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不同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交易看“面孔”,后者交易看“介绍信”。这里的“面孔”,对个人而言就是经办人员的为人,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信用,表现为企业的商誉。商誉很重要,遗憾的是有太多的企业把它当作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明知故问“值多少钱1斤”?就好像放在墙角的痰盂,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的作文题目是《诚信》,考试结束后,在全国城乡引起了一场关于“诚信是不是吃亏、应不应该讲求诚信”的热烈讨论。有意思的是,有一位考生居然以“面试”为题目,写了一位财会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故事。
作文中写道,求职面试时这位女大学生面对主考官的发问:“请问,小姐你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女大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诚实,有信用。”主考官满意地点点头,就叫女大学生回家等通知。
女大学生拎着包下楼了,在楼梯上碰到一位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叫住了她:“对不起,你是刚参加完面试的吗?你是学财会的吗?我们正需要验钞机,可人手不够,你能不能……”女大学生点点头,接过那人递过来的2000元,转身就走了。
女大学生冒着骄阳似火,在各大商场寻找价廉物美的验钞机,终于在一个私人商店里看中了一台。
在开发票的时候老板问她:“小姐,发票开多少钱?”“开多少钱?”女大学生闹糊涂了,难道不是应该是多少就写多少吗?
老板看出了她的惊讶,嘿嘿地笑了两声,“你想开多少都行,报销以后,多下来的不就成你的了么?”看着老板扭曲的脸,她感到一阵冷意直冲头顶。她摇了摇头。
回到公司,女大学生发现,有很多人都抱着一部验钞机,主考官就站在其中。主考官在验收验钞机的时候,最关心的是检查每一张发票。“诚信”!女大学生一下子彻底明白了。
别人的发票金额都比女大学生高好多,她的价格最低。所以,女大学生就这样终于通过了复试。
这篇作文,叙述了这位女大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她具有比别人高的商誉,而这也正是这家企业所看重的地方。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不和人家交往,“商誉”就不容易显现出来;一个企业少不了要和社会各阶层打交道,“商誉”随时随地会变成无形资产或者无形损失。特别是在目前企业改制、兼并、资产重组、股份制合作日益频繁的时期,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计量、转让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到了决策者和财务工作者的桌面上。企业必须千方百计地自创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商誉,丰富自身的精神价值。
2001年夏天,在全国各地内衣商场爆发了一场“内衣秀”浪潮。青春逼人的模特,性感暴露的内衣,婀娜娉婷的身姿……任何一种商业促销方式,都不及“内衣秀”来得直接、露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轻褪罗衫,半裸登台,“性感展示”仅仅是吸引那些挤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家内衣生产商销售主管刘小姐透露说,他们的意图在于通过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迅速提高品牌轰动性,增加企业的知名度,让“性感”给他们带来“黄金万两”。
据介绍,该年夏季他们由于举办“内衣秀”,该品牌的平均日营业额上升了几十倍。而且,每一次“内衣秀”活动,都会赢得持续15天左右的顾客购买热潮。平时该品牌在商场的日销售额只有几千元,“内衣秀”以后的日销售额能够达到5万多元。在北京、武汉、哈尔滨的专柜,最高时达到10万多元。难怪要在各地掀起一股你“秀”我也“秀”之风了。
早在1998年,北京就上演了国内第一场在商场内举办的内衣动态秀。时至今日,商场内的内衣展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为了使得顾客“眼睛发亮”,厂家在其中不断“投放猛料”。“内衣秀”期间,商场的顾客流量要比平时高出一半左右,所以经销商也和生产商一样,乐此不疲。
当然,企业的商誉绝不仅仅停留在“内衣秀”这样的层次上。
美国最权威的会计理论专家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认为,商誉就是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包括企业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优秀的管理方式等。商誉是企业在较长时期内取得超额利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企业各项资产的整体价值、超过它们个别计价总和的部分。
例如,广义上的杰出管理人才、科学管理制度、融洽公共关系、优秀资信级别、良好社会形象;狭义上的优越地理位置、独特生产技术、专营专卖特权等等。
其中真正的商誉,是指狭义上的概念,是基于优秀管理人才所创造的一种无形资产。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同样优越的地理位置上、具有同样先进技术的企业,企业商誉会具有很大的差别。
归根到底,商誉是由人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