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给北京房地产洗牌(1 / 1)

对任何一个经营者来说,如果在市场大潮中不能把握商机,就会面临生存或死亡的选择。如果要抓住奥运商机,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就成为当今房地产商所面临的严重挑战。

竞争正在拆去围墙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广义认为,如果说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面向世界的窗户,那么北京的申奥成功与加入世贸组织,则向全球推倒了所有的围墙,从此以后中国将和世界融为一体。

未来几年,北京将投入1800亿元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环境绿化、市政配套建设、体育场馆等都将上一个新台阶。这非常诱人的发展前景,不但吸引着众多北京商家的目光,而且还吸引了众多外省市以及国外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涌入北京房地产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目前已有400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北京而言,房地产市场已经很拥挤,然而,一些具有资金与规模优势、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外国房地产公司,仍在带来更大的冲击。

奥运是房地产的香饽饽

早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北京市就有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亲临现场。他们不是去“凑热闹”的,而是亲身实地去考察“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房地产业的影响”。

据介绍,1993~1999年的7年中,由于悉尼奥运会的积极刺激,悉尼的房价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城市房价平均每年的递增超过了10%。

然而应当看到的是,奥运会之后,悉尼的房地产市场就处在一个相对停滞的状态。

因此,将心比心,作为房地产投资者来说,不仅要考虑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几年中房地产业会怎样发展,而且还要考虑得更加长远,这样才不会被胜利冲昏头脑。

外来的和尚要念经

北京不仅仅是北京人的北京,而且也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既然是一个开放市场,那么毫无疑问会有许多外地乃至于外国的开发商要进来。

外来的“和尚”要念经,而且念得很“起劲”。

专家指出,通向2008年的旅程将是北京房地产的国际化之旅,房地产资金国际化对北京来说是必由之路。房地产商建设什么样的房子、在什么地方建,都是本地化的,而资金可以是国际化的,设计、管理、服务等理念也可以是国际化的。

以北京、上海、天津的优越地段为例,那些以创新的设计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一流办公楼,已经成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目标。

例如在上海,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2002年2月就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上海浦东市中心地段,准备兴建一栋7万平方米的国际高档写字楼。

这表明,海外融资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持续发展的又一强劲动力。

各路兵马正在抢食奥运大餐

国外企业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抢食,国内企业当然更有地理优势。

上海建材集团认真制定了进京方案,把已经进京或准备进京的企业变分散为集中、变自立门户为整体进入,以增强竞争力。

作为国内最大铝合金门窗、幕墙、软篷车厢生产企业之一的辽宁营口东林集团,早就已经调人派驻北京安营扎寨。并且,他们把在建的北京分厂建筑面积由3000平方米扩大到了6000平方米。

一些地区则由政府出面。

河北省承德市建材局局长田文表示,该市从提高水泥总产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打出承德石材品牌3个方面入手,迎接奥运会带来的商机。

山东省莱州市政府则干脆组队北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在京的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新闻界暗送秋波,全面推介当地的石材业。

中国建材之乡——福建南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产品推介会,以及以南安水头命名的“中国石材城”大会,主题便是“助北京奥运展风采”。

中国石材协会、中国奥委会向南安市政府官员、企业家介绍了奥运商机。全国最大的石材集散地、信息中心的水头镇,则规划在2006年建成占地1000亩、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年创利10亿元以上的大型建材市场,以便赶在奥运举办前“火一把”。

“没妈的孩子”纷纷单枪匹马在北京设立最新的生产线。

例如,早就在北京安营扎寨的洛阳北方玻璃,迅速扩大了生产规模、新上专利技术——水平连续式平弯钢化玻璃生产线。

天津新世纪东泰管业公司,也把它开发生产的两种绿色环保节能型建材产品迅速推向北京市场。

建筑以突出人情味见长

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已经不再仅仅是摩天大楼了,一些更具有人情味的细节性设计已成为现代建筑的潮流。

特别是对于北京奥运会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例如,无障碍设施是否完备,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照程度,而且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

残疾人的基本要求是“只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为残疾人设计便于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就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种关怀。关于这一点,应当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加以统一考虑。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许多房地产项目根本就没有无障碍措施。

对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钱光培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已经占有重要取向,而“房地产开发是以人为本的产业,确立自己的文化策略十分必要。”

本书作者在这里想到了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口号。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充当着中国向世界展示文化魅力的最大窗口。作为房地产开发商,不能不考虑增加建筑的人文特色,与城市发展功能相匹配。

北京房地产还将高速发展

之所以这样说,依据就在与世界较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舒适值还差11平方米。

2001年,北京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这表明,住宅、汽车等即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根据北京市“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2005年北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18平方米,而现在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2001年末北京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62平方米,相当于建筑面积24平方米)。

但是,如果把目光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35~40平方米,较发达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30~35平方米,如果取其中间数35平方米,那么其中还有11平方米的差距。

这说明什么?这就表明,如果北京人要达到这个水平,北京的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期还将持续6~10年。

从市场上来进行验证。在新建商品房的销售中,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户型住房供应量最大、销售也最好。

为什么?因为按照我国一般家庭人口3人计算,这种户型的人均建筑面积正好是三四十平方米。数字透露了秘密!

当然,以上推算还没有包括由于北京举办奥运会和我国加入WTO所引发的大量商务机构、跨国公司的进入,给北京增加住房需求的绝对值。

所以说,以上推算结果是相对保守的。

奥运给京城房地产业补课

为什么要补课?因为面对奥运商机,房地产业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投资的潜在风险和面临的挑战。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与房地产商相关的纠纷时有发生。

北京市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康认为,开发商方面的问题是目前造成纠纷的重要方面。他分析,有的纠纷是开发商出于恶意目的,利用购房者专业知识不足,欺诈客户,获取不义之财;有的是由于开发商缺乏法律意识,在广告宣传、合同签订、手续办理等方面没有仔细推敲,一旦出现漏洞,造成买卖双方在认识上不一致;还有的是开发商在纠纷处理上不重视技巧,不注意和客户沟通,考虑问题不周,最后导致矛盾激化。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广义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发生三个明显的转变,即购房主体由集团购买为主向个体购买为主转变,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消费者住房观念由生存空间向生活空间转变。

这些变化和挑战,都对开发商的资金、规模、人才、管理等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关人士指出,这些问题不尽早解决,不仅会影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还会对主办奥运会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