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爷爷奶奶的鼓励、帮助和指导是一种强大动力。让宝宝早早地吸吮母乳,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和产妇的身体复原都非常有益。
【专家支招】
①爷爷奶奶对母乳喂养的鼓励和帮助很重要。在中国产妇有“坐月子”的说法。实际上,这是为了能让产妇好好休息,一心一意照顾宝宝。一方面,母子之间有一个相互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也只有产妇休息好、情绪好、营养好,乳汁分泌才会源源不断、畅通无阻。
②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就要开始哺喂。即使没有乳汁,也要这样做,每次时间持续半小时。夜里也要这样做,因为夜间泌乳素的产量是白天的50倍,效果更好。
宝宝的哭闹能够促进乳汁分泌,所以最好是让妈妈与宝宝住在一起。每次哺乳后要尽量将**排空,以刺激乳腺更加卖力地分泌乳汁。如果奶水不足,既不能减少哺乳次数,以免乳汁分泌进一步减少;也不要给宝宝喝其他代用品,否则宝宝今后会对母乳不感兴趣,也会消化不良的。
③研究表明,母乳喂养能够让宝宝更聪明。究其原因在于:母乳中含有2种重要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对宝宝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帮助。当然,如果在奶粉中也有这两种成分,会有同样效果。
④有些产妇担心母乳喂养会改变**形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一般来说:原来丰满的**,哺乳期结束后有变小的可能;原来较小的**,哺乳期后反而会丰满起来;只有高龄产妇,哺乳期后**才容易松弛、下垂。但即使终身拒绝哺乳,随着年龄增长,**也会慢慢下垂的。
【温馨提示】
①母乳喂养是母子之间的互相馈赠。产妇给宝宝以乳汁、营养、爱,宝宝通过吸吮刺激产妇的**神经,将信息传送到产妇的脑下垂体,从而促进泌乳素的分泌,激发产妇的母性本能。母爱就是这样形成的。
②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妇的子宫复原。宝宝的吸吮动作会刺激**,从而引起产妇的子宫收缩,并减少出血;对催产素分泌的刺激,又会较快地促进子宫恢复到孕前的大小。
③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妇体形恢复。产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发胖,目的是为了储存脂肪作为哺乳“燃料”;而母乳喂养正好能消耗产妇体内的这些热量,“清仓出库”,不用节食就能达到减肥目的、恢复体形。
④母乳喂养能促进产妇身体健康。哪怕仅仅是哺乳几个月,产妇患乳腺癌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并且还能预防卵巢癌、尿路感染、骨质疏松等发生。
⑤母乳喂养是一种自然避孕措施,至少在产后6个月内能避孕。
⑥母乳是一种“速食品”,方便、卫生。宝宝肚子饿了,一哭,不必手忙脚乱地去烧开水、消毒奶瓶、冲奶粉、降温,撩开衣服就能喂奶。这种“随叫(哭)随到”的服务态度,会让宝宝感到世界充满爱,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
⑦母乳喂养让产妇安详。母乳中有一种促进睡眠的天然蛋白质,能让宝宝在妈妈怀里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哺乳也会使产妇体内分泌一种有助于放松的激素,从而让妈妈感到安详。母子俩都会有一种服用了天然镇静剂的感觉。
⑧用母乳喂养经济划算。近年来,奶粉价格的上涨速度是牛奶的数倍,再加上奶瓶、消毒用具、避孕工具等费用在内,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常犯错误】
①过去为了让产妇及新生儿得到充分休息,宝宝要在出生6~12小时后才开始哺乳。最新研究发现,宝宝出生后的20~30分钟内吸吮能力最强,这时候给他吸吮刺激,会大大增强以后的吸吮能力。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89年发出倡议,要求宝宝出生后尽快哺乳,最晚不能迟于出生后1小时。
这不但因为妈妈与宝宝接触时间越早、越长,母子间的感情就越深,宝宝心理发育就越好;而且,开始喂奶的时间越早,乳汁分泌得会越好,吸吮得越勤、越早,产乳量会越多。
相反,如果开始哺乳的时间过晚,宝宝的黄疸较重,有时甚至会发生低血糖,使宝宝的脑部受损。
②产后1~5天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6~10天为过渡乳;15天~15个月称为成熟乳。初乳的颜色类似于黄油,比较清淡,有的爷爷奶奶误认为这是“坏乳”而要产妇白白挤掉。其实,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能够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可谓千金难买“头一吃”,非常宝贵。
与此同时,过去认为产妇的初乳不能吃,要向其他哺乳产妇“借奶”,否则宝宝今后会“挑食”的说法,也是毫无科学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