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1 / 1)

俗话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主要依靠家庭教育。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到了小学阶段,就主要不是培养习惯而是纠正不良习惯的问题了。

例如,人出生后6个月是培养咀嚼能力的关键期,8个月是学习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表达的第一个关键期,2.5~3岁是教育孩子学习做事有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的关键期,9~10岁是由注重后果变化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3~4年级是纪律发展的关键期……可见,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的习惯养成十分重要。

从一个人的品德结构来看,它包括知(道德知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动)4部分。习惯,属于道德行动范畴。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习惯,就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例如,许多家长嘴上喋喋不休地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可是在行动上却没有“硬性规定”,这样的教育就不会取得效果,道理很简单,因为它是一种不完全教育。

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家长以身作则,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01年10月,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举办的“道德教育与养成习惯论坛”上,300多位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校长、教育专家,就有关培养孩子养成习惯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会场上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当日本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在台上讲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怎样教他们懂礼貌、尊重人的时候,台下的那些中国教育专家们却手端咖啡、大嚼茶点,吃剩的茶点到处都是。专职教育学生品行的教师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普通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难度有多大了。

浇树浇根,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

习惯的重要性在于,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

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对不良习惯的纠正,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完全可以说,它比孩子的某次考试成绩和排名更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使孩子学习成绩暂时不理想,今后还会努力赶上去;相反,如果学习习惯不好,虽然学习成绩暂时领先,将来也很难继续得到保持,随时随地都可能掉下去。

所以,家长从孩子上小学后,就应当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做到了这一点,就算抓住了问题关键。

香港教育专家文卢丽萍认为,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后,家长应当牢牢掌握“管教权”,这主要掌握3条原则:

一是涉及大是大非的事情如吸毒、**等,“一定要管”;

二是家长只是感到难以接受的事情如穿吊带背心上街等,应当“有商有量”;

三是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款式的文具、带不带雨具外出等,则“不加干涉”。

总的要求是恩威并重,既不让孩子学坏,也不破坏两代人关系。

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就学习习惯而言,关键是要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孩子喜欢主动学习、善于主动学习,不但家长会省事很多,而且,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有基本保障。

在这方面,主要是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孩子上小学时,每天上学前要适时提醒孩子放学后把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回家后,做作业前,让孩子在书桌前静坐10分钟,回忆一下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

开始做作业或学习时,先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与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家庭作业的数量,以及孩子所交作业的质量;

要求孩子科学分配每门功课的作业时间,把它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包括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要把作业完成的时间安排在快要上床时,因为这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很疲倦了。周末的作业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急着写;

如果作业较少,孩子想看电视,应当把作业开始的时间安排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

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要离开房间,让孩子独处,不要给孩子造成有机会依赖家长、什么都问的习惯,让他独立思考;

作业完成后,不要轻易给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自己检查,错了自己负责;

如果有条件,帮助孩子与周围邻居的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两三个孩子在一起学习,更利于进步;

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应当放在作业量而不是时间上;

除了作业以外,也要让孩子有时间玩,而且是彻底放松的玩;

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做作业;

如果作业量不大,饭前饭后一小时内不要安排孩子学习、做作业;

学习、做作业期间,孩子需要休息时,休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这其中包括喝水、上厕所等。

作业没做完,就不能出去玩

认真作业,培养良好的养成教育

每个孩子每天都有作业,老师每天都要批作业。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包括家长都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家长应当明确作业的功能,并把它告诉孩子,借此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这主要包括:

在作业中形成对知识的真正学习以及现实的养成教育

作业的最大功能,是帮助孩子理解所学知识,所谓“学而时习之”即是如此。学习、学习,没有“习”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学”。

通过做作业、解习题,有利于帮助孩子理解知识,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增强解题技巧和能力,形成学习上的自信,从小形成勤奋、踏实、严谨等一系列优良习性和品质,这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对孩子将来做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认真对待作业了。

在作业本上学习老师最现实的示范和身教

作业交给老师后,老师要进行批阅,留下评语。这时候,孩子和家长往往只看老师给的分数和“√”、“×”。其实,对孩子影响作用更大的是老师的评语,包括书面评语和口头评语,这是老师给孩子做出的最现实的示范和身教。负责任的老师,给学生的评语是从正面给学生的养成教育;相反,不负责任的老师给学生的评语,甚至连作业也不批,实际上给学生的是负面的养成教育。

例如,在某中学,学生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数学作业,交给老师后,老师看也不看,就发给几位学生代批,有时候则是让学生自己批。如果时间允许,老师也是亲自批阅几位好学生的作业,其他“差生”的作业都交给好学生批。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相当潦草,推理过程也有明显错误,可是作业本上出现的照样是“√”。可想而知,这会对孩子产生多大的误导作用?也难怪,作业本发下后,一些学生感到自己受了侮辱,所以愤怒地撕掉了作业本!

作业本中有文化

孩子在学校学的是知识,也是文化。平时每天所做的作业,就是文化熏陶的最好途径。有些孩子作业相当杂乱,平时做作业时课桌上一团糟,小组长收发作业时跑来跑去,有时候甚至抛来抛去,实际上这些都反映了对作业的一种态度。

老师一般总是把评定写在学生作业的下面(时间旁),也有人把它写在作业本的封面上。后面一种做法,当学生收到刚刚发下的作业本时,看到又多了一个“优”,就会好像得到了一次通报表扬那样高兴(如果评语是“良”或“差”,则不写)。他会从中受到鼓励、得到鼓舞,马上会产生一种“我要好好做作业”的联想,从而培养起认真作业的好习惯。

聚精会神,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天生的,当然也不会自行消失。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尤其是要改掉作业拖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毛病,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这方面,以下做法可供参考:

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年龄越小的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越短。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训练并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每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多只有15分钟,可是一节课却要坐40分钟,这个矛盾可以通过具体训练来适应:

①取三张不同的扑克牌,任意变换位置,让孩子猜,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②带孩子阅读能够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书,如走迷宫;

③把亲戚朋友家的电话号码看上一两秒,然后抢背;

④给孩子讲故事,讲到他不感兴趣时停住,慢慢地延长时间,借此提高他的注意力;

⑤让孩子把乒乓球放在球拍上,绕桌子行走,家长在旁边跺脚、喊叫进行干扰,锻炼他的注意力;等等。

家长不要陪读

大多数教育专家认为,家长陪读,会情不自禁地督促孩子要这样、不要那样,这种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让孩子产生对家长强烈的依赖性。

尤其是小孩子,他们本身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陪读,过分关注他们做作业,甚至包办代笔,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明确规定作业期限

明确规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期限,否则就要剥夺他的某种权利,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紧迫感,让孩子慢慢掌握学习规律。

在规定这个期限时,不要给他太多余地,以便让他保持一种紧张状态。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除了口头表扬外,还可以物质奖励,如允许看电视、看小说等。

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扫除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部因素。如果“树欲静而风不止”,孩子在做作业,其他人则在一旁打麻将,大声喧哗,又怎么能静得下心来呢?

解决心理问题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就应当解决心理问题。尤其是一些家长动不动吓唬孩子,这次考试如何重要等等,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当然就不能专心学习、复习了。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明白,认真学习是他的一种责任,是对自己的将来负责,提高学习自觉性。

培养学习兴趣

一个人对功课有了浓厚兴趣,就一定能全神贯注地学习,许多不良习惯自然而然就没有了。

医疗咨询

如果孩子的不良习惯是由儿童多动症引发的,家长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借助医学来帮助纠正。

良好习惯,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很多,但到底有多少呢?共青团中央和有关单位曾经发起“培养孩子从培养习惯着手”的动议,认为少年儿童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以下108个。由于其中每个习惯都有丰富内容,限于篇幅,这里只罗列其相关名称。家长应当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出发,要求并培养孩子的这些良好习惯。

它包括12个方面的108个习惯:

一、9个学习好习惯(1~9)

1.提前预习;

2.细心观察;

3.勤于动笔;

4.质疑发问;

5.勤查工具书;

6.背诵;

7.仔细审题;

8.定期复习整理;

9.认真书写文字。

二、9个做人好习惯(10~18)

10.积极选择;

11.独立是做人的前提;

12.强烈的责任心;

13.持之以恒的毅力;

14.充满自信;

15.懂得尊重;

16.保持诚信;

17.利人利己;

18.善待他人。

三、9个礼貌好习惯(19~27)

19.进父母的房间要敲门;

20.学会礼貌待客;

21.乘电梯站右侧;

22.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23.文明接打电话;

24.不乱翻别人的东西;

25.不给别人添麻烦;

26.在公共场所要安静;

27.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

四、9个消费好习惯(28~36)

28.计划用钱;

29.适度消费;

30.节俭;

31.货比三家;

32.自我保护;

33.理智消费;

34.少买零食;

35.珍惜财物;

36.进行价值比较。

五、9个饮食好习惯(37~45)

37.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38.细嚼慢咽;

39.按时吃早餐;

40.爱惜粮食;

41.不挑食,不偏食;

42.不多吃零食;

43.不边走边吃;

44.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45.懂得饮食卫生常识,不吃不合格食品。

六、9个阅读好习惯(46~54)

46.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

47.良好“读”姿,保护视力;

48.爱护书本;

49.读书要持之以恒;

50.读、写、思相结合;

51.善于使用工具书;

52.摆放图书要有条理;

53.专心致志真读书;

54.读书要善于交流。

七、9个休闲好习惯(55~63)

55.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和方式;

56.学会欣赏;

57.自己动手;

58.积极锻炼;

59.热心公益活动;

60.培养一种爱好;

61.会利用各种场馆;

62.把握分寸,适时适度;

63.做文明的旅游者。

八、9个运动好习惯(64~72)

64.每天运动一小时;

65.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

66.全面锻炼身体;

67.常到大自然中去;

68.持之以恒;

69.每次运动前后多活动;

70.经常散步;

71.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

72.敢于尝试新项目。

九、9个劳动好习惯(73~81)

73.劳动之前仔细设计;

74.事先准备好劳动用具;

75.劳动中注重操作有序;

76.随时修正劳动方式;

77.学会共同劳动;

78.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79.巧解劳动中的难题;

80.劳动结束后整理用具;

81.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十、9个卫生好习惯(82~90)

82.写字时别咬铅笔头;

83.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84.睡觉时不要蒙着头;

85.保护口、鼻、耳;

86.不对着人打喷嚏和咳嗽;

87.勤洗手;

88.游泳要去干净水域;

89.回家以后先换鞋;

90.外出游玩要讲卫生。

十一、9个视听好习惯(91~99)

91.合理分配时间,视听有节制;

92.利用电视节目单选择节目;

93.有选择地看成人节目;

94.少看暴力节目;

95.听随身听要有节制;

96.每天获取有用信息;

97.学会处理和利用信息;

98.安全上网;

99.使用网络进行学习。

十二、9个交友好习惯(100~108)

100.不怕吃亏;

101.“表扬”别人的缺点;

102.关心“不显眼”的同伴;

103.积累交朋友的“资本”;

104.对朋友要讲信用;

105.对朋友也可以说“不”;

106.女生男生一视同仁;

107.与老朋友合作,交新朋友;

108.热心帮助他人。

【名言】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

但是儿童不能等/

他的骨骼正在形成/

血液正在生成/

心智正在发育/

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

他的名字是今天!

——[智利]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