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炒作农产品的原因之八,是我国农产品尤其是小宗农产品受到严重旱灾,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减少,直接点燃了游资进入农产品领域炒作的导火线。
众所周知,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是全球发生自然灾害 1最频繁、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中,我国发生比较大的旱灾1056次、比较大的水灾1092次,平均每年都会发生一次比较大的旱涝灾害(当然,旱灾和水灾有时可能会同时发生在同一年) 2。
旱灾对这次游资炒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数据表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我国东北、西南地区及内蒙古等地旱灾非常严重,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国大豆主产区,所以直接导致了大豆产量的大幅度减少;而吉林和内蒙古地区的大旱,又严重影响到了绿豆的产量,估计绿豆产量因此至少减少40%。与此同时,西南地区还是我国小豆类杂粮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而这次大旱导致该地区的小豆类杂粮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产量也就相应地大幅度减少了 3。
1 西南玉米减产导致游资介入
2009年秋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遭遇世纪大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4月8日,上述地区的耕地受旱面积为1.01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4%,作物受旱面积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2197万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为旱灾发生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4%。与3月末相比,西南旱区饮水困难的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4。
据云南省昆明市某饲料加工企业负责人蒋先生介绍,由于最近几年来玉米歉收,玉米的收购价每年都有每斤一两毛钱的上涨,算是正常的,也算是比较温和的。2010年5月,该公司从农村收购来的玉米价格为每斤1.1元至1.2元,预计六七月份新玉米上市时价格会继续上涨到每斤1.3元,企业实在有点吃不消。据他分析,玉米价格上涨如此凶猛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是天灾 5。
而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的收购价过去每年在每斤0.9元时就算非常高了,而现在已经与大米价格持平。辽宁省博大民兴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贸易部关部长介绍,该公司每年有20万吨玉米的深加工能力,主要是制作玉米淀粉,2010年5月该公司在山东玉米产地的收购价已经高达每斤1元,与大米持平,实在是历史罕见。要知道,2010年3月初该公司收购的玉米价格还只要每斤0.75元呢。
据他分析,玉米价格如此之高的原因依然与西南地区大旱有关。
一方面,由于西南地区发生大旱,而西南地区的制糖业在我国一直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在遇到旱灾发生时,许多制糖企业都会把原来用甘蔗原料制糖改为用玉米淀粉做原料制糖,这样就在相当程度上拉高了玉米市场需求,抬高了玉米价格。
另一方面,这个时候正是玉米生产淡季,农民家中的玉米库存少,大量玉米都囤积在销售商和国家粮食储备库中。而贸易商手中的玉米通常是“顺价销售”的,这种顺价销售的价格当然会比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玉米更高,这样在总体上也就推高了玉米收购价。
与此同时,我国北方也有种植玉米的,可是由于2010年上半年北方地区低温持续时间长,从而导致玉米播种期不得不推迟,这样也影响到了全国的玉米产量。
当然,除此以外,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慢慢过去,玉米的各种下游产业如饲料、淀粉加工行业开始慢慢看好,也加剧了玉米需求量。
玉米一直是我国三大主要口粮作物之一,超过90%的玉米是用来做饲料和工业原料(淀粉)的,所以它被称为“饲料之王”。
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用于养殖业饲料方面的玉米消费量高达9000多万吨;用于食品、造纸、制糖、药品等行业的工业用淀粉年消耗量4000多万吨。而现在用于饲料、淀粉的玉米消耗多了,就必然会拉动玉米价格上扬。
玉米当然也是可以作为粮食来食用的,而用来食用的玉米价格就更高了。2010年5月20日食品商务网上公布的上海曹安菜篮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玉米平均价格报价是每斤1.3元,而大米的平均报价是每斤1.065元,玉米的平均价格比大米要高出22%。
在这玉米价格的高企中,游资炒作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当然,受西南旱情影响的不仅仅是玉米,水稻、油菜、花卉、烟叶、橡胶、药材、茶叶、蚕桑、咖啡、甘蔗、辣椒、蔬菜等众多经济作物也同样受灾严重,这些作物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行情,因此造成的减产或减产预期也给游资炒作带来了空间 6。
2 北方绿豆减产导致游资介入
2008年10月下旬开始,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发生干旱,再加上连续几次出现强降温过程,秋冬连旱,旱冻交加,农作物发育、生长、安全过冬出现严重问题。
资料表明,截止2009年2月初有2.99亿亩耕地受旱,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河南等8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1.52亿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95%,被专家称之为“这是一场影响不亚于金融危机的大旱。” 7截至2009年9月初,仅仅内蒙古自治区的作物受灾面积就达到3600万亩,绿豆产量大幅度减少,质量也大幅度下降 8。
同样的一幕又出现在2010年。例如,2010年6月内蒙古地区出现严重旱灾,截至2010年7月7日,该区受旱灾影响人口83万,受灾农作物4.5万公顷,绝收4.4万公顷,6.98万人和9.36万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2亿元 9。
旱灾直接导致了游资的介入炒作。以北京市场上销售的绿豆为例,它们的主要产地是内蒙古赤峰市。2010年5月18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批发商名义直接联系赤峰市的经销商,得到的报价是每斤5元到5.5元,而即使如此,从5月18日之后得到的消息也都是“没货”,只是“如果需要量特别大”,对方可以帮助联系联系看,但不能保证有货 10。
内蒙古赤峰市一位姓赵的经销商表示,究其原因在于农民手中基本上没货,绿豆存货全部在各家批发商手里。虽然当地是绿豆主产区,绿豆的种植量很大,但绿豆收获后就基本上全部卖给了当地经销商,由经销商负责筛选、晾晒等环节。不过这些工作在当年收获季节(秋天)就已经结束了,从此以后如果需要绿豆就只能找经销商。
2009年内蒙古、辽宁等绿豆主产区遭遇旱灾,所以当年的绿豆产量大幅度减少,有些地方的减产幅度甚至达到三分之二,只相当于上年的三分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游资看准时机大肆出动进行采购,囤积居奇,希望将来有朝一日能卖个好价钱。
据这位赵老板介绍,他就看到当地一位经销商一下子就收购了500吨绿豆,不过这时候他早就全部出货了。
绿豆主产区的绿豆基本出货后,这时候的绿豆炒作链就随即传导到各地批发商那里去了。
北京东五环农贸市场的一位批发商表示,他每次的绿豆进货量都在60吨左右,但并不急于出货。因为他很清楚,由于这次旱灾的“功劳”,绿豆价格以后一定会涨上去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果不其然。2010年5月18日,华夏时报记者在北京东五环农贸市场上看到,这里的绿豆价格高达每斤10元,而在5公里外的批发市场批发商的零售价也达到每斤9元,批发价则高达每斤8.6元。
事实上,由于同样的气候因素,游资不仅仅在炒作绿豆,同样也在炒作其他小杂粮,如胡萝卜、红豆、土豆等。
就是在这样的游资炒作下,北京东五环农贸市场上的土豆价格2010年初还只有每斤0.3元,5月份就涨到每斤1.8元甚至更高,半年不到价格上涨了六七倍。批发市场上的红豆零售价也已经涨到每斤7元。
1 所谓自然灾害,是指水、旱、霜、冻、风、雹等灾害。农作物产量因灾比常年减产30%以上的耕地面积,称之为成灾面积。
2 孙广忠等:《中国自然灾害——献给“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活动》,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年,第5页。
3 《游资炒作导致杂粮价格暴涨,绿豆价格贵过猪肉》,2010年5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4 赵永平、陈仁泽:《西南大部分旱区旱情持续,5省市受旱面积1亿亩》,2010年4月8日人民网。
5 米华:《山东玉米价突破每公斤2.1元,直追米价》,2010年5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下同。
6 欧阳迪娜、申清:《警惕旱情背景下农产品价格被过度炒作》,2010年4月2日新华社。
7 陈松:《专家称旱灾不亚于经济危机,河南小麦仍可能增产》,2009年2月11日河南商报。
8 李富:《内蒙古旱情持续》,2010年9月8日新华社。
9 刘昕:《内蒙无有效降雨旱情严重,经济损失达6.42亿》,2010年7月10日中国新闻网。
10 吴丽华:《游资炒绿豆价格连翻番,多方面原因构成涨价链条》,2010年5月22日华夏时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