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网会不会对学习造成不良后果,关键要看是否沉迷于其中。如果只是把上网当作一种休息方式,像看电视一样,就不但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尊重孩子选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在安全上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基础上,不因阻止上网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变得不可收拾。
关于尊重选择,父母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孩子出问题父母先迷路
孩子因为上网学坏的案例比比皆是,而且个个触目惊心。不过平心而论,这些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却能从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身上找到病灶。家庭教育迷失了方向,孩子上网早晚要出问题。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所谓知心朋友,基本要求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能成为知心朋友,父母的话孩子听得进,就不至于出问题。
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1万多名未成年人的问卷调查表明,上网出问题的孩子往往自控能力不强,依赖意识明显,遇到困难、挫折或复杂情况束手无策,受暴力游戏、冒险游戏、沉迷聊天、**色情的毒害较大。
福州幼儿师范学校副教授张宁认为,孩子的这些问题实际上能从父母的教育不当上找到原因。父母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形成任性妄为的性格;父母操之过急,就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就会用成人化标准评价孩子。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多多阅读家庭教育书籍、杂志,懂得怎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一开始就要制定上网规则
要防止孩子上网出问题,一开始就要对孩子制定相应规则。这项工作越早越好,但具体内容可以随孩子的年龄增长做相应修改。如果执行得不好,应该有一定的惩罚办法,如减少零花钱、缩短上网时间直至取消上网等。
在这方面,主要把握好两个度:一是时间上的度。每次玩电脑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除了影响视力外,还会影响情绪,造成不良思维定势;二是内容上的度。除了删除涉及魔幻、暴力、色情链接外,还要规定发电子邮件和在网上发表评论不能撒谎、不能骂人;不上色情网站;不得删除上网记录;不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不轻易打开网站链接;不轻易相信网络信息内容;等等。
★上网能弥补学校教育不足
中小学学校教育历来存在着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教育机会不平等,缺乏个性化、国际化思维。而电脑上网,就能弥补这些不足。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通过上网接受优质教育
就某个具体学校而言,孩子在这个学校上学,无论这是一所什么优秀学校,都会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每一位孩子的求知愿望。
而现在好了,只要让孩子上网,就能坐在家中接受远程教育,广泛吸收并充分利用一切优质教育资源。
除了专门的网络学校外,许多中小学包括全球著名的大学,都在网上开设了网络教室,把最优秀的教案搬到网上。孩子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收看、收听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教育专家的讲课,而不必受身份、年龄、学籍、地域、身体状况、听课名额的限制。
完全可以说,在某个偏僻山区上学的孩子,如果能够方便地上网,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同样的听课条件。原来由于城乡差别在教育质量上存在的巨大鸿沟,会一下子被抹平不少。
通过上网表现个性化、国际化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历来强调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更缺少国际化视野。而通过上网,就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
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让孩子建立个人网站和主页,来充分表达个性化的东西;与此同时,这种方式还会有机会与全世界的孩子一起交流、学习英语。这在培养孩子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同时,非常有助于他理解、尊重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不难看出,经常上网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各种新观念、新思想,在讨论和分析问题时会常常引用“网上是怎么说的”为依据。
当年美国发生9·11事件时,许多孩子因为能从网上比别人早知道这件事而洋洋得意。确实,是网络把地球浓缩成了“地球村”。
★上网能弥补传统教育不足
我国的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灌输,培养出来的孩子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也缺乏集体互动的创新精神,而上网则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课堂要靠第二课堂来加强
第一课堂是指学校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家庭教学。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是,仅仅依靠学校里所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回家后进行补充、巩固。
以电脑教育为例。有的父母迟迟不肯给孩子买电脑,理由是你不是在学校里上过电脑课了吗,在家里还有什么必要买电脑?
其实,这些父母不知道,学校里上电脑课,除了上面提到的教学模式外,许多学校目前仍然把电脑课当作单纯的学科教学来抓。既缺乏相应的配套软件,教学内容和课程完全脱节;又缺乏电脑学习的亲身感知,学习过程变成了师生共同教学的演示过程。
有的学校使用的电脑甚至没有独立光驱,孩子只能在教学电脑主机的控制下统一行动。电脑原本是非常个性化的学习工具,而现在成了“请你像我这样做”的行为规范器。
显而易见,只靠这种第一课堂,孩子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很有必要在家里上网得到实际锻炼和巩固。
鼓励孩子参加少儿NIT考试
少儿NIT考试是专门针对5~16岁少年儿童举行的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常识、环境、体育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形式活泼有趣、寓教于乐,很受中小学生欢迎。鼓励孩子参加这种考试,既提高电脑水平,又有助于各门功课的学习,可谓一举多得。
除此以外,上面已经提到,还可以利用上网给孩子创建个人网站和主页,让他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在这上面抒**感、挥洒才华,充分发挥想象力,竭其所能地自我表现,实行网上群体的智慧互动,这些都能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父母有必要拜孩子为师
网络时代,人人平等。在电脑出现前,父母在孩子面前是绝对权威;而在电脑出现后,父母向孩子请教问题已司空见惯,这是很自然的。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向孩子学习很有必要
在过去,父母与孩子相比在知识面上具有绝对优势;而现在,孩子凭借电脑网络这柄尚方宝剑,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父母的知识优势正在消失。
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许多父母和孩子一起上网,孩子在熟练地操作电脑,而父母只有在一旁请教或旁观的份,为此他们感慨说:“历朝历代,父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以孩子为师!”
做父母的应该对此高兴才是:谁不希望孩子超过自己呢?父母和孩子平等相处、共同参与、一起探索,正是当今社会新型亲子关系的体现。
向孩子学习就是帮助孩子
父母向孩子学上网,不仅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是帮助孩子的最好手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章案例中提到的那个李同学,真正发生转变就在于他的爷爷能放下架子,从完全不懂上网到向他虚心请教,从而慢慢消除抵触情绪,建立起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从而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把他引导到学习上来,把上网作为学习工具。
真的到了这一步,孩子上网就不但不可怕,而且非常有价值。因为他能从中接触到传统教育观念以外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能冲破父母和老师平时灌输的正儿八经的传统价值观,形成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新价值观,这更符合时代要求。
★不要和孩子玩游击战
尊重孩子的上网选择,要求父母不把网络看作洪水猛兽,这也不行、那也不许。正规军和游击队玩游击战,不垮也会褪一层皮。
在这方面,父母主要关注以下两点:
孩子的压力太大需要宣泄
现在的中小学生压力太大,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得到宣泄。而上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国,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年龄绝大多数在13~17岁之间,恰好是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他们的生理发育加速了,心理发育却相对迟缓;另一方面,学习任务繁重,生活过于枯燥。两者结合,导致他们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很大,转而投向于网络释放压力。
他们说,在网上从来没有人问我考几分,游戏中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的那种豪情万丈,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找不到的。
尊重孩子上网的选择,让他们的不快乐、不自信情绪在网上得到适当宣泄,更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反,如果一看到孩子上网就怒不可遏,或者玩游击战,那才是下策呢。
严格禁止上网是下下策
在一律不准孩子上网的父母中,有相当一部分自己不懂网络。因为自己不懂,就因噎废食,也不许孩子上网,这种做法看起来最省事,可是也最愚蠢。
一位小学生因为在家从来不许上网,于是逃学到网吧去打游戏,结果结账时没钱付上网费。老板让他想想办法,他说,你就干脆让我再玩下去吧。老板说,你现在就没钱付账了,还要玩下去,这不是耍赖吗?孩子说,你放心,我爸爸妈妈一定会有办法找到这里来的。
这是一则笑话,可却是事实。你不让他上网,他就会由公开转入地下,偷偷去同学家里上网,或者干脆去网吧。你想和他玩游击战,没门,到头来输的一定是你。因为但凡孩子和父母玩游击战,技术都相当娴熟。你在明处,他在暗处,没有哪位父母玩得过孩子的。
怎么办?正确的方法是直面现实,勇于接受信息时代挑战,不断学习电脑知识和上网技巧。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上网进入聊天室,体验网上人际关系互动,了解网络虚拟成分,给孩子推荐不错的网站,不时提醒注意事项……嗨,那你离俘虏孩子的心就不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