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获得成功,14日的《人民日报》就立即发表了题为“谱写奥运史上最壮丽的篇章”的社论,庆祝中国人的“奥运之梦”即将实现。
亿万人度过不眠之夜
当天凌晨4时58分,经历了一个狂欢不眠之夜后,数以万计的各界群众自发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再次体会“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强烈爱国情感。
据统计,这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高峰时间人数突破50万人,广场和大街上庆祝的人群超过100万人,寻呼台发出申奥成功的信息100万条。凌晨1点半,仅公主坟向西就堵塞了7公里路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申办成功还只是北京举办奥运会“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成功举办奥运会,也只是北京乃至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借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第667页)。
很显然,这种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借助于北京奥运会的东风,谋求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
从奥运会的**到展览会的热情
2002年3月12日,就在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在上海考察的当天,一个名叫杨根明的65岁退休职工,带着专门印制的“申博”卡片,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2002年6月中旬,结束了7000公里“申博”宣传之旅的他,激动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是上海人,申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全中国人的事。”其实,老杨只是普通上海市民积极支持“申博”的一个典型。
与此同时的2002年6月,另外一个主角是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走在大街上,你一不留神就会听见有关车展的言论,弄张票看车展成了许多普通北京人的生活内容之一。有人说,就连北京的空气里也充溢着车展的气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北京市不得不实行部分道路管制。
国际汽车展览会的火爆,反映了我国展览业在近期甚至未来一段时间的繁荣景象。它和奥运会一样,凝聚了太多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