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说这次农产品炒作资金来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股市、楼市炒作中退出来的资金,是因为其炒作手法具有明显的金融炒作特征——联合狙击、拉高出货。不但如此,从股市、楼市中退出来的资金还在其中冲锋陷阵,起排头兵作用。
而对照在此以前正好遇上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再加上股市又非常疲软,这就从某种角度“提醒”了从股市、楼市中退出的游资:赶快转投农产品领域。
1 炒作时机选择泄露了秘密
从这波农产品炒作的发生时机看,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也就是说,为什么选择在2010年炒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而不是在2009年或更早时间呢?原因之一就是那时候的房地产价格还在继续攀升、股市表现也很不错,大量的游资在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中忙得不可开交。
而在此之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非常低迷,所以这部分游资就从楼市、股市中见好就收,退出来转战农产品炒作,尤其是那些没有被政府纳入收购储备的小宗农产品。
这些小宗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的,供求数量一定,虽然数量并不是特别大,但容易储存,所需投入资金相对较小,更适合于游资炒作。
相反,如果是它们把目标瞄准稻谷、小麦,一方面因为这些农产品都是国家储备品种,国家可以动用储备来调节市场;另一方面,这些农产品的数量非常庞大,所需资金遥遥无边;更不用说,政府也绝不会放任游资炒作它们,是一定会出面进行干预的。所以,游资放弃大宗农产品而转向小宗农产品,是很好理解的。
不难看出,所有这些都既充分显示了游资炒家的“精明”,也充分反映了游资炒作的特点和一贯手法。因为说到底,农产品炒作的高回报率确实是游资怎么也无法抗拒的**。
例如,从2010年4月16日到5月6日记者截稿的那一天,短短20天时间里,沪深两市流出资金近2000亿元,蒸发的市值超过3万亿 2,这些资金何去何从就很值得深思。
事实证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产品炒作。
2010年5月5日,做了十几年股票的成都人李强,开着从北京车展上买回来的奔驰轿车,在江苏省徐州市参加中国果品交易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的银商转账系统开通仪式。仪式结束后,他迅速在工商银行开设了入市账户。他说:
“我算是大蒜电子盘为数不多具有期货从业资格证的人了,大蒜电子盘博弈的对象是蒜农,高手不多,赚钱比股市和期货市场容易得多。”“最近准备买房的几个朋友已经放弃了(买房),资金准备用来炒蒜;山东、江苏、浙江是中国经济中比较富裕的地区,民间资金非常充裕,缺乏的是投资渠道。”
原来,一直在股市中博弈的他,2009年看到农产品炒作得厉害,于是也加入了炒蒜大军。2010年春节后短短3个月间,他从大蒜炒作中赚了100多万,然后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全部清仓了所有股票和基金,唯一保留的是农产品电子交易。
所谓农产品电子交易或农产品交易电子盘,是一种从现货批发市场演变出来的金融工具。它具有期货交易的某些特点,如交易单位一致、商品规格统一等,最重要的是这类电子盘交易并不针对实物,而是通过买卖仓单、用较少的资金控制大量农产品,从而使得游资能够发挥“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更便于炒作。
游资进入农产品炒作,除了上述农产品本身具有的特点外,还与市场对农产品的必然需求有关。
农产品和住房实际上是属于同一性质的,那就是它们都是生活必需品,一旦价格被炒作起来后,不用担心没有销路。并且从某种角度看,现在炒作农产品比炒作房地产具有更大的上涨空间。因为房地产经过几年的炒作后价格已经处于高位,而小宗农产品如大蒜、绿豆等前两年的价格已经跌到低谷,即使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稻谷等价格也处于较低水平,并且一直在往上走。尤其是处在生产末端的农民种植户,从他们手里得到的“初级产品”价格很低,具有巨大的炒作空间。
2 突然发力更容易掌控市场
许多读者感到,大蒜、猪肉价格炒作在前几年也出现过,只不过这次炒作力度之大再也没想到。实际上,正是在“大家没想到”的时候突然发力,才更容易掌控市场,这正是游资所想要的效果。
例如,重庆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0年上半年重庆市场上的大蒜价格在安静了几个月后,就是突然开始疯涨的。仅仅是2010年4月29日这一天,盘溪蔬菜批发市场上的蒜头、独蒜价格就比前一天上涨30%。5月3日,该市场上的白蒜批发价格达到每斤6.5元、独蒜批发价格达到每斤7.5元,均创出了历史最高纪录。仅仅在一年前的2009年4月,该市场上的大蒜批发价格还在每斤0.2元到0.3元之间徘徊不前,短短一年间价格就上涨了近30倍 3。
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大蒜批发商张洋介绍说:当时的大蒜是一天一个价。2009年4月的大蒜批发价还在每斤两三毛钱,从6月开始就逐段高升,到12月时批发价已接近每斤6元的最高点。虽然2010年3月价格又回落到每斤4元左右,但步入4月份以后价格开始疯涨,普通一点的大蒜每斤6元,质量稍微好一点的就要7元。
所以能看到这样有趣的一幕:与普通消费者望蒜兴叹相反的是,这些批发商大多懊恼自己以前出货太早,否则还能有更大的获利空间。例如,盘溪市场香料批发商王冬梅就是其中的一个。
王冬梅是大蒜批发大户,每年的销售量要超过30吨。2010年春节时她把上年囤积的大蒜卖掉了大部分,可是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的行情会一直很坚挺,所以只能埋怨自己出货太早了。如果细细追究原因,主要还是受“倒春寒”天气影响,2010年的新蒜上市时间比过去晚了差不多一个月,所以直接导致短时间内的货物空白。说穿了就是“奇货可居”,当然价格就上去了。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一遇到游资炒作,大蒜价格涨得就更快。重庆市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大蒜批发商张洋认为:
大蒜价格高得离谱,主要是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矿老板们的资金介入,他们用大量的资本从原产地进行收购,然后统一抬高价格进行集中销售,从而导致整个大蒜价格的上扬。而大蒜不同于大米和食用油等国家计划调控物资,这是导致大蒜疯狂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情形在全国各地非常普遍。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体系监视检测表明,2010年4月北京、天津、重庆等20多个省区市的大蒜价格上涨明显,月底和月初相比涨幅都在20%到40%之间。
附带提请注意的是,由于大蒜价格的疯狂上涨和剧烈波动,在此期间的大蒜销售量也相应地要比往年减少差不多一半。
那么,游资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发力掌控市场,这除了与气候干旱、股市楼市的退出资金有关以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呢?答案是肯定的。
要知道,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全球各国都投放了大量的货币,我国银行贷款的投放数量居然高达9万多亿元人民币 4。
资金流动性充裕以后必然要寻找出路,只不过由于当时的资金投入方向都集中在楼市、股市中,大量的资金被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吸收了,所以并没能及时分流到农产品炒作上来。
而接下来的情形是,进入2010年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快速下行,2010年上半年我国上证综合指数下跌了878.77点,跌幅高达26.82%,位居全球第一,半年缩水4.76万亿元人民币,日平均蒸发406.84亿元市值 5。这样,就势必把从楼市、股市中挤出来的资金“逼”向了具有巨大炒作空间的农产品。
当然,这个过程也并不完全是在2010年上半年进行的。众所周知,数额庞大的游资运作需要打提前量,游资抄底的过程实际上在2009年甚至之前就开始了。
1 孙晶、郑秋元:《菜价暴涨不止幕后调查,煤老板花几亿炒大蒜》,2010年5月17日羊城晚报。
2 金水:《游资撤离股市楼市转战农产品,姜蒜价格暴涨》,2010年5月7日华夏时报。下同。
3 王宏伟:《大蒜“疯”了,一年价涨30倍》,2010年5月4日重庆商报。下同。
4 刘铮、江国成:《专访发改委副主任彭森:五问农产品涨价》,2010年5月30日新华社。
5 况玉清:《上半年上证综指暴跌26.82%,A股市值日均蒸发407亿》,2010年7月1日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