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个方面。建国以来,有关各级各类企业的财务制度和法规多如牛毛,然而这些制度如果没有人加以贯彻落实、实行控制,就必然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变成名符其实的一纸空文。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长睦村,原来是一个经济强村,就是因为一些人随便地用白条报销冲账,最终将一个好端端的经济强村一“蛀”而空。请客送礼开白条、会议费用开白条、外地考察开白条、甚至连购买汽车也开白条……小小的一张手写白条,竟然如此神通广大,冲破了一切财务制度的“牢笼枷锁”束缚,堂而皇之地进入账本,哪里还谈得上有财务控制和监督!
据统计,1992年以来,长睦村原村党总支书记莫妙林和村委会主任胡志福等人,利用各种名目和各式手段,把300多张白条作为开支凭据,共报销220多万元。
长睦村原来是一个经济强村,1994年为亿元村,1995年为双亿元村。可是,由于这些白条充填账簿,终于使它由辉煌走向了衰败。“破船载酒泛中流”,它再也承受不起这个代价了。
翻开这些白条,只见上面写着:1994年春节,到区镇有关部门拜年,购买农副产品1万元整;这样的“拜年”白条共计17万元。到宾馆开会,村干部报销差旅费用也只需要白条一张,经过浙江省司法检察文书认定,该村白条开支6次会议的会务费达85443.30元。
1993年2月,长睦村用32万元购买了一辆轿车,报销时用的是“杭州纺织品涂层厂”的一张非营业性收据。然而,“杭州纺织品涂层厂”从来没有生产过轿车。
该村清账理财小组发现,用送礼等名义报销的70多万元只是一个小数目,还有190多万元被一个叫“沈毛毛”的人用白条领走。1992年以来,“沈毛毛”分别以“杭州华益建筑工程队”、“杭州华溢建筑装潢有限公司”为长睦村搞基建、装潢等名义,分数十次将巨款领走,账本上看不到任何施工发票。
在长睦村流传着这样一句绕口令:“村级财务漏洞是芝麻,企业财务漏洞是西瓜;账内账漏洞是芝麻,账外账漏洞是西瓜。”村民们认为,经浙江省检察司法会计中心认定的220万多元白条支出,只是村集体资产漏洞中的“芝麻”。
江干区信访局局长申屠红说,长睦村的白条事件在农村具有典型意义。农村财务不公、不廉、不实问题,主要表现在村级财务漏洞,特别是土地款。村一级是自治组织,各地村级财务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关键还是村班子有问题。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在农村财务中处处可见。一些农民为了抵制集体财产遭受不法侵害,屡屡举报,最后不得不付出血的代价。
2000年3月14日,西安市曲江乡五典坡村村民,因为长期以来对村委会主任王最良以权谋私的行为非常不满,所以在忍无可忍之下,由村会计桂某带领,带着反映材料到乡政府上访。没想到,3月15日凌晨,王最良就指使其堂弟王余良自制了炸药包,翻上桂某家的院墙,把炸药包摔在院子里,企图炸死会计一家。
凡是企业内部控制松懈的地方,类似于这样的白条现象就屡禁不止。在大城市,在大单位,这样的漏洞仍然不少。
2001年8月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连续贪污11年之久的案件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侯伟在被捕以前,是北京某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编务人员。他说,财务处就好像是他自己开的银行,只要没钱用了,就去填一张单子冒领稿费,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累计金额已经达到49万元。
侯伟冒领稿费的手段并不高明,通常是编造作者姓名、改动稿酬金额、虚报冒领及涂改报销单据等。11年中,他作案多达164次,平均每月作案1.24次。2000年12月,侯伟主动投案自首。
1990年2月,侯伟把多出的10元稿酬装进了腰包,结果没有人发现。意外的收获诱发了侯伟的贪利私欲。第一次冒领稿酬时侯伟还忐忑不安,可是会计丝毫没有察觉。等到第二次冒领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很坦然了。侯伟说,从此以后自己就像一个抽大烟上瘾的人一样,哪个月不冒领一回,心里就好像有虫子在爬。
2000年下半年,该大学纪委开始对编辑部财务进行审查,侯伟开始寝食不安起来。他只要一看到电视上审判犯人的镜头,心脏就揪心地疼。面对3岁的女儿,心里有说不出的惭愧。在家人的支持下,2000年12月,侯伟向学校纪委交代了他的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