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装修预算时,并不是装修费用越低越好。道理显而易见,可是很少有业主能够抵挡得住“低价”的**。这是很危险的。
一些业主对装修报价心中无数,对报价高低根本不懂,坚持认为里面总是有水分,于是拼命压价,压得越多就越开心。然而殊不知,压价压到一定程度就只能迫使装潢公司偷工减料,到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注释1]。
装修费用不是越低越好,当然更不是越高越好。要拿捏好这个尺寸,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不要因为贪便宜找马路游击队
正规装潢公司与“马路游击队”相比,两者各有利弊,但总的来看,请“马路游击队”装修的风险更大。如果你有充分把握(例如对对方很了解,并且能够通过延迟支付装修费用促使对方保证施工质量等),委托信誉好的“马路游击队”装修确实会物美价廉。可是如果你对“马路游击队”不了解,只是为了贪图便宜或因为对方信誓旦旦就草率从事,就很可能会麻烦不断。
例如,某业主因为贪便宜,从街头领回一支由4人组成的装修队。领头的是个年轻人,看起来面善老实。双方经过一番装修规划的探讨后,领头人提议,让他们先支付一部分资金,由他代购装修材料。他拍着胸脯以“人格”担保,一定会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施工相当顺利,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突然有一天,领头人请假要回家割麦。业主感到,当时正值农忙季节,没有理由不让他们回去,于是同意暂停施工。
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批装修工还没有回来,上门索要装修材料费的人却倒来了好几个。原来,装修队给业主垫付的资金都是欠账欠来的,由于材料商手中都有相关“手续”,业主禁不住纠缠,只好乖乖地掏钱。
不要只是为了省钱一味拣便宜
这种拣便宜主要有两种:一是装潢公司的促销优惠,二是装修材料的促销优惠。
先说装潢公司的促销优惠
家庭装修一直存在着预算报价透明度不高、乱收费等现象,为了吸引业主、聚集人气,尤其是在“黄金周”、销售淡季,一些装潢公司便纷纷打降价牌,除了免收设计费、“0利润”以外,另外还有价格折扣、送礼包、送监理等。
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促销优惠除了极少数属于真正让利,一般多暗藏玄机。这主要表现在:
①打折促销通常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且还有许多附加条件。例如在签订合同前,在业主支付了订金后,装潢公司可能会承诺8.8折优惠,可是在签订合同时又会告诉业主,活动内容中只有部分项目可以享受8.8折优惠。由于高额定金无法退还,业主欲罢不能。
②工程预算报价虽然要比同行低一大截,可是只要工程一开工,业主就会发现,装修材料的使用量要远远高于预算清单,而且价格也会比市场价高,这些当然要由业主来承担了。
③先打折送礼,然后在材料、施工、维修上“缩水”,“堤内损失堤外补”。更要命的是,赠送的礼品如整体橱柜、家用电器等基本上都是一些积压处理商品。
再说装修材料的促销优惠
其暗藏的玄机主要表现在:
①暗中提高原价,然后打折,这样的打折仅仅停留在数字游戏上,并不能给业主带来多少真正实惠。
②限制打折范围,所谓打折只是部分商品打折,可是给人造成的假象却是全线打折。
③打折销售声势浩大,可是持续时间很短,商家追求的是一种轰动效应。
有鉴于此,业主在面对上述打折促销时,应当详细咨询促销条件和要求,多向装潢公司和经销商提几个假设条件,然后进行理性比较。
[注释1]以隐蔽工程为例。经验表明,家庭装修中的隐蔽工程报价占总费用的7%~10%是正常的。无论是业主把它压到这个比例以下,还是装潢公司主动把它降到这个比例以下,最后的结果都可能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