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中的这位孩子,不提其他,仅仅这3种坏习惯,对于学习成绩来说,哪一个都是致命的。
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几乎或多或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类似于这种智商不低,可是由于行为习惯不好而影响了学习、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成长与进步的孩子不在少数。先天的聪明才智,被后天养成的坏习惯埋没了,可惜。
总结起来,这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家长陪读,学习上的包办代替
家长陪读,已经成为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目前有36.8%的家庭存在着家长陪读现象。
家长陪读现象为什么过去没有,现在比较普遍呢?应该说这有现实原因,那就是升学竞争压力不断提高。陪读,可以解决孩子的衣食和其它生活之忧,让孩子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没有强大的升学压力,没有“相差一分,就要赞助三万五万”的巨大区别,以至于家长全职陪读经济上也划算,陪读现象就会少了许多。
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升入某一类甚至某个学校,作为整个家庭的奋斗目标,把孩子作为整个家庭实现理想的工具。凡是与升学考试无关的事,一概不要孩子插手,而是由家长代劳,把升学异化到了教育的对立面。
许多家长为了陪读,干脆放弃了工作,以学校为邻,花钱租房和孩子住在一起,一切为了孩子的读书。如果哪位学生住得离家远,而没有家长陪读,反而被认为“家长不关心孩子”。所以家长都抱有这样一个观点,虽然停职在家,不上班,没有了收入,比上班还累、还苦,可是只要孩子能有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就能为全家省下好几万元,就是“合算”的。
家长陪读,职责不分,把本该属于孩子做的事如洗衣服、饭后洗碗、打扫房间、购买日用品等,揽到家长身上,很容易造成生活困惑,从而导致师生、同学交往障碍,出现心理疾患。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还会造成眼里除了学习以外没有其它东西,甚至包括人生最宝贵的亲情也不珍惜,从而延长了孩子的成熟期。这样的孩子将来即使能上大学,也可能是一个“科学废物”——除了学习,其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家长如此陪读,孩子又是怎么想的呢?不用为生活琐事操心,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当然高兴,但许多人感到心理压力非常大。孩子并不会因为家长陪读,成绩就一定会好上去,相反,有了失眠、头痛、看书看不进去、学习成绩下降等症状,还不敢和家长说,怕引起家长担心。他们最担心将来如果考不上大学怎么向家长交待,至于自己将来的前途反而在考虑的其次了!
陪读现象的出现,表明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考试体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家长陪读,确实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方便和帮助,但副作用远远大于正面影响,怎么说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败,因为它表明这些孩子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首先,家长陪读可能对孩子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也有可能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伤害。
其次,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陪读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自律意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第四,陪读不利于孩子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学校的集体生活与私塾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还能学到如何与同学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以及学到与人相处所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
有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或者家长对孩子不放心,一定要陪读,这时该怎么办呢?建议应当坚持以下3条原则:
首先是平等合作,即让孩子明白,家长陪读只是为了帮助你、陪伴你,而不是监督你、责备你。
其次是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尤其是在做作业时,要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习惯,不要依赖于父母。
最后,家长陪读一定要适时退出,而不是一陪到底。否则,这样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四体不勤,什么家务也不会做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家务也不做,在过去是要被人耻笑和蔑视的,被称为是剥削阶级的生活方式。可是仅仅一代人过后,就突然被人羡慕起来——家长这样告诫孩子:如果不好好读书,将来就要做工人,当农民。而工人、农民,正是“四体勤、五谷分”的同义语。
现在的普遍情形是,孩子看到考卷时两眼会发光,而对校外、课外的生活知识却是那样的麻木和无知。
浙江省某县城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某小学校门外的马路上就晒着稻谷,不远处就是稻田。可是当老师带领五年级的孩子去秋游时,一位学生看见正待收割的稻子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般地惊叫起来:“黄澄澄的高粱真漂亮!”老师心里一惊,我们这哪来的高粱呀?只听马上另一个学生振振有词地反驳说:“那不是高粱,是小麦!”于是,全班同学纷纷在那里“是高粱”“是小麦”地争辩起来,令老师感到一阵悲哀。
在杭州市的某些高校,学生因为不愿意自己动手打扫卫生,便纷纷花钱请钟点工帮忙。一些家长甚至委托家政公司帮孩子请一个值得信任的长期钟点工,一周为孩子打扫一次卫生。
2005年2月,哈尔滨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放学回家后,玩游戏时用铁钉捅电源插孔,当场被电击昏。虽然经抢救捡回一条性命,但手指却落下了终生残疾。
2005年3月,哈尔滨市某校高一学生在与3个同学一起庆祝生日时,为了尝鲜,4个人将土豆芽炒菜吃了,随后中毒住院。
2005年4月,方正县某小学5名一年级学生上山游玩中,将毒野菜当零食吃了,2人因此中毒身亡。
调查资料表明,几乎不参与任何家务劳动、生活常识严重缺乏,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的一个普遍问题。70%以上的孩子不知道土豆长芽不能吃,也不知道水什么时候才算开、鸡蛋几分钟能煮熟等常识性问题。50%以上的孩子,从来没有洗过衣服、刷过碗。
2005年9月,福州市一位母亲在电话里听刚刚去青岛上大学的儿子说“想家”、“想吃妈妈包的馄饨”时,马上连夜包馄饨,第二天清晨煮好,赶当天的头班飞机从福州飞往青岛。中午到达青岛后,马上搭出租车赶往学校,把热气腾腾的馄饨送到儿子手上。
这位母亲说,她这一趟共花费3000元,差不多是她一个月工资收入。但是想到能够见孩子一面,看到孩子吃她亲手做的馄饨,“也值了”。
还是这位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12年间没有洗过一件衣服。上大学后,看到别的同学洗衣服时他不知所措,只是把脏衣服放在肥皂水中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来用水冲一下了事。
类似于这样的大学新生,不会洗衣、不会买饭、不会叠被子的不少。有的因为油锅着火后用水浇,被溅出的油烫伤;有的拿刷厕所用的强酸玩,被灼伤;有的为试小刀快不快,被割伤;有的因为自己不适应生活,认为自己虽然考上了大学,可是仍然是个“废物”,干脆了此一生。2005年9月,广州市某大学新生就因为“饭菜不合胃口,衣服也不会洗,不太适应这种生活”,从7楼跳下殒命。南京某高校一位大学生,则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入学没几天就不得不申请退学。
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难道这就是他们的家长所希望培养的所谓人才吗?
大学生入学时,年龄一般在十八九岁。在过去,这已经是挑起家庭重担、养家糊口的年龄,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在当年的红军队伍里,有的已经当上师长、军长,领兵打仗了。而这些大学生,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经受不了一点挫折和磨练,遇到一点困难和不适应就灰心丧气,甚至自杀。
究其原因,还在于家长从小过分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干一点家务、承担一点责任,像个小皇帝一样供着、宠着。看似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因为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所适从,生活难以自理。将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更会四处碰壁,很难适应。
且不提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看到我们的周围,“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就知道孩子应该怎样培养了。
单从孩子的学习来说,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就是非常不妥的。因为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都必须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生活本来就是学习的一部分。如果在“生活小事”上从来不沾手,或者一无所知,就表明这种教育是失败的。将来即使能成才,也很可能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空想家”、“空谈家”、“学究”。
作业拖拉,非要拖到最后一刻
作业拖拉,一般认为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不完全如此,也可能是学习能力有问题,或称之为学习能力障碍。
作业拖拉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情况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作业拖拉
这是因为,这些孩子刚刚从家庭走向学校,有些不适应。表现在心理上,存在着不安全感、孤独感、被遗弃感。因为孩子在家里时是中心,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可是到了学校,面对那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围着孩子转,甚至不可能处处照顾到孩子,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爱拖拉、粗心、不在乎。表现在作业上,有些学校为了学生减负,早早就放学了,甚至没有作业;即使有作业,大部分也在学校就完成了。家长如果在家中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定在多少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到了高年级就会养成完不成作业的坏习惯。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的好奇心太强
一把好玩的尺、一块新颖的橡皮、一个新买的笔套,以及周围人的谈话和响声,都能吸引他的视线,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边玩边做作业的坏习惯。这些孩子的特点是,爱动脑、思维能力强,如果经常得到督促和表扬,坏习惯就会慢慢改过来。
第三种情况是,做任何作业都要家长催促
尤其是到了周末,总是上午拖下午,下午拖晚上,晚饭吃好,电视一开又不肯做了。家长虽然经常连哄带骗甚至打骂,可是收效甚微。
对于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孩子在认识上有问题,他们不知道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做作业抱着一种消极态度,缺乏抓紧时间做作业的动力。
也有的孩子是不能处理好娱乐和做作业的关系。孩子一般都贪玩,踢球、玩耍、看电视节目、玩电脑游戏等娱乐,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做功课就成为一种“苦差使”了。
还有一些孩子,则是长期养成了一种拖拖拉拉的惰性。不但做作业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拖拖拉拉的。
第四种情况是,孩子存在着学习障碍
他们主观上也想抓紧做作业,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一个小时能够完成的作业,两三个小时也完成不了。如果家长不管他,就根本完成不了,不是第二天一大早到学校去抄别人的作业,就是等着受老师批评。
这些孩子通常的表现是:
①注意力缺陷。这种作业拖拉的实质,并不是速度慢,而是边写边玩。一边做作业,一边玩铅笔或橡皮,或者两眼发呆,或者根本不看眼前的作业,往往几个小时过去了还只写了一行字。
②视—动统合能力落后。做作业时,用得最多的基本能力,就是视知觉分辨以及视知觉和动作统合的能力。这是因为,所有的作业材料都必须透过视觉来进行文字处理,进行材料输入;然后是手的动作,这是结果的输出。这些孩子由于书写、阅读能力差,从而导致作业拖拉。他们做其它事情,如看电视、打游戏、讲故事,就不存在这种现象。
③阅读缺陷。做作业时必然涉及到阅读,阅读能力差、独自审题困难,作业效率就低。如果做作业时有家长在一旁陪着,不时给予提醒,作业效率高,就属于这种情形。
注意力差,做作业时心不在焉
注意力是一个人智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要比无意记忆的效果好得多。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有效听课、有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主要在于培养对学科的兴趣。这是因为,越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越会有吸引力,越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而兴趣产生于需要。这就是说,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使自已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除了努力培养兴趣以外,就是要发挥意志力的作用。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劳逸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可实事求是地说,每个人都难免会有一些陋习,这就要求家长帮助孩子下决心改变它,努力培养好习惯,培养学习自觉性,并且明确哪一方面应该有自觉性。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太多了,这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确让家长伤脑筋。如果孩子天生愚笨,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家长的心里也许会比较坦然。可是孩子明明很聪明,许多难题都能做出来,就是不能集中心思在学习上。上课时不是忘记带书,就是忘记带本,或者没有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有的读了三年初中,没有用尺画过图,嫌麻烦;有的做数学题目没有中间过程,或者缺少步骤,缺少严谨的学习习惯;有的一个学期下来没有一个完整的作业本,三天一扔,两天一换,最后竟然找不到了。好习惯难培养,而坏习惯还一学就会。听着音乐写作业,上课咬手指甲,还有近几年在中学生中风糜的“转笔”技巧(上课、写作业甚至考场上,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转笔)等,家长没有意识到,不经意间,孩子智商上的那点优势就起不了多大作用了。
一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差,意志不坚强,上课时听了几分钟就要开小差。边上如果有人说话,他就会积极参与其中。特别是上自己不是十分感兴趣的课时,会觉得索然无味,很容易分心、走神。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看精彩的杂志。一旦遇到好杂志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看下去,忘记了自己手中正在做的事,由此浪费时间。
有些孩子平时就盼望着星期天的到来。一旦到了星期天,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无拘无束地玩,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休息之间的矛盾。等到晚上了,才想到还有该做的作业没有做,可这时候思想怎么也集中不起来。理智告诉他应当看看书、做做作业了,可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看的电视或正在播出的电视剧。这样的学习,怎么能指望取得好效果呢?说到底,这还是对学习缺乏强烈兴趣的原因。
还有些孩子注意力差,原因在于他们有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是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生比率大概为5%,男孩的比例约为女孩的4~9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这种症状就会持续到少年甚至成年,显著影响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并且导致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降低自尊心,症状严重的孩子不被同龄人所接受。
儿童多动症的具体表现有:
①活动过度
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啃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
②注意力障碍
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如上课时经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③学习困难
由于注意力障碍而学习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连续而快速地完成作业,往往做一会儿玩一会儿。经常伴有认知障碍,如p、b容易混淆,读书时经常漏字、跳行、词序颠倒,认读、拼读的准确性差,默写困难,抄写出错多,做数学题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
④其他方面
有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哭闹、吵架、打人、骂人、破坏物品,有的甚至逃学、说谎、离家出走等。
不过,患有儿童多动症的孩子大多智力正常,只要得到及时治疗,就能有效改善注意力、增强自制力,提高学习成绩。