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堵不如疏(1 / 1)

游资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它一开始就天生注定是“游资”的。换句话说,“游资”和“非游资”在某种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有鉴于此,在打击游资炒作农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为“游资”开辟合适的投资渠道,让它转变为“非游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堵不如疏”。因为归根到底,这些资金不是在这个领域投资获利,就要转投到另一个领域投资获利,它们是不可能安稳地躺在会计账簿上的。

国外舆论认为,我国的农产品炒作表明资产泡沫已经到了尾声。就像当初指责游资炒作房地产并没有能真正降低房价一样,现在如果一味指责游资炒作农产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果减少货币流动性、提高资本利得税,就能轻而易举地刺破资产泡沫。

1 建立收储体系引导游资出路

建立小宗农产品收储体系、引导游资出路,是指政府部门而言的。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合力打击下,农产品价格炒作有所收敛。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防止以后出现类似炒作,就摆上了议事日程。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三大措施,但建立小宗农产品收购储备体系、引导游资出路,应当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①改变粮食生产中“重主轻杂”、“重粮抑经”观念

这就是说,要在稳定现有主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加大对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以及蔬菜生产的扶持力度。

在具体政策方面,可以考虑把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和蔬菜生产纳入农产品补贴政策,把这作为一种明确的政策导向,引导种植户稳定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以免最终导致严重的供求失衡。

②加强对小宗农产品的储备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大豆、玉米、小麦等都是国家储备品种,而大蒜、绿豆等则不属于国家储备品种。

国家储备品种和非储备品种的区别是:每当遇到游资炒作时,如果是国家储备品种,这时候政府就可以拿出原有的一部分储备来投放市场、平抑物价,从而大大压缩游资在这方面的炒作空间和盈利目标,令其知难而退;相反,如果不是国家储备品种,这时候遇到游资炒作,政府就没有办法来进行这种平抑措施,使得这些小宗农产品在游资炒作下价格狂飙,而政府这时候能做的只能是其他办法,这样在时间上就慢了一步,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③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调控稳定市场

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合理安排收储、放储数量以及储备轮换等,能够对农产品市场起到“稳压器”和“蓄水池”的作用。

例如早籼稻是基础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种。每星期四都会举行对早籼稻的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由于市场传闻2010年早籼稻要大幅度减产,所以6月8日和9日两个交易日中,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主力合约1009价格罕见地上涨了22个点。时隔一天6月10日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竞价销售交易会上,原计划销售临时存储粳稻100977吨,实际成交100940吨,成交率高达99.96%,这就使得早籼稻的当日期货价格回落了8个点,有力地平抑了价格 1。

山东农产品收购商王苗水(化名)认为,大蒜、辣椒、绿豆等价格之所以会暴涨,就是因为前几年这些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不愿意种植,从而导致2009年总产量大幅度减少、市场供应减少。他认为,如果政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这些农产品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而他这里所说的强有力措施,就是指国家收储体系。他说 2:

包括大蒜、绿豆等在内,如果国家能建立一整套“杂粮收储”体系,也不至于之后价格的暴涨暴跌。想到2007年大蒜跌至几分钱一斤,大蒜到处扔的时候,政府就应该出台实际措施,但我没有看到。

他认为,如果从深层次考虑,在房地产市场受到调控之后,民间游资面对通货膨胀预期,投资投机和保值增值的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所以对它们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避免集中炒作某个领域。

中国蔬菜流通学会会长戴中久认为,2010年的大蒜还没有收割就被一些人承包买断,然后层层加价倒卖,这种价格竞争很不正常。对此他建议,从长远来看,应该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收储制度,一旦列入收储制度中的蔬菜品种如大蒜、洋葱、土豆等价格偏低,政府就应当拿出一定的资金来用于收储;一旦这些品种的价格暴涨,政府就应该把它们投放到市场上去抑制菜价,这种做法在猪肉、食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除此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来对低收入者在菜价暴涨时给予适当补贴。这样既能稳定生产,也能稳定居民正常生活。

2 重点发展深加工和差异化经营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不断恶化,我国民间资金也受到很大创伤和影响,最终无法顺利进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这些资金进不了制造业,就只能在制造业外徘徊,甚至抛弃制造业、投入虚拟经济,从而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游资”。

为此,要引导这部分游资进入实际经济,最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把它们从农产品领域牵引到与农产品领域相近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差异化经营道路上来,目的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一方面让它们多多获利,另一方面又能开拓新的生产和经营领域,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经营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全都拥挤在流通领域瞎起哄。

2010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倪元颖在“中国首届现代农业物流暨金乡大蒜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上介绍,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在70万公顷左右,占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大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4。

但遗憾的是,我国国内的大蒜加工产业链过于简单,大蒜出口更多地集中在初中级产品上,多以鲜蒜销售为主、深加工产品非常少,因此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而从国外看,全球开发出来的大蒜加工制品已有130多种,可我国目前却只有40多种,附加值之低可想而知。

具体数据是: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价值与自然价值的比例在3﹕1左右,例如美国就是3.7﹕1,德国、日本也在2.7﹕1、2.5﹕1左右,可是我国却不到0.5﹕1。换句话说,我国的大蒜深加工附加值还不到美国的7分之一、德国和日本的5分之一。

有鉴于此,我国以后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更好地实现品牌价值、提高产业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大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缓和供求矛盾、避免种植风险。

与此同时,可以通过采用差异化种植、经营的方式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方面提高种植户收入,另一方面有助于打击农产品炒作。

2009年末,我国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金乡大蒜”的地理标志获得欧盟认可,从而明确了金乡大蒜是欧盟各国法律认可的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 5。这表明,金乡大蒜进军国际市场有了正式“护照”。不用说,这也是提高当地大蒜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江苏省大丰市裕华镇,作为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该镇的大蒜种植面积高达11万亩,全国第一。可喜的是,这里并没有出现其他地方司空见惯的“大蒜战争”,这要归功于它们的差异化经营和一条龙服务 6。

从2000年起,当地政府就引导农民以种植生长期长的青蒜为主,一方面是差异化经营,另一方面是青蒜的价格在大蒜产品中最稳定,一般总在每斤1元左右。他们的朴素思想是,国际市场对大蒜价格非常敏感,几乎每年都有较大波动,他们作为势单力薄的种植户无法与国际资本巨头相抗衡,但却可以做到避其锋芒,“安分守己”。

主打青蒜,使得他们种植的青蒜产量、质量在全国10多个“大蒜之乡”中具有绝对优势。“裕华”、“裕丰”牌大蒜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字号名牌产品,2010年更是一举拿下“上海世博会”农产品供应资格。

而即使主打青蒜,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策略。例如,大蒜按照生长周期划分为三类产品:青蒜、蒜薹、蒜头,当地80%以上的种植户采用的是“三三制”——例如,该镇海防村蒜农陈卫华家有8亩地,但7月23日首次播种时只种其中的4亩,余下的4亩地每隔20天种一茬,直到种完。这样做的好处是,将来能够避免大蒜集中上市,并且如果第一茬行情不行的话,第二茬、第三茬还能补上。

更有意思的是,裕华镇每年生产的3万多吨大蒜头一个都不对外销售,全部用来留给自己做种。就这样,他们种植大蒜的脾气很是“温顺”,一点也不“疯狂”,每年给种植户创造的平均收益高达每亩9300元。

1 王超:《业内人士:发挥期市功能,完善农产品储备调控》,2010年6月18日中国证券报。

2 杨光、刘金松等:《国家严打农产品炒作,炒资再奔赴蒜豆主产区》,2010年5月29日经济观察报。

3 孙晶、郑秋元:《菜价暴涨不止幕后调查,煤老板花几亿炒大蒜》,2010年5月17日羊城晚报。

4 马文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大蒜产业必须发展深加工》,2010年5月10日京华时报。下同。

5 杨东亮:《山东金乡大蒜成为欧盟地理标识保护性产品》,2009年12月14日中国新闻社。

6 王世停:《抱团协作:大丰裕华镇蒜农拒绝“蒜你狠”》,2010年7月28日新华报业网。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