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会计下的内控新问题(1 / 1)

全新会计理财 严行方 811 字 3个月前

企业财务工作正在面临着一场电算化的浪潮,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必须从这一基础出发。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会计信息系统的交易授权、执行,都与手工会计系统有所区别。我们知道,授权、批准这方面的控制,是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基础的内部控制行为。如果这个第一关都控制不好,那么就遑论其它的内部控制了。

在手工会计系统下,某一项经济业务的某个环节,其授权和批准,是通过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章来表示的。是不是某人的签章,我们用肉眼一看就知道。即使是模仿的字迹,还可以通过司法鉴定的方式来加以鉴定。可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这种授权和批准,只能通过特殊的文件或者口令来执行,这是一个新情况。由此产生的管理失控现象数不胜数。例如:

某个企业的业务人员被客户收买了,通过非法取得授权口令、绕过批准程序开出了销售提单;

非法核销客户的应收款以及相关资料;

掌握公司顾客的订货单密码以后,开出假的订货单,骗走公司产品等等。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来进行,而且这种控制程序,又必须包括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两个方面。一旦内部控制的程序发生问题,那么人工内部控制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而要命的是,这种控制失效行为一时还无法发现。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处理不容易留下痕迹,有的甚至是完全没有痕迹。这样就给了事后的检查工作带来了困难,一旦查无此人、“死无对证”,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就无法排除,令人不胜烦恼。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会计信息处理的范围也扩大了,不再仅仅限于手工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主要针对交易处理这样一个小范围。例如,它还包括网络系统安全的控制、系统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等等方面。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会计信息的处理不再保留在纸片上,而是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储在磁性介质中。肉眼看不见,很容易被别人删除或者篡改,而且不会留下痕迹。当然,与此同时同样存在着信息丢失或者毁坏的可能性。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会计信息搭乘网络技术的翅膀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这是一种发展现实。从目前来看,财务软件的网络功能,已经主要包括了远程报账、远程报表、远程审计、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银行等等,今后还必然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些,同样都会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从内部控制的内容上看,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个方面。

所谓一般控制,是指所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都需要的、对电算化系统的人员、硬件、软件等构成要素和环境实施的控制。

例如,要明确部门设置和人员分工、岗位职责、权限划分等方面的要求,基本目标是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系统管理和审核。

系统管理主要负责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管理工作,从技术上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审核主要是负责监督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防止有人利用计算机进行作弊。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建立和维护控制,设立操作权限控制、操作规程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网络的安全控制。

所谓应用控制,是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具体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应用控制可以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无论是管理控制还是会计控制,都会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己企业的行业特点出发,针对在手工会计系统下最常见的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经营研究和实施。

特别是要注意,任何科学和先进的方法,都是通过人员操作来完成。尤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更要重视会计人员在其中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势不可挡,所以,企业及其会计人员在实施内部控制方面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既不能轻敌,也不能麻痹,更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