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讲效果。家长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并且与同龄孩子相比较。这样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并有针对性,教育效果当然最好了。
理解孩子,每天交流一小时
家长要理解孩子,就必须与孩子沟通,做到心心相印。而沟通,是必须有时间保证的。家长的工作哪怕再忙、事情再多,每天也要挤出时间来与孩子相处。专家建议,家长要能理解孩子,平均每天至少要和孩子交流一小时才能收到效果。
在贵阳市政府工作的一位家长孙先生,在单位里是一把手,妻子也是一位事业型女性,双方工作都很忙,几乎每天晚上要加班加点。难能可贵的是,孙先生无论工作怎样忙,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与孩子相处,十几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由于经常要加班,孙先生从实际出发,把与孩子交流的时间确定在每天中午吃饭时。平时不管多么忙,中午这一顿饭必定是和孩子一起吃的。单位里的同事还以为他不参与大吃大喝,是带头搞廉政呢,可他认为,和孩子在一起吃饭、交流,听女儿说学校里发生的事,以及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比任何标签都重要。每当此时,他都会非常认真地注意女儿说话的细节、对事物的判断是否客观,然后平等地与女儿讨论和交流。
这样一个好习惯,使得女儿和父母之间无话不谈。女儿到了青春期,内心秘密都愿意告诉父母,而父母也总是尊重她的隐私,现身说法给以正确指导。有许多话不便于在饭桌上交流,这部分内容就留在晚上与母亲交流。
孙先生认为,只要家长与孩子之间培养起了良好的交流习惯,孩子不自闭,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秘密,那这孩子至少在心理上就不会有多大问题。
女儿最终考上了北京大学,同事们纷纷向他讨教家庭教育的秘诀。他只说了这样一句:每天至少与孩子交流1小时以上!
确实,家长如果每天都能和孩子交流1小时以上,虽然不能保证孩子能考上北京大学,但起码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了相应保障,不至于离家长给孩子设计的轨迹相距太远,更不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这种相处、交流,必定是有语言、思想、行为交流的,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灵。
一位9岁的小女孩,曾经因为和老师发生矛盾,在外流浪了3年。当问到她在这3年中最想谁时,她的回答是“母亲”。原因是过去在家里时,她家的一只老猫生小猫,难产,妈妈要她帮忙一起把小猫拽出来,小猫的身子被扯出来后,头还留在母猫的体内。当时妈妈很有感触地说:“当初生你的时候也是这么难!”说完这句话,这位小女孩和母亲都哭了。
这也是一种交流。虽然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在小女孩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女孩在外流浪3年吃尽了苦头,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让孩子印象最深、最受感动,让她回到了家。家长平时就要注意,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震撼。
家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孩子就很可能会麻木不仁。
还记得吗,四川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昆明国际机场起飞时,曾经有两名男孩爬上了飞机后面起落架的吊舱。飞机起飞后,其中一名男孩从飞机起落架掉下后摔死,另一名男孩则随飞机到了目的地重庆,但已经被严重冻伤。这名幸存少年获救后对媒体说,看到同伴掉下飞机时,“我不难过,因为我们认识的时间并不长。”
小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漠视生命?关键在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问题。许多家长整天把孩子当宝贝疙瘩一样呵护,可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然,与此同时,家长还更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因为家长和子女之间并不是安全隔离的两个世界,孩子的性格、行为,都是在家长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不解决家长的言行、价值观问题,空谈与孩子怎样沟通、理解,决不会有什么效果。
也就是说,家长如果把更多的关注集中在孩子身上,很可能是本末倒置。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自己。
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明确列出了生活带给青少年的20种不良压力,如学习压力、家长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孤独压力、家庭暴力压力、校内帮派暴力压力等。可以说,正是这些不良压力,给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带来了困难;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家长要与孩子沟通、相互理解,首先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找到钥匙。
家长如果每天能和孩子交流一小时以上,可以说,孩子的上述各种压力基本上就没了。
书信交流,此时无声胜有声
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可是,有许多家长工作实在太忙,根本没时间与孩子交流,或者和孩子不住在一起;有的是双方发生了误会,正在气头上,火药味很浓,直接交流颇有不便;有的则是因为天性忠厚,不善于说话。尤其是中国的父亲,外冷内热的“热水瓶型”性格有不少;中国的母亲,也是唠唠叨叨的居多,有的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
在这种情况下,书信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不但可以弥补时空的局限,可以促使双方冷静思考,而且有利于家长用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孩子反复阅读,一遍遍“播放”。许多家长除了当年谈恋爱写情书以外,结婚后再也没有写过信,趁此机会也正好复习复习。
例如,一位父亲含辛茹苦地培养儿子,可是儿子却因为任性,拒绝与父亲沟通,甚至拒绝透露任何有关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使父亲感到很伤心。在这种情况下,他明智而策略地通过书信向孩子表达父爱和想法。孩子看了这样的信后,效果比当面交谈更好。
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儿:你好!
每次想坐下来和你谈谈,但火药味太浓,说不了几句就收场了。难道父子之间的交流就那么难吗?
我经常扪心自问:我哪里错了吗?是不是我总是以父辈自居,说话总是训人的口气?是不是我观念陈旧,已经和你们年轻人格格不入了……书信能够平静地表达各自的想法,我想用这种方式来沟通一下,行吗?
我多想看看你的考试卷,可总是看不到。孩子呀,我并不是想指责你考得不好,也不是想通过指点某道题来显示家长的威严或高明。我只是想和你一起探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交流学习某个知识点的心得体会,共同品尝学习中的酸甜苦辣。
你也许不知道,自从你上中学开始,老爸我就又悄悄捡起了已经丢了30年的数理化,就连那我原来没有学过几天的英语,也在硬着头皮去试图破译。我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亲身体验一下你学习的艰辛,以便在和你交流功课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吗?
每当我从报纸上读到你的同龄人中,一些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轻生、出走时,我心中就一阵震颤。我时时在祈祷,孩子呀,你千万别像他们这样!学习成绩不好只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大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也曾被老师指责为“最笨的学生”,但他们最后都成了科学巨匠。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将来你走上社会后,“三百六十行”里总有一样是适合你的。只要肯做,吃饭穿衣、成家立业都是有保障的。作为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呢?可是大千世界,能够成龙成凤的又有几个?绝大多数还不都是鱼虾,包括我和你妈妈,何尝又不是鱼虾!能够成为跳龙门的鲤鱼固然好,可是如果做一条在清澈透底的小溪中随意游弋的鱼虾,不是也非常快乐吗?
孩子,你将来总是要走向社会的。你是社会的,更是自己的,父母非常希望你能善待自己。凡事只要尽到自己最大努力,就可以笑对人生了。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风雨和挫折总会有的,但愿你能相信父母,让我们成为你的好朋友,一起在知识的江河里遨游,一起搏击风浪,管它成龙成虫,永远风雨同舟,好吗?
你的父亲,夜11:45
小恩小惠,孩子毕竟是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关键是要懂得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去爱孩子,所以用“爱的教育”来形容非常恰当。说得更直截了当一些,说是“哄孩子”也不为过。只要懂得怎样哄孩子,就算掌握了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哄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于信口雌黄,而且往往有一定难度。这里关键要掌握两件“道具”,一是甜言蜜语,二是小恩小惠。
甜言蜜语
所谓甜言蜜语,是指用美妙的语言打开与孩子沟通的窗口。有些孩子不是不喜欢开口嘛,先想方设法让他开口,然后才有可能探得珍珠。这也是一种小恩小惠,只不过是语言方面的。
做老师的都知道,平时给学生上课的难度,要比开家长会高得多。给学生上课一定要把内容讲得非常精彩、刺激,甚至神奇无比,学生才能接受,才能永志不忘。可是,一本平淡无奇的教科书,要把它讲得眉飞色舞、学生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又谈何容易?如果是开家长会,就简单多了,老师只要说得在理,家长就会接受,如果不时穿插一些小故事,还会引得哄堂大笑。如果家长在开小差,老师只要用一句“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孩子”,就能立刻把家长的心收回来。
与孩子交流则不然,说不定谈着谈着反而被孩子拉了过去。所以一些黔驴技穷的家长不得不摆出一副家长面孔,喝令孩子必须怎样怎样。
成都市有位父亲,自己要急着上班,可是小孩却坚决不肯上幼儿园,令他脱身不得。于是,父亲就这样开始和孩子“沟通”了:
“你不想上幼儿园?你真的不想上幼儿园?可别的小朋友都把幼儿园当自己的家,叫他不要去还哭着要去呢!”孩子哭着说:“爸爸,你跟老师请个假嘛,就说我生病了,中暑了!”
“不是我给你请个假的问题,也不是我同意你不去就可以不去的,关键是老师……”孩子还是呜呜呜地哭,“我真的不去嘛!”
这时候父亲提高了音调说:“你说不去就不去啦,那我还不想去上班呢,你同意不同意?”孩子以为爸爸真的不上班,要陪他出去玩了,马上破涕为笑:“我同意。”
这下父亲没辙了,只好摆出一副家长面孔:“你同意有个屁用!就算你同意了,你妈也不会同意,老板也不会同意!”
由此可见,与孩子讲道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如果家长善于哄孩子,问题就要容易解决得多。
因为一般来说,越是不听话的孩子就越有主见,智商越高。可是面对甜言蜜语,无论智商高低都一样,男女老少都很容易上当。
小恩小惠
小恩小惠更多地被理解为对孩子的一种物质**。
许多家长脾气不太好,他们自己也承认,动不动就要对孩子发火,从而使得孩子很怕他们。不要说希望孩子亲近他们、主动与他们交流和沟通了,就连平时也会敬而远之。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只要一发火,孩子就害怕,从而慢慢地养成了内向性格。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多半也会事后感到后悔。但只要能够及时采取安抚政策,加上适当的小恩小惠物质刺激,孩子就会回到父母身边。
但切记,每次发火后都要这样做,孩子才会忘记前嫌。如果时间长了,或者家长死不认错,矛盾越积越多,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太可怕,到时候就积重难返了。
当然,最好是家长不对孩子发火。因为无论如何,经常对孩子发火必然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即使是孩子不对,也要尽量控制自己少发火,做到对事不对人,让他知道错在哪里,怎样才能进行改正。
例如,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这个人不坏,可是你这件事情做得不对。我不是对你生气,而是对你所做的这件事生气。只要你改正错误,爸爸妈妈还是喜欢你的。”
对这些道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总的原则是,先讨好他一阵,带他出去玩,给他买些爱吃的东西。孩子嘛总是这样,你对他好的时候,他会很开心的,很快就会忘记前嫌。这时候再抓住时机沟通,就能慢慢消除他心中留下的坏印象,改善亲子关系。
本书作者当年将一岁的儿子送去托儿所时,就是这样。每天早上出了胡同口,只要一右转弯,儿子就明白他的目的地是托儿所。还不会说话,他就一边哭,一边用双手死死揪住我的两耳,仿佛是说:“你听见了吗,我叫你往回走!”当我佯装转身向后时,他就会立刻停止哭声,停止对我的攻击。没办法,我也要赶上班呀,所以,我只好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瓶酸奶塞在他手里,用小恩小惠笼络他,一边坚定我的前进步伐。
把握契机,让爱直达孩子心田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机会,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件事、同样的一句话,放在恰当的机会来表达,就会起到良好教育效果;否则,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爱孩子,一定要让自己的爱直达孩子,中间没有跑冒滴漏,更不被截留。平时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要善于用亲情小故事打动孩子的心。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表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顺畅无比了。
北京市某中学特地选择在3月8日的那天校会上,播出了该校一名初中生用镜头真实记录的一位产妇勇敢接受剖腹产的全过程。这个名叫《懂你,母亲》的DV短片,带给全校同学的是极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同学们通过血淋淋的电视画面,了解到了母亲生育的艰难,懂得了家长的不易。他们纷纷把心中的万分感激之情,化作对母亲的理解和尊重。
一位孩子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妈妈,您以前总说您肚子上的伤疤是上天赐给您的礼物。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为了生我,您忍受了皮开肉绽的痛苦。可我以前一直不懂得孝敬您。这次您生了重病,我才有机会第一次为您洗脚。捧起您这一双长满老茧的双脚,就如同捧起您一生的劳累与艰辛。我知道: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曾有过轰轰烈烈的事业,也不曾有过腰缠万贯的财富;您赶不上潮流,甚至连电脑都不会用。但是您仍然是我最爱的人。您是我生命的创造者,是我人生的领路人,是我遇到风浪时的平静港湾,是我遇到挫折时的坚强后盾。千言万语说不尽女儿对您的感激之情。看着吧妈妈,我会用一生来报答您!”
可以说,孩子能够真正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那么接下来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事实上,正是在播放了这个短片后,每个班级通过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中心的活动,孩子们回家帮家长干家务的多了,等吃等喝的少了;尊重理解母亲的多了,对母亲发脾气的少了。学校还收到家长的不少感谢信,感谢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变得懂事了。
回想以前,该校有一名学生与父母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家长一说话,孩子就感到心烦,不是不理不睬,消极抵抗;就是激烈冲突,大吵大闹,有时还要大门一摔,离家出走——看你说给谁听去。
一次,这个孩子因为多次不完成作业,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妈妈掰着手指头数落他在家中的种种不良表现。送走家长后,这个孩子跟老师说:“您别听我妈的,我妈她更年期”。
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上没了。虽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仍然存在,但真爱永存。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又何尝不能在家里开展呢?现在拥有数码相机、摄像机的家庭已经不少,结合家庭发生的令人感动的小故事,及时用镜头把它记录下来,存放在电脑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改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
这表明,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同样有与时俱进的必要。
【名言】
现代社会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父母深深地知道,孩子只有把书读好,上了大学,长大以后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于是父母就挖空心思给孩子指定一套套培养“方案”,让孩子无条件地按照大人安排的去做。谁想令父母难堪的是,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苦心,事事和父母作对,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真像一些父母所描绘的那样:“叫他往东他往西,叫他打狗他骂鸡”。
要改变这种亲子关系紧张的尴尬局面,关键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要改变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老师改变了,才有孩子的改变。
——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