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大行其道(1 / 1)

全新会计理财 严行方 1104 字 3个月前

中国会计融入世界大潮以后,会计人员的终身教育摆上了议事日程。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一张大学会计文凭,在那里摆“老资格”;或者是几十年不挪窝,一如既往地“按葫芦画瓢”,显然就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以前有人形容会计有三多:会议多、证书多、考试多。如果从正面来理解,这种情形不但不会改变,而且还会变本加厉“更上一层楼”。因为,这是知识更新步伐加快的必然。

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会计人员的培养目标设定存在问题。学生擅长“死读书”、喜欢“读死书”、结果“书读死”。这与目前社会对会计人员要求有终身学习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创新能力的管理型复合人才,有较大差距。

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1990年公布了第1号公报。公报提出了会计教育的目标,其中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因此,终生独立自学能力就成为会计专业人员自下而上与成功的必备条件。”

终身教育的提法,虽然在我国还只有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产生了。当时,随着战后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兴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教育学家们抨击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大力提倡建立终身教育体制。

“从摇篮到坟墓”是当时提出的一个代表性口号。

事实证明,终身教育体制的确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企业培训项目,更成为跨国公司吸引他国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在总结它的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经验时认为,教育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而且要贯穿整个人生,这对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功不可没。

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据统计,当前人类科学知识每3~5年增加一倍,而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的时候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一旦落后就会被淘汰,所以,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拼命往知识和科技的最前沿奔跑。

另外,随着就业观念的改变,许多人不会一生只从事一种会计职业,而愿意有更多的尝试。原来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也可能改行从事会计和经济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工作的变化和挑战。

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不久的朱丽,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做秘书。工作不久,她就发现,要想真正进入会计行业,必须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这块“敲门砖”。于是,原来以为已经远离了考试的她,又开始把业余时间投入到备考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中来。

冯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科长,不久前,她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研究生班。她说,公司近两年进的新人,学历越来越高,本科毕业的她已经感到了压力。另外,她确实感到,自己在80年代学到的那些知识,用起来有点捉襟见肘了,急需补充新的东西。

专家认为,从早些年的“夜校热”,到近年来的“自考热”、“考证热”、“上班热”,太多太多的会计人员为了契合时代的需求,在书山学海里付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追赶这种风气的人们,主观上怀着功利的目的,但客观上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加了自己在与同行竞争中的砝码。

从理论上说,会计属于管理科学,会计工作与法律、各种业务内容等外部环境的关联比较密切,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基于多方位知识的综合判断,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要做好一名会计师,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是不可能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会计是注定要“辛苦”的职业,各种各样的考试令人应接不暇。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完备而又严格的会计考试制度,会计人员从此走上了艰苦的考试之路。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会计考试是我国职业考试中最为庞大的队伍。先是职称考试,考完初级,考中级;考完职称,考注册会计师。虽然说,考注册会计师并不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条件,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绝大多数会计人员都会投身一试的。

每一门考试之间的间隔是4个月,扣除每次考完1个月的放松期,每一次考试都需要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去进行准备。平时在工作中要跑银行、税务,从记账到出报表、写报告,辛苦自不待言。但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不得不抓紧每天下班后的晚上时间去看书。

由于我国的会计考试制度日渐完善,考试内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因此,考试以后确实会感到有利于把会计知识系统地梳理一遍,工作中的很多模糊问题,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当然,要做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只会应付考试仍然是不够的。为了在管理学方面能够学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很多会计人员又会继续去上MBA。也许有人以为MBA很伟大,其实MBA的核心课程就是会计学,只不过MBA更注重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罢了。

在此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会继续申请CGA的学习。考虑到会计发展有国际化的趋势,所以,学习CGA同样是有价值的。

够了,等着瞧吧,就这样几乎所有8小时之外的时间都要用在学习上了。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生活的节奏肯定会很紧张。可是没办法,面对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为了跟上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会计人员注定要付出加倍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