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唱“你是风(疯)儿我是沙(傻),缠缠绵绵绕天涯”的人不少,但身在“傻”中不知“傻”的同样很多。
剧作家赵先生家中急需装修,嘴里不断念叨着“货比三家”、“货比三家”的就进了某装潢市场。谁知,一进市场他傻了眼:家家如花似玉,户户富丽堂皇。别说要比三家,就连挑选一家都难。于是随便走进一家,面试一样的抛出几个考虑已久的疑问,不料对方对答如流、中肯实在,报价也不高,便一见钟情签下合约来。
事实上,这家装潢公司很久没有活干了,有生意送上门来真是喜出望外。家庭装潢在价格上的透明度太高,最聪明的做法便是以低报价开道请君入瓮,然后再利用与材料商相勾结、以新产品的名义抬高价格的方法赚一些价差,一口咬定以装潢公司与赵先生双方谈妥的“协商价”为准,不接受装潢监理的审计,通过内行欺外行的“不平等条约”剥夺顾客举报、投诉的办法来宰客,用多买材料,然后把这个工地上的材料“偷”到另一个工地上使用的办法来虚增成本;以独到的设计风格为由,故意删减工艺复杂、做工考究、用材较多的装饰环节,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
诸如此类的做法,一般用户根本无从发觉。如设计风格,各家有各家的套路,一般只能客随主便;如挪用材料,谁也做不到成天盯着人家干活,如装饰合同,外行与内行签约的不公平风险显而易见……这些,业主即使事后察觉到了,也往往是亡羊补牢,有的甚至在合同中就被“阉割”了投拆的权利。而何况,大多数业主还在糊里糊涂、身在“傻”中不知“傻”呢!
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可不能用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