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炒作农产品的原因之二,是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所以很容易就找到抄底机会,然后通过炒作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
打个比方说,如果把农产品看作是一只刚刚发行的新股,成本价就是它的发行价。如果这只新股一开盘就跌破了发行价(行话称之为“破发”),那么这时候去买入该类股票的风险就相对较小;该股票价格越跌,你就可以买得越多,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摊低买入成本,将来获取暴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取暴利的数额就越多。
不用说,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实际上就相当于“农产品”这只股票跌破了发行价,这时候买入该股票的投资风险就较小,今后股价上涨后的获利空间也就会相对较大。
1 价格长期低于成本,有上涨空间
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价,总体上看具有较大的价格上涨空间,所以炒作风险相对较小。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谷贱伤农”。
可是在游资看来,“谷贱伤农”还可以有另一番理解——现在“谷贱”“伤农”了,将来总有一天会“谷贵”“益农”的,否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可是农民没有这样的实力提前介入农产品,现在游资提前介入了,将来得益的就不是农民而是这些炒家了。
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我国28个品种的蔬菜平均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26.98%。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认为,导致蔬菜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偏低,菜农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因此从长期来看,蔬菜的价格将呈现一个合理上升的趋势。而在接下来的6月份,中国的蔬菜价格将随着北方落地蔬菜(相对于大棚菜)的大量上市而稳定,即使局部因天气原因出现短期菜价上涨,也是暂时的表现。” 1
在具体落实农产品炒作品种时,游资发现,我国的大宗农产品如稻谷、小麦、玉米等都是国家储备品种,价格是由政府托底的,并且产销量太大;而炒作新鲜蔬菜,则有一个容易腐烂的问题很难解决。所以这些品种都不能炒,只能敬而远之。相反,大蒜、绿豆、土豆、辣椒等就不属于国家储备品种,没有政府价格托底,一旦价格下跌还更便于砸盘、捡到更低的价格筹码。
虽然“谷贱伤农”对于农民来说非常伤心,因为他们即使取得了大丰收,如果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收不回成本,有时候甚至白白送人都不要,这又和颗粒无收有什么不同呢?可是对于游资来说,这却是百年难遇的抄底机会,为以后的价格暴涨创造了良机。
由此可见,游资是很精明的,它决不会“打无准备之仗”,而无缘无故地投向某个领域乱炒一通。这次它之所以盯住农产品领域,就是看中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过低,本身具有上涨冲动。只待游资一介入,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又何乐不为呢?
从具体数据看,最近5年来我国的土地价格暴涨了2.75倍,房价上涨幅度更是超过3倍,而农产品呢,虽然国务院先后两次提高收购价格,第一次是10%,第二次是15%,可是仍然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2。
不必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与房地产价格比,就是和国际同行比也是“很可怜”的——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仅仅2009年当年全球农产品价格就上涨了33%,而现在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在5年内仅仅只有上涨25%,相差实在太悬殊了。
正因如此,互联网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牢骚,认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其花这么大的气力去平抑农产品价格上涨,还不如去抓几个房地产价格、土地价格暴涨典型呢。
在这些人看来,他们感到疑惑的是,面对百姓怨声载道的房地产价格暴涨,政府也从来没有开出过高达100万元的罚单,而现在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绿豆”就开出这么高的罚单来;如果类比,炒作房地产完全可以罚它个1亿、10亿元,这又要相当于多少个100万元罚单呢?
一条“微博”是这样说的:
莫名其妙的发改委,抓出炒绿豆的元凶,开出百万大罚单。炒一个绿豆罚百万,为什么不去抓炒楼呢?抓出一个炒楼的元凶,至少可以开出10亿元人民币的罚单。
虽然这些是牢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它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中这样一种怪现象:“重大宗主粮,轻小种杂粮。”
这种“抓大放小”的结果,导致大蒜、绿豆、生姜、辣椒等小宗农产品的农户种植利益没有得到切实保障,而一旦在某种因素影响下需求量放大或产量减少,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就给游资提供了一种极好的炒作机会。
这正是导致农产品炒作风生云起的外部诱导因素之一。
2 “饥三年、饱三年”的涨跌规律
农产品种植和产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所以农产品价格也相应地具有“饥三年、饱三年”的变动规律,这为游资炒作农产品创造了条件。
具体数据表明,2003年我国绿豆产量有120万吨,可是到了2009年时却急剧下降到70万吨,下降幅度高达40%。当然,这种产量的急剧下降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着多种深层次原因。因为农民最讲实惠,今年种什么有利可图,明年就增加种植面积;今年种什么亏本严重,明年就调减它的种植面积,一点都不含糊。
具体到大蒜来说,2007年和2008年我国连续两年大蒜价格走低,从而导致大蒜种植户的积极性大大下降,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马上就比2008年下降30%左右;农产品价格走低也直接导致农户疏于管理,大蒜单产因此减少7%以上。
从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看,2010年的大蒜总产量大约为45.93万吨,比2009年减少6.71万吨,减少幅度为12.7% 3。全国的数据是,2007年杂交大蒜秋播面积为450万亩,2008年为280万亩。与此同时,旧蒜的库存量也在逐年降低,例如金乡县的大蒜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之二以上,该县过去的旧蒜库存量一般在40万吨左右,而2010年却下跌到10万吨左右。无疑,这又给游资炒作大蒜创造了最佳良机。
不仅仅大蒜是这样,其它农产品也是如此。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洼地”,农民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经常可以从报道中看出,许多农民辛辛苦苦做一年,出售农副产品后连成本都不一定收得回来,也就更谈不上发家致富了。不用说,“谷贱伤农”一定会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
所以在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土地撂荒,或者年轻人外出打工,自己把土地送给农村的那些虽然知道种田没钱可赚、可是依然割舍不下这份情结的老农,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为了稳定粮食种植、鼓励农民种田积极性,国家采取扶持政策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粮食临时收储,并给予农业补贴,体现出国家在粮食价格方面的调控方向。
然而,这些政策都只仅仅局限于大宗农产品如稻谷、小麦、棉花、猪肉、食糖等,并不包括小宗农产品如玉米、土豆、大蒜、辣椒、八角、味精。而这一市场缝隙正好成为吸引游资炒作目光的品种,最终酿成游资介入炒作,并藉此向其他商品涨价传导和转换。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话题和时机。所以当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干旱、甲型H1N1流感等因素时,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就终于被引爆了。
所以容易发现,从这次游资炒作的品种看,其中大多是国家粮食储备调控手段无法波及的产品。大宗农产品因为有强大的国家储备,政府可以随时利用国家储备来调节市场,所以极大地增加了游资炒作风险,游资才不至于轻举妄动、以卵击石呢。
与产量大幅度减少相比,这些年来无论国内消费还是出口需求,对小杂粮品种的需求量都在不断上升。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供求关系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直接夸大了市场供求失衡,推动价格迅速上涨。
银河期货分析师臧小雷认为,“根据我们的监测,农产品价格‘饥三年、饱三年’是常见的事情,大蒜、绿豆等商品涨价是对前期价格过低的一个修正。”所以,如果能较好地把握这种规律,炒作农产品要想获得较高利润并不难。显而易见,游资在这方面游刃有余 4。
1 孙晶、郑秋元:《菜价暴涨不止幕后调查,煤老板花几亿炒大蒜》,2010年5月17日羊城晚报。
2 牛刀:《房价没有暴跌,农产品还将大涨》,2010年7月4日中国新闻网。下同。
3 周婷:《农产品炒作惊现“金融手法”,监控资金异动遏游资》,2010年6月18日中国证券报。下同。
4 李雁争:《1800亿资金就能撬动大蒜价格翻番》,2010年5月28日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