得自己以后的发展空间太窄。他想,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自己开一家小店呢?哪怕再小也是自己的呀?就这样,他在中关村开起了一家“夫妻店。”

他后来说,直到这时候他才明白,一个人除了挣工资外还可以赚钱。

自己开店的日子果然滋润。那时候的生意真好做,开店时投入资金20万元,可是不到一年就全部赚了回来。大约在1994年他就掘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接下来的日子更让他意想不到。有一年人民币贬值,张岭正好在此以前进了一大批货压在库里。就这样,仅仅是这批货物的自然升值,就为他带来了上百万元的收益,奠定了他日后成为富人的坚实基础。

张岭感觉自己真是幸运。后来他把这些钱全部投入几家公司,做起了股东。在这几家公司里,他挑了一家资产上千万元、自己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公司,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毫无疑问,他也是这家企业的股东。

张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从小过惯了苦日子。在他的记忆中,所见到的最有钱的富翁就是他家附近的胡同口,有一户人家靠摆地摊成了“万元户。”那时候的“万元户”可真了不得,他家的孩子过年放烟花爆竹,一放就是一个多小时。张岭幼小的心灵中常常羡慕地想,这就是有钱人的生活啊!直到1996年,张岭也尝到了这种有钱人的滋味。

张岭赚了钱以后,听从朋友劝告把它投入股市,自己则仍然一门心思地做生意,对股市的走向并不怎么关心。有时候朋友给他透露一些消息,建议他购进哪些股票,他就依计行事,过后仍然是不大关心,从来不去看大盘,只是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关心一下,如果达到了自己的“胃口”就把它抛掉。

1996年那阵子,正是股市大牛市,他的股票价格翻了几番,一下子就又赚了很大一笔。

接下来,张岭觉得买房比较实惠,风险也较小,所以就在北京市中心专门挑了几处风水好的地方买了几套房子。夫妻两人都过惯了随心所欲的生活,平时看住在哪里方便就到哪套房子去住,周末则通常在昌平的别墅度假。

张岭的爱人是个追星族,只要是自己偶像举办的演唱会,千方百计要买来高价票,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地看。张岭则喜欢飙车、滑雪、打高尔夫球、踢足球,他自己就组织了一个足球队。

2001年,张岭报名参加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个MBA研读班,准备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

面授机宜

1.现在流行“最苦不能苦孩子”的说法,其实这历来是有争议的。张岭的经历表明,小时候苦一些并非一无是处,很可能会成为长大后奋发图强的动力。

2.张岭无论是开商店、炒股票,还是后来买房子置业,都顺风顺水,令人好生羡慕。这表明,创业的宏观大环境对个人成功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聪明人应当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